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拓宽德阳作家视野,提升写作者创作水平。11月20日,德阳市作家协会举办了德阳市文艺大讲堂,时代背景与文学创作——杨献平专题文学讲座。德阳市作协会员和部分文学爱好者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主讲嘉宾杨献平,系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主任。作品见于《天涯》《人民文学》《花城》《诗刊》《中国作家》《芙蓉》《长江文艺》等,曾获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首届三毛散文奖一等奖、首届朱自清文学奖散文奖、第20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四川文学奖等殊荣。
杨献平以“时代背景与文学创作”为主题,结合当下AI写作热点话题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体会。他表示,新时代背景下,文学并非式微,它依然无处不在。只要你做有心人,对万物万事有自己独到的感知,就能琢磨出属于自己体感和语感的文字,写出有温度和质感的叙事。文学创作海纳百川、永无止境。要想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千锤百炼,长期磨耗,用更宽阔复杂的眼光,差异化和陌生感的审美体验,更具人情味与感染力的文字,才能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精彩篇章,经得起时间淘洗的优秀作品。
活动合影
对于当下的AI写作,杨献平认为,面对新的科技时代,作家们应当自觉地审视文学环境和自我既往的创作情况,言为心声、去伪存真,我手写我心。既要肯定个体体验与AI写作肉眼可见的“温差”,又要接受AI强大的库存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唯有创作出有自我“识别码”、有个性化的语境、语感、细节力量组合在一起的文字,才能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有可能胜出。AI将与我们的生活和创作共存,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在场的作家们纷纷表示,杨老师的讲座文辞典雅,意韵悠远。解答易懂好记,既有人文情怀,又有社会责任担当。(文图/德阳市作协 侯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