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眉山市太和公园寻艺岛安得书屋举行了东坡文化讲座,中国法学会会员、眉山市政府法律顾问周崇新以“可爱的东坡”为题,用一口地道的眉山话,为四川省九一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百余名职工带来了精彩分享。
“眉山最靓丽的名片就是苏东坡!”讲座一开始,自称“坡迷讲东坡”的周崇新,就用接地气的表达点燃现场气氛。他口中的苏东坡,是“72行行行是状元”的全才——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散文位列“欧苏”,书法居“苏黄米蔡”之首,哲学上更是蜀学代表。这位1037年诞生于眉山纱穀巷的伟人,虽一生坎坷、三遭贬谪,却用学识与风骨,成为穿越千年的眉山家乡人的精神标杆。
谈及东坡的“学霸履历”,周崇新的讲述妙趣横生。1057年,20岁的苏轼凭《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惊艳了主考官欧阳修,因被欧阳修误认是其弟子曾巩而错失状元,苏轼却凭这篇“古今最牛法学论文”一举成名。文中“罪疑惟轻,功疑惟重”的理念,与现代“疑罪从无”不谋而合,让现场职工惊叹不已。
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东坡的人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周崇新打趣:苏轼从黄州到汝州走了近一年,一路访山问水、拜访友人,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等千古名句。他“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在多个城市任职,每到一处都视之为故乡,更以勤政为民的初心留下千古佳话——修苏堤、办医院、兴教育、抗洪救灾,用行动诠释“先天下之忧而忧”。
讲座中,最具烟火气的当属东坡“吃货天花板”的趣事。周崇新细数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等与他相关的川菜,分享他被贬黄州开荒种粮、自创“东坡居士”名号的故事,更教大家品读《猪肉颂》里“火候足时他自美”的生活智慧。从杭州的鲜鱼到海南的生蚝,苏东坡“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吃饱”的乐观,让现场职工忍俊不禁,更读懂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人生哲学。
“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情、“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东坡诗词周崇新信手拈来,解读其中蕴含的人生力量。他提到,苏东坡即便屡遭困顿,仍以乐观面对,这种“笑着生活”的态度,正是其精神的核心之所在。
最打动人心的,是东坡的生活智慧。周崇新从“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积极进取”“豁达释然”“精神富足”五个维度,解析东坡如何在苦难中绽放光彩。
在整场讲座中,周崇新的讲座时而引人深思,时而欢声笑语。他把法治思想、家风家教与东坡文化巧妙融合,用方言打破受众隔阂,让这位“千古第一文人”变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现场职工纷纷表示,这场讲座,不仅让我们进一步读懂了苏东坡的多面人生,更学到了“在平凡中寻美好”的生活态度。
千年东坡,精神永存。这场接地气的文化讲座,让东坡精神跨越时空,成为滋养当代人心灵的养分。正如周崇新所言,学习东坡,就是要在起起落落的人生中,保持豁达与热爱,把平凡日子过出诗意与力量。(文图/廖兴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