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跨越千年的对话——《阿来讲杜甫成都诗》图书分享会暨融合出版新品发布活动在2024天府书展主展区2号馆4号活动区举行。本次活动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四川人民出版社、阿来书房承办。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董事长刘龙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诗人、作家、四川大学教授向以鲜,四川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立新,副社长李真真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863249657252593664

《阿来讲杜甫成都诗》是四川人民出版社于2024年倾力打造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磅图书。在此书中,著名作家阿来以深厚的文学功力将杜甫与成都诗的关系娓娓道来,品味杜甫是如何与成都历史、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相遇往返,从而成就杜甫的成都诗、成就杜甫诗中的成都,绘就一幅蔚为大观的中华文化诗意画卷。读者在阿来精彩诗意的讲述中,零距离走近杜甫,了解杜甫眼里的别样成都,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活动现场,阿来与李明泉、向以鲜以“书写成都诗意的美好”为主题,结合图书的精彩内容展开对谈。跨越千年,将古今成都的诗意美好鲜活立体地传达给观众,展现了巴蜀文化历经千年、不断焕发蓬勃生机的延绵魅力。

阿来讲到,“我们从小都念点唐诗,但是都不成系统,大多数国人读的都是各种选本,或者混编的版本,当然我们是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些语言意境、包含的情感以及寄寓的美好。当我自己在成都生活十多年以后,特别想知道一点古代的成都是什么样的。在追溯的时候我发现,关于成都是出了一些史书,比如《华阳国志》等,但真正算得上文学作品的,对成都的描写却是零零碎碎的。

后来我发现杜甫与成都的关系非同一般。杜甫从北方飘零到成都,在成都生活大概有三年多,留下了200多首诗。而且他秉持现实主义传统,写他在成都的具体生活细节。很多诗句非常准确地描绘了唐代成都的地理与气候特点。

杜甫诗也写成都的人文、成都的历史。很有名的那句大家都记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几乎就是给诸葛亮定调子的人,后来《三国演义》很多对汉代官员的描述都是从杜甫诗中而来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直接就把诸葛亮患病,但同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写得传神。可以说,杜甫把成都人的生活、生活在成都的人、成都的历史遗迹都很完整生动地书写出来了。我觉得武侯祠后来很兴盛,长盛不衰,某种程度上跟他的那一首诗也有非常大的关系。

我惊喜地意识到,其实杜甫应该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人,用诗歌几乎画出了成都的全景——成都温润的气候,乐观友善的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他的诗歌,因为他的书写,所以我说,他是给成都诗意的美好定调的人。”

李明泉称赞道,“《阿来讲杜甫成都诗》是一本集史诗性、考据性、知识性、文学性、地方性、审美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阐述杜甫成都诗的一本奇书、大书。阿来在书里面纵横捭阖、聚焦成汪洋之势论杜诗,学术想象力非常丰富,阿来的知识链接力非常强大。

这本书写出了五个成都:第一个是唐代真实的成都,历史上存在的成都。第二个是杜甫眼中唐代的成都。第三个是阿来解读杜甫诗所理解的唐代的杜甫笔下的成都。第四个是历史上不断在演进变化的成都。第五个是读者读到的这本书里被杜甫铸魂被阿来重塑的充满了诗情画诗的新人民的成都。在这本书中阿来做到了以诗证史,以史证诗。”

向以鲜谈到,“我应该是阿主席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就是还没有印成书的时候,还是文稿的时候,我就通盘读过一次。我觉得这本书使阿主席的身份多了一个,他是诗人,小说家,因为这本书,他成了一个学者,而且是一个站得起来的立得住的学者。

阿主席这本书因为‘讲’,使它充满了一种鲜活的气氛,不那么死板,不那么拒人于千里之外。研究杜甫的书实在太多了,在宋代就有千家述杜的说法,到明清就数不胜数了,但是阿主席这本书是独特的,它有独特的视角、独特的口吻、独特的腔调,使得它在书林中很亮眼。他是以一种作家的身份、作家的口吻和作家的眼光去观察杜甫,就像杜甫观察成都的一样,我觉得这是特别值得珍视的一点。”

嘉宾对谈结束后,伴随着激动人心的倒计时,阿来、刘龙章、黄立新、李真真共同启动《阿来讲杜甫成都诗》融合出版新品即现代纸书和AI数字人盛大发布。现代纸书以智能二维码为入口,通过上书设计与线上H5呈现本书动态的美感,把传统纸质图书打造成具有强指向的文案呈现、强吸引的视觉设计、强匹配的数字资源、强交互的数字体验的融合出版产品,让读者能更好地聆听到阿来与杜甫的千年对话。

AI数字人则是以阿来真人形象打造专业的图书数字人。“AI阿来”,以智能的系统引导、专业的伴读服务、周到的编辑助理、贴心的读者客服,为读者解读杜甫成都诗,达到与读者亲密互动,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将其阅读体验无限延伸。

接下来,四川人民出版社还将继续打造《阿来讲杜甫成都诗》元宇宙图书,让读者置身于还原的图书场景中,沉浸式体验,实现与书中人物情节的时空交互,使其成为以科技赋能出版的典范之作。

最后,阿来和黄立新共同签署了“阿来讲诗”系列作品出版合同。“阿来讲诗”系列作品是近年四川人民出版社聚合名家资源,聚焦巴蜀文化精粹,聚力打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头产品。

未来,四川人民出版社将陆续推出《阿来讲岑参蜀中诗》《阿来讲陆游蜀中诗》等图书,以系列化、规模化、品牌化打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系列,为四川乃至全国文学精品出版贡献力量。

现场问了“AI阿来”三个问题,他都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回答。

第一个问题:为我讲讲杜甫眼中的成都。

回答:杜甫眼中的成都是一个美丽、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地方。他在成都度过了相对安定的六年时光,这段时间也是他诗歌创作的高峰期。

第二个问题:四川与杜甫的关系是怎样的?

回答:四川和杜甫之间是一种深厚且相互成就的关系。杜甫在人生中最为漂泊不定的时期来到了四川。他在四川度过了他生命中相对安定和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而四川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生活保障。

第三个问题:杜甫的《成都府》中提到的“蜀郡先为南京,亦复为蜀郡”的意思是什么?

回答:杜甫的《成都府》中提到的“蜀郡先为南京,宜复为蜀郡”表示成都府的官吏的级别等同于京兆的,而京兆就是当时的首都。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政权的强弱变化,表达了他对国家势力强大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