城里
蓉城的清晨,远光灯和近光灯不时地搅乱晨光里悠闲的脚步。
小区的早点铺子,陆续地开张营业。上班族和上学一族,争相去买早点、赶地铁。想想以前赶公交的生活,这节奏越来越快了。今天不用坐地铁上班,就起个大早,检查车况加油。然后选一条最捷径的路线到单位,与本次出行的作家大部队汇合。
都江堰在我的心里,不仅仅是山山水水,还是隐隐的疼痛。2009年5月初,我和爱人一路沿着都江堰、北川、绵竹、汉旺,用足迹和心灵的悲伤去贴近那一片土地上的悲痛。
2015年以后,受都江堰诗人王国平的邀请,陆续来到都江堰的部分地方参加文化活动。面对经历十年洗礼的土地和人们,我们不断看到蓬勃的生机和庞大的自救力量。
车队离开省作协大院,中巴车已经绝尘而去。前面引导的杨华主任,却把车开到路边,估计掉了什么物品。我只好打开导航,跟着导航走。成都的早高峰可想而知,一次次调整出城路线,错过一个个拥堵的路口。当我们艰难地开上成都到都江堰的高速,杨华主任已经开出去十分钟的路程。
不用追了,车速不慢,心情也悠闲了。听同车的著名诗人、巴金文学院副院长,原《星星》办公室主任干海兵和《青年作家》副主编卢一萍聊天。我和海兵一同编辑《星星·散文诗》大致有两年左右,卢一萍与我在新疆军区文工团的乡党孟蒙是很好的朋友。就这样我们在崇义出口缓慢地下了高速。
向峨乡位于都江堰市东北部,向峨因乡公所向二峨山而名。
真的把车开进向峨,一路绿树红花。山间氤氲缭绕。
因为来得晚,讲解员前面讲的内容都没有听到。我只是站在模型的前面看,看那些被雕琢过的山水。内心不由觉得,还是没有一路走来看得真切,真实。
一行人站在观景台上,诗人王国平面带微笑对我说:“看,层峦叠嶂!”
连绵的龙门山带,今非昔比。没有人在此刻再愿意去触碰历史的伤疤。而我的内心却响起了一句话:“一所学校塌了,几百个孩子没了!”
这里确实就是天然的氧吧,也真为此刻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感到幸福和幸运。
更不由得想到家乡的原始林带和蜿蜒的河流。一方水土一方人,看得出向峨人为了过去和未来在这片土地上付出了大量智慧。
庙里
在庙里。我们这些人看不透历史,更看不到佛缘、只有几位居士,在侍弄花粉。
种不知名的花朵拿住了大部分参观的作家们,不的问询却没有得到答案。
不知、或者无知,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悬疑未解。
中峰寺又名飞来寺,传说寺庙修建在二峨山上,寺庙建成不久后的一天晚上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第二天,寺庙不见了,只留下一点基础,如今叫安基坪。二峨山下的李家山一带突然冒出一座宏伟的寺庙,人们称此寺庙为“飞来寺”。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地理位置,老百姓又称之为“中峰寺”,慢慢地一直沿用至今。
中峰寺背靠大山,左青龙,右白虎,从上往下,面朝棋盘、红火。寺庙的建筑风格在全国少有,建筑木材基本采用当地的马桑树。马桑树当时是向峨的本地木材。
我站在门外,看着木塑的佛像,还有金碧辉煌的瓷佛像。悬梁上两口铸铁的钟上刻满了善男信女的名字。或许这些名字在时光的侵蚀下,依然会留住过客的目光,但能否留住那已经不会响起的钟声?
走进来,无意间看到大殿的顶上,阳光从碎瓦的缝隙照进来。
照进来的光,点燃了走进去的心,和走出来的身。
桃里
不得不说这桃,说的不是仙桃,也不是蟠桃,而是这漫山遍野的猕猴桃。
猕猴桃又称“奇异果”,民间人工种植历史有一千多年。
向峨的猕猴桃,是全国第一个通过 EUREPGAP (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和CHINAGAP(中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双认证”的农产品基地,2010年通过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站在桃园外,看着忙碌的养桃人在休息我们过去求问猕猴桃的公花与母花。
在向峨猕猴桃小镇的全球唯一的一座猕猴桃博览馆里分别展示出猕猴桃种植历史、猕猴桃文化、猕猴桃产业发展猕猴桃科研成果……全球七十多个品种,向峨就有二十个左右。
那些花色各异的猕猴桃花,那些颜色各异的猕猴桃心那些滋味不同的猕猴桃汁。
随行的向峨乡的同志向我们介绍,为了保证每年销售的猕猴桃的质量,向峨乡政府一直要求种植大户一定要在猕猴桃基本成熟才能够开始销售。其实大家都明白早点采摘能够卖个好的价钱。而向峨的猕猴桃,不仅是几个种植大户的利益,也是整个种植园区的集体利益。
猕猴桃已经成为向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在桃里看到的是百姓的生机,在桃里看到的是向峨的商机。这桃是乡亲的命!
茶里
茶溪谷位于都江堰市向峨乡石碑村,是一家集体验观光、度假、教育于一体的——茶乡圣地。
来到茶溪谷,不能不喝茶。这一天走下来,疲劳口渴整个人都是昏昏沉沉的。
茶山就在中心的旁边,沿着石阶攀缘而上,路边都是青翠的茶树。诗人王国平不断地吆喝着让大家爬上去看看。走到茶山下,我突然看到停车场里来了一个黑龙江的旅游
团。或许是很久没有见到家乡人的缘故,就和其中一个人攀谈起来。他们是来这里开会学习的,几句乡音或许对我这个太久没有回家乡的人来说,比喝茶还醒神。干脆不上去了。虽然没有通姓名,也没说身份,我和老乡挥挥手,就直接来到露天茶座。
茶溪谷充分彰显乡村风情与历史文化的和谐统一。家庭农场、户外运动、品茗休闲、科普教育等是其亮点。
喝茶,对于我这个酒徒来说,或许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但茶可以使人宁静,一杯茶可以让人远离喧嚣。著名作家蒋蓝,在茶桌上摆起了龙门阵。著名作家伍松桥先生与《四川文学》主编牛放先生,谈起了历史与向峨的渊源茶里都是文化,听着、喝着,时光就悄悄地流逝着内心却无比充实。
人生如茶,或者茶如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