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代文学家李化楠诗集《万善堂集》校注本由成都时代出版社正式出版。
李化楠(1713—1768)是清代罗江第一位进士,与其子李调元,其侄李鼎元、李骥元合称“叔侄一门四进士,弟兄两院三翰林”。李化楠历仕州县,政声广闻,被百姓誉为“青天”;同僚称其为“通省有为有守之员”,乾隆帝嘉之为“强项令”。李化楠不仅政声卓著,其诗文亦工,是罗江第一个留下诗集、文集的作家。其著作除诗集《万善堂集》(十卷)外,还有《石亭文集》(六卷)、《醒园录》(二卷),皆由其子李调元刊刻印行。
《万善堂集》收入诗人创作的诗歌518首,另附词8首,总计526首。每卷不编年,大体依诗人创作的先后秩序排列,古体今体同列一卷,基本反映了李化楠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
校注者尹帮斌为德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罗江区作家协会主席。除长期从事散文、诗歌创作,地方文化研究外,还致力于古籍整理工作。这部《<万善堂集>校注》是尹帮斌继《四李诗选》之后的第二部调元文化普及读物。该书校勘严谨、注释翔实、内容丰富,既具文学价值、历史价值,又兼具地域文化价值,不仅为李化楠诗歌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清代四川文学和地方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