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名区,蜀中重镇。梓棉之乡,赫然在焉。祥云蔼蔼,风物宜人。载籍之始,本乡教化以兴;中古以还,鹤鸣书院乃筑。户纳四海,有名山大川之护顾;烟笼八极,得高人逸士之振起。群山环抱,古柏森森。秀壁数寻,被杜兰与佳卉;椿林十仞,挂藤萝与瑶草。

正德年间始建,明清两代大成。高乎!典雅厚重,素洁清新;伟哉!大师设坛,望重士林。仰名公之鼎助,获疆臣之推扬。地处偏远,而能人才辈出;悟道有径,居然名动京华。

古训是式,学子有铿锵之节;登高能赋,藻采多斐丽之章。借灯读书,好古敏求,治内修外,同和同节。缥缃触目,朗月清风之俊人;珠玉在旁,鸾凤虬龙之君子。此之谓:人之所归莫如德,天之所享在于诚。其惟鹤鸣书院,克有十全之美。

英华传经,金匮煌煌,其于乡俗,潜移默化。家有乐豫之声,人无仇怨之色。进预典章之讲,增重儒林之色。旷怀霁月,高文有典有则;雅量春风,美行如圭如璋。文风昌隆,泰启春阳,千秋学术滋后人,万世师表迄于今。

星移斗转,降于近世,兵燹处处,形势板荡。崇祠毁伤无遗,学宫摧坍荡然。观之神伤,思之潸然。

旧筑虽已不见,所幸梓棉名乡,乡村教化基地尚存。学风渊源,千年承续文脉潜在;礼俗深远,百世赓扬道心未阻。有董君者,履职此间,思有建树。以兴耕读家风,以复鹤鸣隆德。再造生态脉动,蔚为大观,持续发展理念,江山生色。抓党建、固民生、促稳定、拓开放,劝农兴教,发展社会事业;运筹帷幄,犹重文化兴乡。政由人举,日月焕其光华;道与世升,山川钟其秀气。

乃倡复建鹤鸣书院,此则眼光卓著者也。兹地也,名家辈出,积淀深厚。于自然,好山好水;谈资源、丰物丰产;讲民风,重情重义;说文化,且承且续;论发展,有形有势。重任在肩,而能指挥裕如;经邦济世,且发潜德幽光。值此盛世,古邑逢春。花萼同荣,瑞禽交集。是以书院之复建,堪谓指日而可期。

歌曰:

鹤翔于天,思昔贤之懿范。

鸣声悠远,藉风雅之正念。

书道不灭,述薪火之相传。

院有嘉木,寓昌泰之梓棉。


(作者简介:伍立杨,男,1964年生,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其后长期任人民日报社记者,主任编辑。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国 1911》《民国幕僚史话》《章太炎传》《铁血黄花--清末民初暗杀论》等图书三十余种曾获《文汇报》全国随笔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及全国报纸副刊优秀作品奖多项。曾任海南省第四届作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