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才能叶茂,创作是否来自生活,是否贴近人民,直接关系文艺作品的生命力。”5月11日,青年导演旦真旺甲说道。当天,“我眼中的新时代”主题采风创作活动行前会在成都举行,5月起,全国文艺名家和省内文艺家代表共160人将分专题创作组、综合采风组两大类共10个小组,陆续深入四川各基层一线开展集中采风创作,从现实生活中收集素材、萃取题材。

本次行前会及后续采风活动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承办,四川文化和旅游厅、省广电局及有关市(州)党委宣传部支持协办,整个活动将从5月持续至12月,分集体采风、策划选题、集中创作、论证评优、打磨提升、成果展示六个阶段开展。

初夏时节,万物茁壮充满生机。启程前,不少四川文艺代表抒发了自己对这个活动的期待,表示要用自己的艺术本领,书写当下生活与时代。

旦真旺甲去年曾凭借电影《随风飘散》获得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他把这次采风看成是一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美好旅程,也是一次检视自己提升自己的宝贵机会。

青年作家凌仕江说:“我们写作者确实需要走出书斋,走出舒适区,走向新的时代领域。”在他看来,只有去田间地头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生命的运动,获取源源不断的素材,才能写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胡文也表示,他要珍惜这次采风的机会,用真情、下真力、求实效,用镜头记录下四川的时代新风貌。

据了解,在集体采风活动结束后,7月至9月,各主体将开展集中创作,以文艺家个体或项目主创团队根据选题项目和创作计划,深挖创作素材,着手作品创作。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将组织各小组按计划提交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大纲,影视剧、舞台剧剧本或大纲,音乐、舞蹈、曲艺作品小样或词曲文本,美术、书法、摄影作品成品或草图,广播剧作品剧本或小样等。最后评选出优秀文艺作品和项目进行打磨升级、成果展示和培育孵化,力争创作一批在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高质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