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成都市网络作家协会承办、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协办、成都八角沃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的2025成都网络作家培训活动在四川网络文学产业园启动。本次培训活动为期两天,以“我书写的网文新时代”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成都市的网络作家、短剧编剧等40余人前来参加。培训活动从产业链条和创作技法两方面为切入点,邀请到了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大咖授课,并在课后进行交流互动。明日,本次活动还将带领成都市网络作家前往成都影视城及金沙遗址博物馆进行创作采风活动,激发创作灵感。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940383386478362624


随着网络文学IP开发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思考:

“如何让文字跨越载体,撬动全产业链价值?”

“科技赋能下,如何用文化打造差异化IP?”

“精品化创作与快速变现能否真正兼得?”

聚焦以上需求,本次专题培训活动特邀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大咖,为与会者们带来了从内容生产到商业变现的实践路径。


从IP到产业:全链条开发策略解析

来自骏乐影视创意的创始人吴文尧为大家分享了从文字到影视、游戏、衍生品的转化案例,并解析了网络文学IP开发与短剧孵化的结合路径。从文学创作源头切入,拆解IP开发的核心逻辑,如短剧、动漫、影视等衍生形态的适配性与孵化要点;如何通过短视频、社群运营延长IP热度;及全面解析短剧为何时长为一分半等干货内容。


精品化创作:内容与市场的双向奔赴

来自西华大学文新学院的陈海燕教授则为大家分享了网络文学精品化与快速变现的策略。陈教授强调:“想要快速变现的策略一定是现实、传统与在地,向现实扎根,挖掘生活中的情感连接;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传承于创新之中;重视‘在地性’创作,强化本土创作。”网络文学正经历从流量红利向质量红利的转型,只有扎根现实的叙事、激活传统的智慧、彰显地域的肌理,才能构建真正可持续的内容生态。


互动现场:直击行业痛点真诚发问

本次培训会以拓展网络文学创作者视野、追踪行业发展趋势为核心目标,通过系统梳理创作发展脉络,结合前沿方法论与实用工具开展教学。会上特别设置真实案例深度解析与数据工具应用指导两大模块,旨在帮助创作者们精准把握市场动向,聚焦核心创作方向,切实提升作品的专业性与竞争力。

晚间大家结合白天所学习的知识,针对目前网络文学创作的瓶颈及突破各抒己见,各位学员从网文创作的发展形势、短剧剧本构思与作品转化等多个维度进行交流,在网文创作思路、创意构思等方面有了新的领悟。

“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我学会了如何编排我的短剧结构,如何利用一分半效应去吸引观众,即在片子开头设置钩子,吸引观众哪怕是在无意之中刷到这个短剧也能想要看下去。”—CC编剧

“我觉得比较有收获的是老师讲到好编剧想要完成一个好故事首先是要充分尊重观众,编剧需要保持客观的视角,不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时刻去想观众是谁,观众想看什么。”—鹿聆聆


从全产业链IP开发到精品化创作策略,从短剧孵化技巧到市场共情点挖掘,本次培训会为成都网络作家们解锁了从文字到多元业态的破圈密码。成都市网络作家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本次活动中展望:“未来,我们将以四川网络文学产业园为枢纽,持续搭建资源对接与创作赋能的桥梁,让每一份灵感都能找到生根发芽的沃土。期待更多创作者带着新思路启程,用笔尖撬动属于网文新时代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