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话长,马识途老人与我们《科幻世界》相交四十五年了。

1979年,四川省科普创作协会创办的《科学文艺》创刊了,马识途任《科学文艺》编委会顾问,创刊词就出自他笔下。曾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院长、后任四川省作协主席的马识途,在题为《祝科学与文艺的结合》(代发刊词)一文中大声疾呼:鲁迅在七十年前就提出“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他说:“我们要培养明天的科学家,就需要今天的科学文艺。”“安知一部星际旅行的科学探险电影,不能启迪一个未来的宇宙的征服者?安知一部历精察微的科学幻想小说,不能鼓舞一个未来的生命奥秘的探索者?”

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写道:“就是一片彩霞,一声雷霆,一片风,一丝雨,池塘里一泓绿水,古树上一抹斜阳,深林中一声鸟唱,天际边一钩新月,峰峦间一缕云烟,都能勾起我们多少奇思遐想。宏观大至宇宙,微观小至粒子,都会激励人们去幻想,去探索,去追求,去创造。”

他热情地呼吁:“中国的科学家们,中国的文艺家们,让我们为了明天,为了明天的科学家,为了明天的美好生活,来创作更多更好的科学文艺作品吧。”

马识途院长写的发刊词曾强烈地吸引了我,他也是主张科学文艺、提倡科幻小说的,当初我从工厂转行到《科学文艺》编辑部,就是受到了他的召唤和鼓动。

1988年,受各种因素影响《科学文艺》发行量每况愈下,平均每期发行量掉到了谷底——8000册。我们编辑部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还具体遭遇了“稿子”“票子”的压力,两眼茫然,何处是路。

就是在这样困难的背景下,当年2月5日至6日,省作协主席马识途和著名作家流沙河,安排我、谭楷等人到四川省作协开会,特别就繁荣科学文学进行了讨论,专门成立了中国作协四川分会科学文艺委员会,还选出了四川大学教授童恩正、《科学文艺》主编杨潇等八人为委员;童恩正为主任,杨潇、林树仁(成都日报副刊部编辑)为副主任。

当时已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位上退下来的马老在会上热情鼓励:“前几年,许多刊物纷纷下马,《科学文艺》面临严峻考验。刊物坚持下来了,就凭这一点,他们是强者。一个刊物,能够赶上浪潮是容易的,难就难在锲而不舍埋头苦干,任风吹浪打,仍然坚持办下去。”

在科普类特别是科学文艺类期刊一片萧条时,马主席反其道而行之,夸奖我们编辑是强者,鼓励我们坚持办下去,还逆当时的潮流而动,在省作协里成立了“科学文艺委员会”。

马老的肯定和鼓励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当时,可能中国任何一个省作协都没有这类创举,在二十世纪80年代就在省作协成立了科学文艺委员会。只可惜,他的思维太超前,目光太前瞻,工作又太富于创意,当时的四川省作协跟不上,这项工作并没有实质上的跟进,只是徒有个虚设而已。但马老能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科学文艺》以支持,我们已经感到倍受鼓舞了。

不辜负马老的鼓励,不辜负全国科幻迷的厚望,我们顽强地坚持下来了,并凤凰涅槃,将《科学文艺》升华成了《科幻世界》。马老前瞻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我们,从《科学文艺》一直到《科幻世界》。

时间一晃就到了21世纪。

2002年,马老到科幻世界杂志社培训中心听江浦视察。当他了解到如今的科幻世界杂志社已有系列刊物,其中《科幻世界》两次获得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获得了国家出版最高奖政府出版奖,还获得了首届中国期刊奖提名奖,大为赞扬;又了解到我们刊物月发三十多万份,还出版了科幻系列丛书,不仅刊物自立,养活了杂志社几十口人,买了办公楼层,还在郊县买地建立杂志社自己的培训中心听江浦。深知办科幻类期刊艰难的马老非常激动,盛赞科幻世界杂志社创造了奇迹!他也很兴奋,科幻世界杂志社的发展验证了他上个世纪七80年代的先进的判断和倡导。

当年,全国科普期刊编辑学会在成都举办研讨会。我们四川省科协党组书记聂秀香和与会者一起来到听江浦,当天活动的内容之一就是参观杂志社新办公室,参观《科幻世界》培训中心听江浦。全国其他期刊的同事们都说中国科普期刊的第一形象当属广东的《家庭医生》,而四川的《科幻世界》的办公条件是中国科普期刊的第二形象。

2004年,因我获“韬奋出版奖”,科幻世界杂志社的主管主办部门四川省科协决定召开表彰会。那天,马老也来了。他非常高兴,为四川《科幻世界》同人获得了中国“韬奋出版奖”。

    

2016年,科幻世界杂志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礼堂举办“银河奖”三十周年庆典。

一贯支持科幻事业的马老写下了热情洋溢的祝词:

 

今天欣逢《科幻世界》创立37周年之际,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幻银河奖三十庆典,以资庆祝。我闻讯极喜,惜年迈不能参加。我谨向《科幻世界》同人,获奖者和远道而来的世界科幻作家,致以真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贺。

《科幻世界》自1979年创刊,历时37年,筚路蓝缕,历尽艰难,终于在对科幻创作有志的一批硬汉子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下,终于取得蜚声世界,并突出像刘慈欣这样的世界级获奖作家的成就。我遥为祝贺。科幻创作无疑是文学创作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且是日益突出的新力量。正如我曾为《科幻世界》创刊时所写的创刊辞所预料的,科幻创作是科学和文学的结缘,发展前途无限。我已垂老,虽不能见,但已预想其辉煌的前途。

让我再一度向《科幻世界》同人,向获奖作家,向支持科幻创作的朋友和嘉宾们问好。

 

这是102岁的老作家马识途的贺词,他以102岁高龄关心并支持我们《科幻世界》。

2017年,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在成都东郊记忆举办。103岁的马老前来看望了参加会议的科幻作家,与科幻作家们握手、照相。作家们听说马老是《让子弹飞》的原作者、原四川省作协主席、现年103岁的一贯支持科幻创作的老作家,都很兴奋。刘慈欣、王晋康、何夕及赵海虹、夏笳等争相与马老握手、照相。马老如此高龄,还精神矍铄,满面笑容,而且思路还很清晰,仍然还在不断地敲击电脑键盘写作出书,这对科幻作家都是极大的鼓舞。眼前103岁的老作家还在写作出书,那年轻的科幻作家还有什么理由不奋笔疾书呢。

回望岁月,马老曾在四十五年前《科学文艺》创刊词中写道:“幻想,也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概括了世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为什么不用科学幻想小说,科学文艺去把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引导进理想和幻想的广阔天地里去呢?让他们在夏夜繁星闪烁的星空遨游,让他们去云蒸霞蔚的天空中驰骋……”

 时光似水,真不知是怎么流淌的,才祝了马老百岁,转眼,又该贺老人家百十了。

这位跨入110岁的老人,正是以其革命一生,工作一生,创作一生,书写一生来颐养天年,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他已进入天地境界。

我渐渐悟出,难怪他生命长河生生不息,他真正是给时光以生命,他精彩绵长的生命给永恒死寂的时光以恒久活力,焕发出不息生机。

     

“给时光以生命

给岁月以文明”

 

今年一月十三日,马老多年的好友李致、章玉钧夫妇、肖林、朱丹南及我、李芹、马老子女万梅、建生等众人打平伙,一人出资一百元,给马老庆祝生日,祝贺老人家迈入一百一十岁。那天马老精气神俱佳,始终神采奕奕,笑容满面,不停地拱手说道: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马老的人生是那么精彩,他豪迈跨入人生的第一百一十个年头,而且还在写作,还在书写,他是我国最高龄长寿头脑清晰思路敏捷的革命家、文坛巨匠、书法家。他110岁书写的“福”字,带着他的吉祥祝愿,沾着他的福气仙气,为众人所珍视所收藏。

这样一个老神仙,老朋友,一个好老头,却在今年3月28日永远离开了我们。说来似乎不真实,大家习惯了马老的长寿,习惯了听报他的好消息,这样猝然离去,让我们所有人都猝不及防,都舍不得他。

马老虽然走了,但他的生命还在他不朽的著作中燃烧,在他的传奇人生中延续,在科幻世界里,在世人心中,马老永生!

 

 

马叔叔的几则题词

  

图片1.png 

风风雨雨送庚寅,

几树红梅迎早春。

新年到,正闭目酝酿迎辛卯诗,才得二句,小万(我的本名)来,求我在她手中大册题字,即以初拟诗首二句书以应之。待诗成,当为之书成条幅以赠之。

小万,余之至交与难友杨超同志之女公子也。


       马识途

 2011年岁在辛卯元月三日

 

 图片2.png

风风雨雨辞壬辰,

几树红梅迎早春。

漫谈得失尊先哲,

纵论兴亡说古人。

喜历风波磨壮志,

惟经霜雪见初晴。

卅年高下坎坷路,

柳暗花明景色新。

 

壬辰年冬月,小万持手册来,见昨年题词,向余索题。因抄去岁旧作以付之。

 

九八叟 马识途

2012年11月25日

 

 图片3.png

2013年冬,我去马老家拜见他老人家,马老欣然在我的本子上题写道:

2013年12月12日,小万去悉尼为孙女作高级保姆归成都来访。本是祖母,却仍是当年小万,可喜可贺。嘱书数语,因书:

金蛇隐退窸窣去

骏马奔腾鞺鞳来

——迎马年书对联以赠


百岁老人

马识途

 

老人书毕,说道:“我给你写的这些字里有几个关键词,时间地点事由都说明了,点到你虽是祖母,仍依旧当年。最关键的是这副对子。”

老人家意犹未尽,指点道:“我这副对子,是为中国作协作的。对仗平仄都有讲究,金蛇对骏马,隐退对奔腾,去对来。你还看,窸窣是象声词,形容它在草丛中游走,窸窸窣窣,而鞺鞳也是象声词,形容骏马在大道上奔腾,鞺鞳而来。马年嘛,骏马奔腾。”

他说着,我分明听见马蹄声得得鞺鞳奔腾而来!壮哉,识途老马!

我看着马叔叔,他那杆旌旗自1915年亮出,猎猎招展至今。他早年投身人民解放事业,后从政之余笔耕不辍,《清江壮歌》壮怀激烈,《沧桑十年》创深痛巨,《夜谭十记》散打诙谐(演绎出电影《让子弹飞》了一盘),《党校笔记》反思深刻,还有即将问世的《百年拾忆》……他一生坎坷跌宕,却将酸甜苦辣化作警示世人的文学作品。他一辈子从事建设(四川省建设厅厅长),搞科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院长),搞文化(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省作协主席),干公务(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伏枥老骥志在千里。高龄老人大多在漫漫岁月中备受煎熬,而马老爷子始终奋蹄鞺鞳、熬煎岁月,从中提炼结晶出版著作。百岁了,依然步履稳健,依然才思敏捷,既能挥毫行笔,还能玩时尚iPad,百岁高寿仍在敲击键盘著书立说,更在挂念培养后人。他不甘悠享清福,他始终置身于时代洪流之中。

百年磨砺,百年耕耘,识途老马人生大成,已步入天地境界。依他的阅历他的眼界他的学养,这个百年任他信手拈来,笑谈指点评说。

我站起身来,不觉神清气爽,似乎在这氛围中感染到大家气质,吮吸了鸿儒灵气。

临别,我恭祝马叔叔万事如意,马年百岁大寿大吉,诚祝“马识途百年书法展”成功,百岁之日再来拜见。走出马叔叔暖和的小屋,身心都沐浴在温煦的阳光亲情之中,耳边马蹄声得得,那鞺鞳之声催人奋进求索,催人励志久远。

祝愿识途老马马年行空,志在千里;天地同寿,养怡永年。

祈祝天下老人吉庆安康,颐养天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图片4.png

2015年11月26日,   

小万终于回来了,并许愿做东,我辈老人等着吃她。

因补写马年过去,羊年已来我写的一副对联:

骏马奔腾得得去,

绵羊逶迤咪咪来。


  百0一岁 马识途

2015年11月26日戏书

 

 图片5.png

丁酉中秋节     忆秦娥

中秋节,桂花满苑香浓烈。香浓烈,佳肴美酒,白头相悦。    韶华漫道驹过隙,知交愈老情愈切。情愈切,明年此日,再来无缺。

丁酉中秋,何公郝炬与夫人肖林召我及李致、杨潇等老友暨我家人万梅等共度佳节。杨潇索书,因书晨起即兴作《忆秦娥》一首以付之,并拟书以乞何公正之。


百0三岁叟 马识途


图片7.png

今天是元宵佳节,祝全家快乐,万寿无疆。


      马识途

2024年2月24日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