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动态

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
聚焦技术革新与人才发展生态

当前,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迭代创新,在重塑出版业整体面貌的同时,也对出版人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通过人才发展驱动产业升级,让新质生产力在出版领域迸发更大活力?5月24日在深圳举办的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为业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次论坛是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分论坛之一,由中宣部主办,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委网信办协办,深圳出版集团承办,深圳大学支持。

本次论坛联通产学研各个领域,设置嘉宾主题演讲、青年人才代表发言、专题对谈等环节,来自相关管理部门、高等院校、智库机构、行业协会、出版机构、数字技术企业等方面的相关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共论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培养建设新路径,共促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孙德立,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倪谦,深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步一等出席论坛并致辞。

构建数字出版人才发展生态

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传统出版的全新变革。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提到,数字技术不仅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传统出版的市场空间,促使“纸与笔”的传播向“数与屏”发展,还逐步打破出版传统边界和分工,电子书、移动出版等数字阅读业态已超过实体书规模,各类文化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已经走向多元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数字时代如何彰显出版的主流价值,构建适应产业变革、技术变革、阅读习惯变革的出版人才队伍,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不得不回答的时代课题。

今年3月份,华东师范大学王峰团队发布首部机械为主的长篇中文小说《天命使徒》,采用了国内的大模型技术,这是我们国家第一部人机融合创作的长篇小说。以此为例,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聂小林认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对出版人才的能力结构带来重大影响。他表示,全球约有18%的工作岗位可能会受到自动化技术的影响,这一变革对数字出版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出版专业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未来不属于人工智能,而是属于掌握人工智能的新人类。”

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张巍同样提到,人工智能正扮演着革新出版业的角色,在数字出版领域,AIGC技术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对出版业的改造是全周期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紧盯数字技术发展前沿,组织人才加强科研攻关,另一方面及时推动数字技术成果的运用与落地,围绕出版发展的新趋势,培养‘一专多能’的实践型人才。”张巍说。

同方知网总经理张宏伟表示,全面拥抱人工智能,积极培养更多兼具人工智能素养和使命担当精神的出版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他提到,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内容,大概率会是人机协同的,知识生产、传播、利用的效率都将会极大地得到提升,出版业将加速向“真正的”知识服务转型。

培育“一专多能”的实践型人才

数字时代该如何培养出版人才?该培养什么样的出版人才?论坛上,与会嘉宾畅谈出版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张久珍分别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从跨学科出版人才培养、国际出版人才培养、数智时代人才培养等方面,强调了高校在培养出版人才方面的独特作用。

丁晓东认为,出版人才培养关键要“破圈”“跨界”,寻求与其他学科、领域、产业的融合。“应当结合高校的特色学科背景和学科交叉优势进行专业化、特色化培养。”他强调,推进出版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是有效路径,要着眼培养能够把握出版政治方向、驾驭出版业务流程、熟悉出版营销管理、掌握出版技术应用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素质出版人才。

段鹏则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角度,建议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出版行业对人才培养进行“适数化”变革,培养具有数字化思维、适应出版行业数字应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在科技的赋能下,不同领域的出版产品形态和服务场景也发生改变,因而在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方面,要针对主题出版、专业出版、教育出版等不同出版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与出版融合课程。”

张久珍认为,数智时代的出版,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原创精品和智能科技互为表里的新出版,也呼唤着适应数智时代的出版人。她从培养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贯通型人才的立足点出发,提出了应建立顺应所属学院发展趋势的特色培养模式,开阔国际视野、在交流中借鉴经验,注重体系化建设的评价机制三种人才培养范式,并介绍了北京大学出版专业学位课程设置情况。

培育名编大家,出版何为?

出版是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名编大家是编辑人才队伍中的突出代表,是编辑学习的榜样。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认为,不同时代的名编大家都具备一定特质,他列举司马迁、蔡元培、李大钊等一代代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璀璨星光的编辑,提出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加当代出版家的实践与思考,共同汇聚成新时代名编大家应具有的“大情怀”。“名编大家是出版人才队伍里的少数,其成长、成才、成名、成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出版界形成共识、尊重规律、凝心聚力、创新培养。”杜贤呼吁道。

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方卿把新时代中国出版理论大家的“创新精神”归结为三点:一是创造出版学新理论,如新概念、新范畴、新观点、新体系;二是创造出版学跨学科新范式;三是创造出版学心话语,如专业话语、大众话语和对外话语。

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经理杨蕾以社内编辑为例,论证了多元化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之路。她认为集约化的出版机构会设置多元化的人才培育计划,铺设管理系列、编辑系列、技术系列、运营系列等多个发展赛道,每个系列都有多级的要求和目标,人才通过层层通关,才能节节攀升。

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会抛弃任何人,关键在于数字时代出版人才的建设应该以谁为中心,为谁服务。对此,帆书APP创始人、首席内容官樊登给出了答案。他提出,一个人逛书店时能够产生“偶遇”,而只有偶遇才能引发学习的随机性,从而把我们代入到崭新的领域里去,这就是书店、出版一定会一直存续下去的原因。只有全民素质得到提升,整个出版业的环境氛围和市场才会越来越好。

青年人才要向上生长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而在科研人才中,青年人才是最有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的群体。本次论坛中特别设置了青年人才代表发言,来自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新科技出版编辑室编辑郭亚婷认为,时代在变,但“深耕优质内容,积极拥抱变化”应是编辑永远的不变之道。编辑的成长和图书品牌的塑造是一个“双向奔赴,相互赋能”的过程。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教授付海钲指出,出版学科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从教师个体深入教学与研究,到引领整个院系开展项目实践、举办学术活动,直至参与全国性的出版学科共建项目,这一过程中需要联合众多高校、企业、单位共同努力。必须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出版共建与教育创新前沿理念和实践需求,打造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数字出版和融合创新型教学组织建设模式与实践路径。

上海古籍出版社考古与古文字编辑室主任顾莉丹认为,当代的编辑身处时代的河流之中,见证着历史的发展,时代、平台和环境三要素共同影响着编辑的成长。因此,要紧跟时代,学习掌握“国之大者”、大政方针;要建设平台,让团队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要坚持传统,创建守护良好的行业环境,发掘好的出版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

拥抱新技术、新机遇、新挑战

除了主题演讲和青年人才代表发言,论坛还设置了三组专题对谈,邀请多家高校、出版单位、期刊杂志社和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进行对话,聚焦“打造新时代出版名编大家”“数字化转型中的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术期刊编研相长与高质量发展”三大议题,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对谈。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日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教授周荣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围绕“打造新时代出版名编大家”,从产学研的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的真知灼见。白冰认为,要强调和重视对出版名编大家的推荐、提拔、任用,让他们真正起到领军作用。王日春强调,教育出版的编辑人才不仅仅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图书编辑,更应该是教科书的编写者、研究者,努力做到以研促编、编研一体。周荣庭指出,出版界应当在产学研的基础上探索相应的机制,创建新的应用场景,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开启新的消费场景。李永强认为,要想加强与数字时代人才匹配的学科建设,必须从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方面都作相应的变化,这是未来产生名编大家的基础。肖风华提出,未来的出版名编大家需要和先进技术共进步,拥有崇高理想和人文情怀,能够在人工智能时代把属于人类的思考、经验、情感极致地表达出来。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启立,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谭方正,作家出版社社长鲍坚,阅文集团总编辑、副总裁杨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蔚华从“数字化转型中的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入手,进行了精彩的观点交流和碰撞。鲍坚从文学出版的角度,阐述了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思维。杨晨认为,文学创作应当是自由且能充分发挥作家想象力的,编辑需要在其中取得平衡,最终炼成一批复合型的人才,基于出版,超越出版。周蔚华提出下一步出版人才培养要着眼于六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理性分析判断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人机互动能力、平台运营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谭方正认为,在新时代下,尤其是教育和教材出版,要树立出版人的价值观,来自人、面向人、服务人、回归人。雷启立谈到,要更自信、更大胆地应用人工智能,培养出版人才的互联网思维和驾驭人工智能的能力,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话语权。

《编辑之友》执行主编李晶、《历史研究》杂志社总编辑焦兵、湖南大学期刊与出版社社长李文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总编辑王建平、《探索与争鸣》杂志主编叶祝弟对于“学术期刊编研相长与高质量发展”议题达成共识,即学术期刊编辑要有“守门人”的意识。王建平强调了学术期刊编辑作为质量守门人的重要性,编辑的工作与其个人学术研究互相促进,从而保障学术期刊发表具有科学性、原创性和有学术影响力的论文。叶祝弟提到,从学派的维度上来说,中国的学者和期刊编辑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学术期刊编辑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必须具备卓越的学术组织能力。焦兵认为,编辑人员要能够独立对文章提出重要的修改意见,进一步参与到作者的学术创造之中。李文邦谈及,出版强国建设既需要优秀刊物,也需要优秀人才,既要有名刊名栏,也要有名主编、名编辑,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与高素质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相辅相成。王建平认为,过度强调编研相长,会把“研”的内涵仅仅定位在学术研究方面,进而影响到编辑的职业化发展,应鼓励编辑定位职业化。

大咖谈出版

分论坛期间,本报“大咖谈出版”特别栏目邀请了7位学界代表、业界专家,共话未来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路径。

他们分别是:同方知网总经理张宏伟,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刚,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聂小林,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张巍,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本期按照现场发言顺序整理了大咖们的精彩发言,看看他们对于数字时代的出版人才培养有哪些新观点。

张宏伟(同方知网总经理)

未来优秀、卓越的出版人才一定是同时拥有出版使命担当和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同时也有较强批判思维,能够将创新想法快速落地的复合性、创新型人才。

王 刚(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AI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出版人才需要能够利用AI技术进行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特别是在跨域能力、持续学习创新思维和伦理意识等方面进一步强化,熟练使用各种AI工具来提高创作效率、优化内容质量和增强用户体验。

周 青(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数字技术人才培养的投入是长期的,有可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我们一定要站在行业未来长远发展的高度,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和担当,持续不断地抓数字化项目建设和数字化人才培养,这样才能推动出版产业长远发展。

聂小林(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

进入智能时代,我们对于数字出版人才的渴求非常强烈,从跨界角度来说,为国家数字出版人才的发展和培养贡献力量是我们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必须坚守的方向。

张 巍(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

腾讯的AI产品为整个出版行业提供了很多创新的可能,我们一直坚持全面拥抱数字时代,不仅打造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影视动漫在内的数字出版矩阵,还充分利用企业优势,搭建了多个能够助力出版融合发展的数字平台。

段 鹏(北京语言大学校长)

国际化的出版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及对区域、国别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丁晓东(上海理工大学校长)

高校培养人才,一定要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道路,打破教育圈的“象牙塔”。尤其像出版这种实践性很强的领域,学校也与出版行业多家企业共同建立了产业技术学院,让同学们除了课堂学习以外,更多地感受行业创新。当前,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迭代创新,在重塑出版业整体面貌的同时,也对出版人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通过人才发展驱动产业升级,让新质生产力在出版领域迸发更大活力?5月24日在深圳举办的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为业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次论坛是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分论坛之一,由中宣部主办,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委网信办协办,深圳出版集团承办,深圳大学支持。

本次论坛联通产学研各个领域,设置嘉宾主题演讲、青年人才代表发言、专题对谈等环节,来自相关管理部门、高等院校、智库机构、行业协会、出版机构、数字技术企业等方面的相关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共论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培养建设新路径,共促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孙德立,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倪谦,深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步一等出席论坛并致辞。

构建数字出版人才发展生态

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传统出版的全新变革。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提到,数字技术不仅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传统出版的市场空间,促使“纸与笔”的传播向“数与屏”发展,还逐步打破出版传统边界和分工,电子书、移动出版等数字阅读业态已超过实体书规模,各类文化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已经走向多元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数字时代如何彰显出版的主流价值,构建适应产业变革、技术变革、阅读习惯变革的出版人才队伍,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不得不回答的时代课题。

今年3月份,华东师范大学王峰团队发布首部机械为主的长篇中文小说《天命使徒》,采用了国内的大模型技术,这是我们国家第一部人机融合创作的长篇小说。以此为例,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聂小林认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对出版人才的能力结构带来重大影响。他表示,全球约有18%的工作岗位可能会受到自动化技术的影响,这一变革对数字出版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出版专业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未来不属于人工智能,而是属于掌握人工智能的新人类。”

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张巍同样提到,人工智能正扮演着革新出版业的角色,在数字出版领域,AIGC技术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对出版业的改造是全周期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紧盯数字技术发展前沿,组织人才加强科研攻关,另一方面及时推动数字技术成果的运用与落地,围绕出版发展的新趋势,培养‘一专多能’的实践型人才。”张巍说。

同方知网总经理张宏伟表示,全面拥抱人工智能,积极培养更多兼具人工智能素养和使命担当精神的出版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他提到,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内容,大概率会是人机协同的,知识生产、传播、利用的效率都将会极大地得到提升,出版业将加速向“真正的”知识服务转型。

培育“一专多能”的实践型人才

数字时代该如何培养出版人才?该培养什么样的出版人才?论坛上,与会嘉宾畅谈出版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张久珍分别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从跨学科出版人才培养、国际出版人才培养、数智时代人才培养等方面,强调了高校在培养出版人才方面的独特作用。

丁晓东认为,出版人才培养关键要“破圈”“跨界”,寻求与其他学科、领域、产业的融合。“应当结合高校的特色学科背景和学科交叉优势进行专业化、特色化培养。”他强调,推进出版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是有效路径,要着眼培养能够把握出版政治方向、驾驭出版业务流程、熟悉出版营销管理、掌握出版技术应用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素质出版人才。

段鹏则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角度,建议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出版行业对人才培养进行“适数化”变革,培养具有数字化思维、适应出版行业数字应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在科技的赋能下,不同领域的出版产品形态和服务场景也发生改变,因而在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方面,要针对主题出版、专业出版、教育出版等不同出版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与出版融合课程。”

张久珍认为,数智时代的出版,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原创精品和智能科技互为表里的新出版,也呼唤着适应数智时代的出版人。她从培养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贯通型人才的立足点出发,提出了应建立顺应所属学院发展趋势的特色培养模式,开阔国际视野、在交流中借鉴经验,注重体系化建设的评价机制三种人才培养范式,并介绍了北京大学出版专业学位课程设置情况。

培育名编大家,出版何为?

出版是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名编大家是编辑人才队伍中的突出代表,是编辑学习的榜样。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认为,不同时代的名编大家都具备一定特质,他列举司马迁、蔡元培、李大钊等一代代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璀璨星光的编辑,提出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加当代出版家的实践与思考,共同汇聚成新时代名编大家应具有的“大情怀”。“名编大家是出版人才队伍里的少数,其成长、成才、成名、成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出版界形成共识、尊重规律、凝心聚力、创新培养。”杜贤呼吁道。

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方卿把新时代中国出版理论大家的“创新精神”归结为三点:一是创造出版学新理论,如新概念、新范畴、新观点、新体系;二是创造出版学跨学科新范式;三是创造出版学心话语,如专业话语、大众话语和对外话语。

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经理杨蕾以社内编辑为例,论证了多元化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之路。她认为集约化的出版机构会设置多元化的人才培育计划,铺设管理系列、编辑系列、技术系列、运营系列等多个发展赛道,每个系列都有多级的要求和目标,人才通过层层通关,才能节节攀升。

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会抛弃任何人,关键在于数字时代出版人才的建设应该以谁为中心,为谁服务。对此,帆书APP创始人、首席内容官樊登给出了答案。他提出,一个人逛书店时能够产生“偶遇”,而只有偶遇才能引发学习的随机性,从而把我们代入到崭新的领域里去,这就是书店、出版一定会一直存续下去的原因。只有全民素质得到提升,整个出版业的环境氛围和市场才会越来越好。

青年人才要向上生长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而在科研人才中,青年人才是最有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的群体。本次论坛中特别设置了青年人才代表发言,来自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新科技出版编辑室编辑郭亚婷认为,时代在变,但“深耕优质内容,积极拥抱变化”应是编辑永远的不变之道。编辑的成长和图书品牌的塑造是一个“双向奔赴,相互赋能”的过程。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教授付海钲指出,出版学科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从教师个体深入教学与研究,到引领整个院系开展项目实践、举办学术活动,直至参与全国性的出版学科共建项目,这一过程中需要联合众多高校、企业、单位共同努力。必须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出版共建与教育创新前沿理念和实践需求,打造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数字出版和融合创新型教学组织建设模式与实践路径。

上海古籍出版社考古与古文字编辑室主任顾莉丹认为,当代的编辑身处时代的河流之中,见证着历史的发展,时代、平台和环境三要素共同影响着编辑的成长。因此,要紧跟时代,学习掌握“国之大者”、大政方针;要建设平台,让团队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要坚持传统,创建守护良好的行业环境,发掘好的出版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

上一篇:“东坡大家讲”荔枝树下开讲 下一篇:根据魏明伦名作改编,峨眉电影集团摄制出品川剧电影艺术片《巴山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