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消息    近日,中华文学基金会决定授予广元市中国“文学之乡”称号,广元市成为四川省首个以市州为主体的中国“文学之乡”。

中国“文学之乡”是在中国作家协会的领导下,由中华文学基金会具体实施的文学公益项目,旨在通过文学品牌创建进一步繁荣当地文学创作、普及文学知识、鼓励和扶持基层文学事业建设,起到“标杆”示范作用,共同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

广元历史文化厚重,自古文风斐然,是一片文学沃土。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学事业,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主要领导亲自研究文学工作,把文学事业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大力扶持,设立了“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举办“蜀道文化大讲堂”作家讲座,建立“育才图书室”,举办“剑门蜀道诗歌节”。全市文学工作坚持文化传承与文学创新相结合,着力建设文化强市,推动文旅兴市。广元文学创作连年丰收,文学活动异彩纷呈,文学队伍不断壮大,文学氛围日益浓厚,呈现出整体推进、亮点频现、人才辈出的喜人态势。

近年来,广元市先后成功创建了“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市”和“中国散文之乡”,通过创建工作,打造出蜀道诗歌大道、女儿诗墙、嘉陵江文学院等一批新的广元旅游文化亮点。苍溪县、剑阁县分别创建成为“中华诗词之乡”。去年3月,苍溪县成功创建全省首个以县为主体的中国“文学之乡”。文学艺术在文旅兴市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通过着力围绕旅游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艺创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学惠民活动广泛开展,文学元素已深入浸润到各个行业领域和普通百姓生活。广元文学工作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市作协连年荣获省作协表彰。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为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知名度,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学事业,助推文化强市建设,去年4月,广元市启动创建中国“文学之乡”工作,成立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敏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广元市创建中国“文学之乡”工作方案》,按照创建要求,开展了文学讲座、图书捐赠、校园文学征文等系列文学惠民活动,争取中华文学基金会捐建“育才图书室”3个,受捐图书3万余册,全市各县区作协也均有创建“文学之乡”的特色亮点。广元创建工作得到中华文学基金会的充分肯定,通过对广元市申请“文学之乡”进行材料审核和实地考察,他们认为:广元市具有良好的文学发展生态,有健全的文学组织机构,文学活动丰富、文学创作活跃,文学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功能作用发挥较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文学工作,对创建工作和创建指导意见有具体规划和认真反馈,符合“文学之乡”创建标准。

中国“文学之乡”的成功创建,将进一步促进广元文化繁荣、文学惠民,助推广元建设川陕甘结合部文化强市。

(王尚敏 唐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