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幺妹,是她的微信名。她的大名叫张其悦,60年代生人。在那个年代,女孩子的名字无非是小英、小红、小芳,充满了独特的时代特色。她这个名字,充满诗意和幻想,在全乡一两万人里找不出几个这样充满琼瑶特色的名字。

名字不同凡响,人也不同凡响。初识张幺妹,是在我刚上初中的那一年。80年代初,乡政府在礼堂组织了一场文艺汇演,作为初中的学生,我们被指派去当现场观众,第一次见识了张幺妹的风采。

当主持人宣布:“下一个节目是男女对唱《天仙配》,表演者:张其悦和某某某”时,我们瞬间抬起头瞪大眼睛朝台上看。果然,一个婷婷袅袅的女子走上台来,她身材修长,明眸皓齿,活脱脱女神级别。张口一唱,惊艳四座,天仙配天仙配,果然是天仙下凡,真正的七仙女也不过如此!虽然“董永”也是既有身材又有颜值,堪比现代的韩国长腿欧巴,开口也是字正腔圆,但是带来的震撼远远不如张幺妹。在一大堆民间艺术家(如二胡、笛子、快板、相声)表演的节目当中,能有这样一场听觉和视觉兼具的盛宴,让我们感到震撼也就不足为奇了。

回到教室,大家还在七嘴八舌地议论,只听我的同桌小红骄傲地宣称:“你们知道表演《天仙配》的是谁吗?那是我嫂子!”众人顿时哑然,的确,我们乡出不了这样的绝代佳人,有貌的很多,有才的就很少,这样既有才又有貌的都跑进城里去了。要出一个这样养眼的节目,只有靠人才引进。大家顿时朝小红上下打量起来:小丫头长得还不错,估计她哥哥应该也不差。不管差不差,从隔壁县把“天仙”娶过来就是一大功臣,为本乡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此,我们总觉得小红的气质也很不一般!

再次见到张幺妹,是六年以后。我读完初中读完师范,开始参加工作了。到新单位一报到,发现张幺妹是我的同事,这下子才谈得上真正认识她。

几年前,她是全乡的知名人士,乡长都要点她的名,我不过是台下的一名观众,观众认识演员,哪有演员认识全部观众的!现在好了,想不认识都难。慢慢地,我和张幺妹熟络了起来,知道了她怎么加入我们这一行的:作为全县知名的文艺女青年,平时的演出任务很少,唱歌跳舞的才艺荒废了也可惜,单位领导邀请她加盟,她也觉得这个工作让她的爱好有点发挥的余地,因此就成了我的同行。

工作之余,和张幺妹一起午餐,闲聊,发现她还有一个爱好:编织毛衣,民间俗称“戳签签”。她一边和我们说着话,一边手里飞快地上下穿梭,只见一大坨色彩鲜艳的毛线团慢慢地变成了围巾、帽子、手套、毛衣,不光配色均匀,而且花纹好看,堪称艺术品。到了秋冬季节,这些漂亮的围巾、帽子、手套被张幺妹穿戴在身上,像极了现代韩剧里的偶像——喜善们慧乔们!很多时候,我们下了班照例一起骑自行车回家,可以同一段路,风中和女神同行,真是既养眼又养心!

我心里忍不住感叹:怎么真正的张幺妹和普通的大姐大嫂一样,还是要做针头线脑、手工女红,她应该每天晨起练嗓、对镜梳妆的嘛!原来她上台是大家的“天仙”,下台既是她老公的老婆,又是她儿子的妈妈。那些漂亮的毛衣多半都穿在了老公和儿子的身上。她还很热心,还要帮邻居同事的孩子们编织毛衣,反正双手一年四季都不得闲着。看看左邻右舍的莺莺燕燕们,你们长相普通,身材平庸,连打毛衣都被女神甩了几条街,真是情何以堪呀!大名鼎鼎的张幺妹,你还要不要人活?姐姐们嫂子们,咱们论颜值论身材比不过张幺妹,那就比咱们农村人的本色——干农活!当不成女神,咱们当女汉子!

我正在慢慢适应走下神坛的张幺妹,到她的家里吃了一顿饭才真正让我大跌眼镜。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粉刷一新的二层小楼,洗浴齐全的个人空间,堪称农村里的小资生活嘛!张幺妹,你果然是我心目中的“七仙女”,在天庭你贵如天仙,在人间你男耕女织,但你始终和身边的农妇不一样!张幺妹为我们煮了一顿好吃的饭菜,那碗青菜圆子汤差点让我把舌头都吞下去了!吃完了饭,说要去地里栽菜,张幺妹换下裙子风衣高跟鞋,居然穿着一套精干的牛仔服,套着一双雪白的运动鞋,下地干活去了!原来她不仅会栽菜,栽秧打谷都会,只是犁地挑担的重活留着她的老公回来做,原来我们的幺妹是地地道道的农妇,菜地和稻田是她的主战场,这时的她,分明是董永的妻。可她和普通的农妇还是不一样,干完活,牛仔服、运动鞋都干干净净。洗干净双手,又是风姿绰约的模样,分明还是“七仙女”。

这次到她家里拜访,认识了“董永哥”,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我的初中同学小红果然没有吹牛,嫂子是靓妞,哥子是帅哥,非常的登对,丝毫不比当年演董永的那个差。想来“董永哥”没有歌喉,台上是没法《天仙配》的,生活中是完完全全的天仙配。把老婆织的艺术品毛衣穿在身上,活脱脱一个长腿欧巴!月下老,俏红娘,你们总算有一次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嘛!

从原单位调走以后,我离张幺妹的生活渐行渐远,偶尔听到关于她的消息:她的儿子读了大学参加工作啦,不变的是,她还是在原单位任职下班后务农。唱歌跳舞是强项,家务农活是爱好,身材没变,颜值不改,冻龄女神嘛!

前几天和张幺妹重逢,是在公交车上。公交车摇摇晃晃,我也恹恹欲睡,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打电话,猛然一抬头——原来是张幺妹!喊了一声“张其悦”,她一回头认出了我,因为时光飞逝,我容颜已改,她青春依旧。上下一打量,她身材纤细,长发飘飘,穿着一身民族风的长裙,戴着渔夫帽和玳瑁镜,活脱脱一个翻版的杨丽萍!坐在一起闲聊,她立刻从袋子里拿出“签签”开始戳,原来儿子结了婚,有了大宝和二胎,全靠她帮着带。因为工作多年,都是和小朋友打交道,她不放心亲家母的学前教育,怕耽误了第三代,揽过活来带了大宝带二宝。现在手里织的,就是给刚出生的二宝量身定制的。看着她的双手上下翻飞,我不禁感叹:你那么多的爱好,退了休去模特队、合唱队、舞蹈队发挥余热多好呀!不要荒废了才艺!她连声附和:快了快了,二宝一上幼儿园就从奶奶的岗位上退下来!听着我俩家长里短、絮絮叨叨,公交车上的陌生人都忍不住说“这哪是奶奶级别的人,还以为戳签签给你家的二胎穿的”。听到这里,我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感!

要下车了,张幺妹和我互加了微信,看到她的微信名字和头像,一个穿着花裙子戴着阔边帽的女神背影向远处的花海走去,我颔首:青春记忆中的那场演出,偶遇了那个来自天上的仙女;平凡温馨的农家小院,解读了那个别样精致的农妇;熙来攘往的公共汽车,重逢了那个风韵犹存的偶像。张幺妹,人间不一样的烟火!

(作者系德阳市华山路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