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成都表达”,致力“表达成都”。7月22日,由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成都市文艺发展服务中心(《青年作家》杂志社)、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中共郫都区委宣传部承办的首届金芙蓉文学艺术奖颁奖仪式在成都科幻馆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通过表扬优秀文艺作品,进一步汇聚和激发文艺创造力,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展现成都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文化自觉文化理想文化担当。
颁奖仪式以微纪录片《芙蓉的承诺》拉开序幕。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夏潮,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作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施战军,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首届金芙蓉文学艺术奖终评评委刘劲,知名作家、科幻世界杂志社前总编辑、成都市作家协会顾问谭楷,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成都文艺志愿者协会首席顾问樊建川,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成都市文联名誉主席梁平,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吴文科,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杂技家协会主席童荣华,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元勇,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韩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郑晓幸,四川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朱丹枫,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张颖,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剡,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敏,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曾义,成都市社科院院长万琳,成都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胡小东,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晓阳,一级演员、成都天府国画院顾问、著名散打评书艺术家李伯清,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席顾问李明泉,香港文联副主席吴长江,郫都区人民政府区长郑志,郫都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洁,郫都区政协主席李亦,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有关单位负责同志,成都市文联主席团成员,艺委会委员、评委代表、获奖者、成都市文联文艺行业党委成员,绵阳、德阳、眉山、资阳文联,成都各区(市)县文联和市级文艺家协会负责同志,文艺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文联离退休老同志,在蓉高校代表,知名艺术家和媒体代表等500余人出席了颁奖仪式。
张敏在致辞中转达了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辜学斌对来宾的问候,向获奖艺术家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祝贺。她表示,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脉深厚、名家辈出。金芙蓉文学艺术奖的设立,是赓续成都千年文脉,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的生动实践,也是有力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该奖以成都表达、表达成都为导向,涌现出众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是成都文艺工作者攀登文艺高峰的累累硕果,也是成都这座城市文化自信自强的璀璨结晶。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以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自觉,以永攀文艺高峰的文化自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贡献磅礴的文艺力量。
刘劲代表评委会向所有获奖者致以最诚挚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他表示,作为一名影视演员和文艺志愿者,在评审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我们文艺工作者血脉中流淌的是同一种情感——那是对艺术的热爱、对人民的深情、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眷恋。“这些作品仿佛将我带入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角色与场景,让我看到了传统的焕新与时代的共鸣,看到了对城市灵魂的深刻书写,看到了艺术语言的多元探索。不同艺术门类都在用独特语言,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呼吸与心跳。它们无一不证明着,传统绝非僵化的标本,而是奔向未来的活水源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刘劲始终坚信,艺术的根系必须深扎于人民的土壤。金芙蓉文学艺术奖将这些来自街巷烟火、带着生活体温的作品请进殿堂,正是对“人民是文艺之母”最生动的诠释。“今日,金芙蓉初绽芳华。衷心希望这朵承载着人民期盼、时代精神与成都气韵的艺术之花,永远绽放在蓉城大地,绽放在每一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们心中!”
本次活动共设置四轮颁奖环节、六个表演节目、三个致敬环节,对12个文艺门类的40名获奖者和4个特别奖颁发奖杯和证书,获奖者现场发表了获奖感言,纷纷表示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坚持扎根生活,以精品力作讴歌时代、服务人民。
“致敬·城市”环节分享嘉宾李伯清感慨道:“在座许多老师和我一样,是伴着这座城市一起成长的一代人。我们见证了成都从‘绕城四十八公里,穿城九里三’的老城,一步步蝶变成今天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无论是生态改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还是文化提升,这座城市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我们这代人亲手参与建设的汗水。很多人爱说成都是个休闲、安逸的城市。但‘休’对应的是‘劳’,是辛勤劳动后的休憩;‘闲’对应的是‘忙’,是忙碌奔忙后的闲适。正是这份张弛有度的智慧,让成都既能保留市井烟火,又能涵养优雅气质。”谈及金芙蓉文学艺术奖,他即兴吟诵道:久违金芙蓉,今朝又相逢。大家齐努力,花开愿景红!
“七月,正值芙蓉盛放时节,成都市金芙蓉文学艺术奖在此时颁奖,是成都文学艺术界的一大盛事。”“致敬·时代”环节分享嘉宾梁平至今已在成都生活了23年,这座城市给予了他文学生命的滋养,是他观照时代、书写时代的原乡。梁平认为,时代与城市紧密相连,而文学始终与城市、与时代相连共生。诚如金芙蓉文学艺术奖,本身也是时代呼唤下的一次响亮回应。“作为文学艺术工作者,我们生逢其时。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便是在这时代洪流中,勇于担当——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希望每一位文学艺术工作者都不辜负这伟大的时代,以更多、更优秀的文艺作品回馈时代。”
“致敬·人民”环节分享嘉宾谭楷致辞道:“1981年,是我开始报告文学写作的元年。此后,我发表了《孤独的跟踪人》《小平故乡》《大震在熊猫之乡》《让兰辉告诉世界》《枫落华西坝》《华西坝的钟声》《她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等多部作品。不断获奖,得到许多荣誉。如今,再翻看几十年积累的大大小小的采访本,我心中升起一个念头:最好的故事,都是来自生活,来自那些亲历者——那些在雪山竹海长年累月跟踪熊猫的三代科研工作者;那些在‘512’大地震中救出外国游客也救出大熊猫的普通员工;那些日夜与死神搏斗,守护人民生命的默默无闻的白衣天使;那些在漫漫百多年,在古老的东方土地上,撒播和培育中国的现代医学种子的不计名利报酬的中外专家。他们的共同名字是:人民!”
活动中的表演节目以首届金芙蓉文学艺术奖获奖作品改编现场呈现,舞蹈获奖作品《芙蓉似锦满城花》、杂技获奖作品《三国战歌·地圈》、成都新文艺组织“葫芦文化”出品童声合唱歌曲《玉盘》、戏剧优秀作品《沃野炊烟》、情景音诗画《雪山下的回声》、原创金芙蓉主题歌曲《爱的勋章》充分彰显了“表达成都”的文艺力量。致敬环节分别从致敬城市、致敬时代、致敬人民的角度,生动呈现文艺工作者紧随时代、服务人民的初心。首届金芙蓉文学艺术奖颁奖仪式的圆满举办,是对近年来成都文艺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现,为成都文艺“攀原登峰”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金芙蓉文学艺术奖是成都市文联艺术委员会于2024年创设的综合性城市文艺奖项,每两年一届,聚焦“成都表达”和“表达成都”,涵盖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文艺理论和评论12个文艺门类,通过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并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和文艺家代表进行公正、专业和严谨的评审,制度化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赋能赋利,推动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
成都市文联艺术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举办金芙蓉文学艺术奖评选,围绕提高文化原创能力,进一步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孕育催生一批优秀作品,更好促进文艺繁荣发展,助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