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2024天府书展开幕第二日,“历史洪流中的个体抉择——杜阳林长篇小说《惊蛰》《立秋》分享会”在主场馆举办。作家杜阳林,学者、评论家李明泉,作家罗伟章围绕杜阳林创作的长篇小说《惊蛰》和《立秋》展开分享。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863651737767297024

在《惊蛰》与《立秋》中,作者杜阳林描绘了一幅大变革年代下追求美好生活的破浪者们奋勇搏击的生命画卷,它们不仅是文学创作上的成功尝试,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独特窗口。李明泉是杜阳林长篇小说最早的读者之一。他认为杜阳林是一个有丰富生活阅历和个人经验的作家,他能够把个人的经历和自己对人的理解和观察形成文学表达,就和他的名字一样,在文学的沃土中不断长成了一片树林。除去语言的质朴凝练,他的写作还非常具有空间感和画面感。

罗伟章在分享会上提到,一个人的创作生命力是跟作家的精气神是有所联系的,作家首先要忠于自己,无论小说人物是什么样的,但我们肯定能从中读出杜阳林来。从今天分享的题目来看,这种现实主义的写法也是他的个人抉择。在他看来,现在的文学环境中想要坚持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杜阳林无疑做到了。罗伟章还提到两个关键词“附近”“周边”,“杜阳林在看到自己的同时,还能够看到周边的人和事,这是被很多写作者忽视的。”

作为《惊蛰》《立秋》的作者,杜阳林认为自己小说书写的是在历史大潮下一代人的选择,他们的选择也在推动的浪潮前进,“我书中的‘他们’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做出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同时会推动历史前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杜阳林说,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写成一部小说“我们在回望过去的时候心中在翻滚和碰撞,这让我有了表达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想念故乡,我以前也是这样,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家乡,开始体谅自己的家乡,我们逃离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让家乡摆脱贫困,这也是我创作的动力。后续我想写出来当今乡村发展的疼痛,同时去治愈这些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