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四川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2016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峰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以及作家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等出版社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本次峰会。迄今,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峰会已连续召开十届。

在今日峰会现场,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张颖、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渌波,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党委书记武宝瑞、《当代文坛》主编伍立杨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与会者以"一带一路:中国文学景观与中华文化使命"为主题,分别围绕"一带一路"与中国文学大发展大繁荣、文学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学地理与文化传播、南方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的"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文艺理论和评论提出了新的要求。四川作为文学大省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地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文学因其作为艺术人文之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此次峰会的举办,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进创作、评论、研究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构建良性循环的文化生态环境,推动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支持和理论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武宝瑞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野。‘一带一路’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空间,它周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文化资源,不同的文化板块交汇在一起能产生出新的东西。"而对于中国文艺理论,武老师说:"中国文学和文艺理论曾经跟现实有很好的互动关系,但现在却存在一些理论脱离现实、脱离作品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多研究者、作者都有意识到并想努力改变它。我们希望文艺理论能够有宏达格局和大视野,对文化和社会有介入作用,关注现实,关注不同文化形态,发挥它应该有的作用。"而四川大学阎嘉教授则表示,"‘一带一路’不仅是一个经济或者政治的战略,它周围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这些都跟文学有关系。它是具有历史感、文化感的地域空间,你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发掘它。"(任宏伟 梁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