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这一系列的大动作,一个曾经靠扶贫养活的贫困县,皮洛遗址博物馆、太阳风旋转餐厅、暗夜公园、切伦科夫望远镜餐厅等十一个项目将于2025年之前陆续建成,将会给稻城发展注入巨大的动力。
格桑刀登调到甘孜州稻城天文科学中心以来,感觉接受了一个“迷”一样的工作,什么监测太阳“打喷嚏”、什么观测宇宙射线,在他和所有稻城人的惯常认知里是天书,像十万个为什么,有点一只脚伸进虚空里的感觉。
为什么这样说?格桑刀登原在稻城移民扶贫局工作,对稻城这个国定贫困县而言,什么贫困区域、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的划定,如何脱贫他干出了经验,经过实干苦干,轻车熟路,并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但一下调到如此尖端的科技领域,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组织上找他谈话时,他一头雾水。他不停地强调,自己是公务员出身,突然跨入高科技行列,能否胜任,他怕没有底。
谈话的领导从他的口气和表情,知道他的困惑,笑着说,“没有叫你去搞科研,别吓着,我们建这个中心的目的是,随着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子午二期等国家重大科学装置落地稻城,为做好大科学装置落地建设相关协调服务工作。明白吗?只是做协调服务工作。”
“这下我明白了,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他回答,随后又问“具体工作是啥?”
“经上级批准,甘孜州稻城高海拔天文科学中心于2021年11月成立,主要承担服务天文科研项目落地,涉及的相关要素保障协调服务工作,协调服务项目专家团队,组织实施天文科技园项目规划建设、运营服务工作,服务推动天文科技普及和天文考古公园建设,促进地方‘科技+旅游’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任务。”
他心想,“如果是搞协调,搞园区的规划,入门在即也有一些经验。”
接受新的工作安排后,好学的格桑刀登,着手关注新近接触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幸运的是在工作中,他先后接听过这些顶级科学家的言谈或讲解,他们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子午工程二期总指挥王赤;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嘉图;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副主任设计师武林;DSRT项目负责人、主任设计师阎敬业等大科学家。
在他心目中,他们是一群有着丰厚知识和经验的,给中国在世界撑脸的人物,能把复杂的事用最简单的话,让一般人都能听懂的科学家或科学工作者。
久而久之,他对自己的新工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萌生了想把这些落成在高原深处的科学神器,科普给本地的孩子们,让这些神器开阔他们的眼界,同时让更多的游客,带着自己的孩子们,参观并获得额外的旅游体验。
其实,在他萌生这一想法的同时,上级部门考虑得更高远,更周到,先行一步。
甘孜州已明确提出建设天文考古公园,加力“科技+”“历史+”旅游发展,落实省、州确立的“统筹天文科研、史前文化、雪山生态,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的战略。
摄影:王怀林
在称道的同时,给他们也布置了工作,要求坚持宣传先行,依托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已有的观测成果、子午二期建设工程及其他天文科技项目建成的重大意义,采取制作宣传册、宣传片、现场讲解等形式,配合开展天文科研项目科普教育宣传。通过深化科普教育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四川创新发展。
他手中掌握的情况是,稻城天文科技装置主要围绕“一中心三集群”建设,噶通中心,海子山、无名山、波瓦山3个集群,共9个项目,主要包括宇宙线观测,对日观测,对月观测,空天安全、光谱观测等方面。
一路忙活下来,2022年6月29日,甘孜州举行“全域博物馆之州”暨稻城县天文考古公园重点项目启动仪式,这标志着稻城县天文考古公园正式开建。
目睹来宾挥铲奠基的那一瞬间,格桑刀登和晓娜姆心里踏实了,因为统筹利用稻城特有的天文科研、雪山生态、史前文化等资源,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甘孜州推进世界顶级遗址公园和天文科技旅游目的地建设,付诸现实。
这在他的工作经历中,稻城县天文考古公园总投资约七十亿元,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将建设“一核一带三基地”。“一核”指皮洛天文科技园核心景区,“一带”指依托国道227线康巴风情走廊及山地轨道形成的时空列车展示带,“三基地”指海子山天文地质观光旅游基地、无名山教育科普科研基地、波瓦山天文观测科研基地。
“子午工程二期位于海拔3830米的稻城县噶通镇,是稻城县天文考古公园的核心之一,定标塔就处在核心的中心位置,高百米,是‘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这一‘观天神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射电望远镜313套天线及接收链路间一致性标定提供基准信号。”
在一次协调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亚丁台站执行站长吴俊伟说:“稻城县天文考古公园以子午工程二期为中心,将稻城县天文科普馆及观星基地与周边皮洛遗址、藏乡村寨及大地景观等资源捆绑打造,发挥单一资源联合加持的开发效益,打造具有故事性的景观序列。在核心景区,建设天人合一馆和皮洛遗址博物馆。”
格桑刀登听得十分兴奋,因为这一场馆,有生态照明星空AR秀,以及太阳风旋转餐厅和射电天文主题雕塑等新奇项目;皮洛遗址博物馆将提取石器手斧、手镐等元素造型,在建筑中引入声、光装置设计,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原始人的生活场景。
而海子山天文地质观光旅游基地,将提取“拉索”切伦科夫望远镜元素,打造像形望远镜餐厅,提供餐饮、休憩、娱乐、购物等旅游服务的同时,突出天文主题,建设暗夜星空观测站和伽马太空基地等体验基地。
摄影:王怀林
无名山教育科普科研基地将发展“科研+科普”融合模式,打造国际领先的天文观测科研园区,依托无名山生态景观,建设集生态、旅游和科普为一体的科普教育基地。
“皮洛遗址的发现以及天文科技项目的落地,为稻城注入了全新内涵,带来了浩瀚星空的憧憬和历史遗迹的回想,意义非凡。”稻城县县长袁斌表示,“稻城县天文考古公园的建设,将促进构建‘望璀璨星空、醉绝美亚丁、寻远古文化’的全时空画卷,助推稻城县乃至甘孜州全域文旅融合发展。”
稻城这一系列的大动作,一个曾经靠扶贫养活的贫困县,皮洛遗址博物馆、太阳风旋转餐厅、暗夜公园、切伦科夫望远镜餐厅等十一个项目将于2025年之前陆续建成,将会给稻城发展注入巨大的动力。
格桑刀登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光。
(作者简介:达真,本名代勇,藏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南民大客座教授,著有长篇小说《康巴》《命定》《家园》三部曲,长篇报告文学《幸福歌声传四方》等,纪录片《金秋时节》获央视一等奖;《康巴》获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长篇小说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