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印
——在松溉古镇与诗友饮茶
秋天,长江把洪峰举过头顶
一路狂奔,两岸的凝望
掉进漩涡
松溉的黄桷树伸出千臂
也没能挽住
一滴回头的浪花
我们四位诗人,不随波逐浪
落座临江茶楼二层
我们把整条长江折叠
塞进一只青花盖碗——
看新焙的秀芽
于沸水里竖起桅杆
逆流成帆
热气攀上窗棂时
海清涓从《罗泉井》走出
讲述傅天琳的金果园
陈梅轻磕杯沿,说浪的背面
有一股强大的力量
王晓鸥把茶匙探进杯底
钓起半截情感的沉船
我剥一颗本地桂圆
壳裂处,古镇的黄昏滴落
一枚被白嫩果肉包裹的核
木窗忽然翻页
落日盖下了它的印章——
一涡缓缓碾过江心的朱砂
在江心轻轻烙下
长江石
——在松溉古镇旧街散步
旧街还留有长江的指纹
重重的潮声,在脚下凹陷
成为小镇老去的皮肤
我试图用影子擦拭它的裂缝
才发现还有那么多的皱纹
需要月光来抚平
那夜,我将一块街石搬回鱼缸
它带着长江的胎记沉入梦境
在玻璃缸中安眠
鱼儿穿过石头的锁骨
如同穿过外祖母的针线筐
游进秋天的一顶旧草帽
水草缠绕时,它托起细小的气泡
托起那些未及说出口的
沉入江底的故乡
自投罗网
记忆中的十面埋伏,危机重重
而我们以车作马
心甘情愿地往伏击圈里钻
我们选择在雨后第三天进山
因有当地女诗人带路
刚进山,绿衣人就收起了刀刃
他们集体侧身
用竹枝在空中指点线路
让整个朝代的暗器都软了下来
我弯腰拾起一片飞刀样的落叶
感到掌心有前朝密谋的凉意
新笋在三寸之下诵经
地脉深处
传来卷轴舒展的韵律
看!那断崖旁突围而出的青竿
正将云絮纺成纱幔
那些长毛的笋壳,也不见了踪影
我们若在此迷路,将成为一粒
被竹子重新定义的标点
其实这只是没有脚本的剧情
真正的竹林追杀还会重演
当风自东来,万千碧刃俯首
竹尖接住坠落的露珠时
竹海会忽然捧出所有的柔软
让我们拍照留念
也许,待到月光再来洗剑
每一节空心里,就会缓缓升起
预谋已久的突围
满地的竹笋
一进山,就看见满地的笋
是土地的青春痘,还是暗藏的图钉
这些密密麻麻的起义军
头戴尖顶斗笠,正准备偷袭
所有过路的云朵和飞鸟
我们小心打望天保寨和薄刀岭
像侠客一样踮起脚尖走路
生怕惊醒泥土下面那个
正练倒立的绿林大汉
看林人提着刀巡山
每天要砍三百颗不安分的脑袋
却比不过昨夜一场雨
又派出十万新兵
我的鞋底被一枚笋尖刺穿
这土地,用最直接的方式
给我签发了一张
进入埋伏圈的签证
现在每走一步,都能听见
身体里有什么东西
也在咔咔地破土
出头
竹笋如剑
当暮色让开通道
我们踩着碎影的光芒前行
整座竹林突然收紧绳套
地底传来拔节的叩响
新笋刺破腐叶时,带着冷光
像暗器从兵书里苏醒
每一步脚印,都被竹笋扎穿
竹叶悄悄地在地面写下暗号
我们是误入兵法的卒子
在章回之间迷路
风忽然横扫,千万竿斜锋起身
抖落羽片状的暗器
竹林追杀即将开始
鞘中的闪电持续跑出来
默记所有穿行者的像貌
当月光淬亮竹尖, 整片山脉
突然露出剑柄
(作者简介:王耀军,男,诗人、词作家,籍贯四川资中,当过兵,援过藏,曾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四川好人”等荣誉称号,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歌学会理事,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中国青年报》《诗刊》《星星》等报刊发表诗作,出版诗集《鸽哨熟了的季节》,数十篇作品被收入《中国散文诗大系》《建国50周年四川文学作品选》《大西南军旅文学选粹》《四川文学作品精选》《康巴作家群作品精选集》等多种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