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文学作品中的白/雍 措
庆祝绵阳建市40周年 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25周年 科幻星空
22 时间陷阱(小说)/王石斌
71 还是那头秀发(组诗)/韩成鑫
小说地带
短篇小说
04 满城去寻紫藤花/石露芸
13 地中海式早餐/闫庚卉
小小说
27 守桥人(外一题)/刘 平
32 断线风筝/陈忠瑜
散文世界
34 “水电报”的精神分析/蒋 蓝
44 千年绸都南充城/王杰安
50 老家的那棵树/刘 英
剑南诗草
57 凡尘从来没有如此敞亮(组诗)/瘦西鸿
60 蝴蝶之轻(组诗)/野 川
62 盐亭,盐亭(组诗)/金指尖
65 我们曾将万物唤醒(组诗)/李 振
67 让月亮等到太阳(组诗)/唐以洪
70 在资中古城(组诗)/李光辉
一诗独秀
72 雁鸣/于波心
73 园林工/淮 右
73 时间的针脚/许登彦
74 一片树叶的漏洞/栾海莲
75 流水无关是与非/南木子
75 嘉陵江记/李锦城
76 夜听春雨/李玉晶
76 旧船/周铁钧
77 子云亭的读书声/杨小玉
78 信天翁的航道/张起笛
78 月亮裙子/唐国明
79 青瓷梦影/周 洲
文学观察
80 连废墟的伤疤都是新的
——读龚学敏诗集《经济舱》中的雪意诗/钟正林
86 一曲庶民奋斗的颂歌
——陈霁报告文学新作《羌山之门》赏读/杨荣宏
91 蜀道上的诗学修行者
——黎阳《蜀道》阅读札记/苏 黎
封二
作家风采——雍措
封三
陈霁新著《羌山之门》发布会在北川石椅村举行
封面设计 孙刚
卷首语
文学作品中的白
◎ 雍 措
云是白的,纸是白的,大浪中,跃得最高的水花放射出耀眼透亮的白。那么白到底是什么?
白是什么都没有又什么都有的最高境界。生活中可以忽略,但必须承认它的存在;她可以没有形态,却深藏巨大隐形力量;她允许你任意修改,依然能产生很多可能性。
世界上韧性十足的事物似乎都和白有关,比如人来到世间空手而来,去时空手而去,这是白的另一种形态。
那么文学创作里的白在哪里?
在一个没有结局却有无数种可能性的开阔地带,白是一种蔓延式的看似虚无实则汹涌,可以冲击到你大脑的可怕力量,能给你带来体感感知,并把你带向未知的方向。
她或许只有一个字,一句话,一个思想,一个细微的动作,邂逅你时,让你突然沉默,或者沮丧,或者惊喜,或者拉扯,你会发现这种敏锐度,自己已经丧失很久,是她警醒了你,唤醒了身体里另外一个沉睡的自己。
如今的很多文学作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表达过于饱和,第二是叙述太自我。饱和的硬伤在于故事过于臃肿,让读者产生阅读的疲惫,没有丝毫的缝隙留给读者进入;叙述太自我,不能抽离自身表达欲望,会损伤故事里的人物和故事本身。怎么做到节制和适当地表达,留白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其实很简单,设身处地地为笔下的人物着想就可以了。当你创作一个人物时,你就要明确地知道,从这一刻起,你就担当起了一个养育者的角色,怎么让这个人物生长得更好,这是你的责任。更多的时候,你还可以把自己设想成你笔下的人物,如果你是他(她),你会怎么样?角色的转变或许能让你变得温和、体贴,更接近人物。
杜绝一切用力过猛的表达。
文学需要白,那种有弹性、有韧劲儿、有辽阔空间的留白,让人有喘息感,让故事和人物更具生命力,更牢固,更生机勃勃。
留白的另外一层意义是,故事和作品中的人物不只是作家的私人产物,还可以是一场全民参与,并重启一段新历程。
想想,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故事和人物的生长方向,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故事和人物的生长方向,那么,一切都会变得磅礴、精彩、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