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稻城亚丁的秋日之旅,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更是让我在与各位知名作家的交谈中,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灵魂的奇遇。
10月的尾巴,秋的笔触,在大地这张画布上轻轻勾勒。在这个季节,我怀揣着对未知的好奇与对美的追求,踏上了前往稻城参加2024年知名作家青藏高原生态文学创作研讨会的旅程,心中满是对各位知名作家的敬仰,和对“水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的无限憧憬。
刚下飞机,一时间还对高海拔地区的环境难以适应,但见到如此清澈碧透的天空,好像一切烦恼都在这一刻被熨平。
首日,我们一行人马不停蹄地参观了皮洛遗址工作站和挖掘现场、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测控基地以及子午二期基地和自麦经堂。稻城是如此神奇的一个地方,在这里,古老的文明与现代的科技产生了交汇。在第三日的研讨会上,四川省作协阿来主席说:“在拉索,我们看到的是上百亿年前,宇宙发生时的那些事情,那些光子捕捉到的是宇宙的前世今生。”对此,我深以为然。他还说,在人文书写的同时,应当加以科学的眼光,方能成就对时代的书写。
在参观途中,马丽华老师的一个举动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每到一处,她总拿着一个笔记本,一边侧耳倾听讲解,一边做好记录。对一个多年来笔耕不辍的人而言,汲取知识是她的本能,更是她的快乐源泉。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种认真、专注的精神,令我十分动容。
第二天一早,我们前往稻城亚丁,只要抬头往车窗外一瞥,便会被那连绵不绝的山峦所震撼。山脚下,是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炊烟袅袅升起,与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仿佛一幅宁静致远的田园风光画。步入亚丁景区,更是踏入了一个遗世独立的仙境。山林间,枫叶如火,松林如翠,层林尽染,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金黄的草地上,如同点点繁星洒落人间。远处的央迈勇和仙乃日雪山,在秋日的晴空下更显巍峨壮观,山顶的白雪在阳光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它们是守护这片土地的两位神圣使者,静静地俯瞰着这片净土。
不远处,一群悠闲的牦牛在草地上觅食,它们或低头啃草,或抬头远望,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在返程的路上,我们遇到了牦牛“拦路”。司机师傅告诉我们,在当地有一种说法,动物是通灵的,如若它们拦路,那必定有它的道理,这时不要着急,可能它们是在帮你躲避灾祸。听罢这番话,我心中感慨万千。在这样一个地方,人心也是如此纯粹美好,这才是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统一的圣洁天堂。
在研讨会上,马丽华老师用“上天入地,穿越古今”来形容这一次稻城行的感受。在她看来,稻城县所拥的宇宙线观测、旧石器旷野遗址和第四纪古冰川遗存等世界级别的三大存在珍贵无比,稻城值得重新打量。云南省作协范稳主席坦言,这片土地滋养了他的文学才华。青海省作协梅卓主席表示,青海文学正从高地文学向文学高地跨越。四川省作协达真副主席也说,生态文学是讲给世界最好的中国故事。听完各位知名作家的发言,我深受启发,文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是从内而外生发出的力量。
此次稻城亚丁的秋日之旅,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更是让我在与各位知名作家的交谈中,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灵魂的奇遇。在这片净土上,我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也收获了生命中一段宝贵的记忆。
(作者简介:雷蕴含,封面新闻泛文化新闻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