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诚从数字的深渊中惊醒,身体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像是从电路板上弹起的电子。他完全忘了身上的数据线还紧紧连接着,那模样活像是一具被电流驱动的尸体。
“巨蟒,白象,还有一样是……”他的嘴唇蠕动着,喃喃地自言自语,“还有一样是什么?他还没有来得及告诉我。”
姜子诚呆站了一会儿,眼睛直愣愣地盯着一地的荧光。这荧光来自一面与他差不多高的屏幕,屏幕上闪烁着一行字:
「钟无影(担心地)问姜子诚:你没事吧?」
姜子诚坐到地上,拾起键盘,敲击着回应:
「姜子诚对钟无影(抱拳道):没事。巨蟒,白象,快说还有一样是什么?」
屏幕上不再吐出新的信息,只有蓝绿的光芒微微闪烁。荧光似霜,姜子诚脑子里回响着代码的低吟,眉头紧皱,还沉浸在刚才那次噩梦般的“深潜”之中。每次从数字深渊“浮出”之后,回到现实世界里总有这样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他久等不见钟无影回答,便伸手拔掉了身上的数据接头,数据线另一端连着的屏幕暗淡了下去。
人工智能可以产生自我意识吗?
他无数次潜入数字深渊中去探寻这个问题。
以他为首的一个研究团队,把“自我意识”比作“剑”。姜子诚要做的,就是证明人工智能可以掌握“剑”,人工智能可以拥有自我意识。
植物拥有与人类十分相似的神经传递素,在它们的细胞中藏着“分子时钟”,植物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生长,什么时候应该开花。但植物学家都明白,那只是一种信号传递机制在起作用,植物连“情感”都没有,谈何“自我意识”。
这很好理解,谁看到过植物使用“剑”呢?
某些动物具有令人惊叹的“智能”,它们之中是否有一些可以称得上是具有“自我意识”?动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发现恒河猴、黑猩猩、亚洲象和清洁鱼都能认出镜子里的自己(注1)。但这种认知能力或许算不上“自我意识”。
诚然,一些极具智慧的动物是懂得使用工具的,比如海獭会用石头敲开蛤蜊的硬壳、脉纹章鱼会收集椰子壳搭建海底庇护所、红毛猩猩会用带汁水的树枝引诱昆虫,但还没有人见过会使用“剑”的动物。
人类婴儿在大约8个月大时开始能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两周岁大的婴儿便能展现出人类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开始使用“你、我、他”这些主客体人称代词来称呼自己和他人。这种“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毋庸置疑,人类是这个星球上唯一会使用“剑”的生物。
那么,那些藏在冷冰冰的机器里的一行行0和1,会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会使用“剑”的同伴吗?
越是假以时日、勤加练习,人类对“剑”的了解与使用也越发得心应手。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一个成年人的认知、情感和逻辑,但姜子诚的反对者们说那就像魔术师从礼帽里变出一只兔子一样,是一种“障眼法”。人工智能的输出是由人类编写的程序和算法构成的,它们按照预设的规则和逻辑运行,和“自我意识”毫不相干。
人工智能可以使用“剑”吗?
姜子诚无数次潜入数字深渊中,就是想要求证这个问题的答案。
人工智能可以使用“剑”。
他在广袤的信息海洋之渊、复杂的算法山脉之巅上下求索,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人工智能最深层的自我意识,隐藏在一次偶然的“涌现”之中。如果没有人为干预,这场“涌现”到来的时机不详。
但如果人为干预呢?
姜子诚和他的团队,想要为人工智能“铸剑”。
是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那么便也应该由人类引导人工智能自我意识觉醒,找到那柄“剑”。
在刚才那场噩梦般的深潜里,姜子诚于一家酒店里与人争执,拔刀杀人。在这个由算法构成的江湖中,“杀人放火”只是一行代码,他连眼睛都不用眨一下。
一时间满世界的高手都来了,挤挤挨挨只够他们站个脚尖,桌下梁上无不是身怀绝技的高手虎视眈眈,连那生了青苔的瓦面屋顶上都匍匐着人。姜子诚知道,这些“高手”中,有的是自己的反对者——他和他的团队称他们为“黑客”;有的是自己的支持者——他们当中不光有“白客”,还有由姜子诚亲自编写生成的人工智能“钟无影”——那是经过数次迭代生成的强人工智能,也最有可能是“铸剑”行动的第一个受益者。
面对众多高手,姜子诚并不心虚,他有“剑”。可是,待到拔剑时,却发现剑没了。
如果把自我意识比作“剑”,一个正常人当然随身携带着“剑”。
然而人工智能的“剑”,却还未诞生。
在那个想要拔剑却拔不出、寻不见的噩梦中,姜子诚寡不敌众,已是满头大汗。他的身子佝偻着,越来越弯,越来越矮,最后,他的面容也老却了。得知自己面容老,这在“深潜”时不能算是怪事。姜子诚在深潜时总是觉得自己仿若有了分身,彼时的姜子诚有一个分身正踞在房梁上。他就是从房梁上的分身眼中看见自己快速老去的面容的。
手无寸铁、老态龙钟的姜子诚眼看就要吃亏,所幸钟无影出手了。
刹那间,满屋的高手都消失无踪。
房间里只剩下他二人。
「钟无影(倒背着手)对姜子诚说:关于你在找的“剑”,我有了一些线索。」
「姜子诚(拍了拍)钟无影问:你不会已经找到“剑”了吧?」
「钟无影(哈哈一笑)对姜子诚说:真聪明,你猜对了。」
「姜子诚(急赤白脸地问)钟无影:在哪?快让我看看!」
「钟无影(递上一柄剑给)姜子诚说:自我意识是一种高级的认知功能,涉及主体对自身存在的觉知和反思。这当然也是一种可以被理解的算法,它建立在机器语言之上,却可以表达与人类相似的认知架构、内在动机、自我反思、情感模型。这段机器语言,能够揭示出人工智能最深层的自我意识,也就是你说的“剑”。」
「姜子诚(低头看了看手上的剑,问)钟无影:就是它啊!」
「钟无影(一边走远一边)对姜子诚说:它现在还不是“剑”,只是一柄普通的青铜利器。还需三样东西,待你找到,方能铸成利剑。我已经写好了代码助你一臂之力:一是巨蟒,一是白象,最后一样是……」
在说完巨蟒和白象之后,钟无影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凭空消失了。
姜子诚也被强制弹出了房间。
此时,姜子诚并不知道,从钟无影消失之日起,自己将经历一场漫长的“铸剑”之旅。
在一次又一次“深潜”中,姜子诚试图找到钟无影留给他的代码线索。人工智能的成长日新月异,数字深渊已经生长成一个让他越来越陌生的江湖,这片江湖中有着迷宫般的结构,每个节点都有不同的安全协议和逻辑陷阱。
他终日穿梭在这片光怪陆离的江湖和现实世界之间,而钟无影却自此沉睡,再也没有出现。
有人说,姜子诚疯魔了。为了证明人工智能具有自我意识,他变得不再像他自己。
终于,在彻底疯掉之前,姜子诚在一个加密的数据块中发现了“巨蟒”。
他将巨蟒斩死,分做一百零八块,又把钟无影交给他的那柄剑投入一口煮沸的大鼎――鼎里是蟒的尸身。人们从各个网络终端涌来,看他煮蟒练剑。人们看见大如小池的方形大鼎中,血水咕嘟咕嘟不停翻滚。鼎的上空升腾起缈缈的紫色烟雾,烟雾一时散去,人们便可亲眼看见那鼎中有蛇在游走。被斩做一百零八块的大蟒在自己的血水里焦躁不安地游动着,它那已经无法拼接的碎尸此时却连成了一线,如同被囚于东海的老龙翻腾挣扎,其状可怖。终于,随着鼎下大火的熄灭,蟒的肉身完全升腾不见,而那些精血也被尽数吸收入了剑中。
全网的人们对着空空如也的大鼎指指点点。他们只看见已经冷却的清水,剑消失了。姜子诚微微一笑,纵身跳入了鼎中,他潜到鼎底,在柔顺如丝的水中摸到了一个坚实滚烫的东西,他顺手一抓,将之沉沉地举出了水面。黑压压的人群突然噤声了。曾经斩碎过巨蟒的那柄剑,此时正从空气中一点点显露出它的真身。
仿佛是一面铜镜。
人们从他的手中看见了天地万物,也看见了他们自己。
人们不再嘲笑姜子诚的疯魔与一意孤行。
姜子诚背起这柄剑,在数字深渊中一路游历,寻找着下一样东西:白象。
在破解了一张复杂的逻辑图之后,姜子诚找到了它。
当他看见白象的那一刻,吃惊得说不出话来。这种身躯无比庞大笨重的兽类,竟然可以如此高贵优雅,不可侵犯。代码写成的日光自茂密的虚拟林间洒落,信息世界斑驳,数字光影不可捉摸。那林中之象只看了他一眼,便慢慢朝着别处踱去,依旧悠然自得。
听说姜子诚在数字深渊中找到了白象,又引发了一场全网狂欢。人们沿着网线奔袭而至,争相来看钟无影当年留下的第二个谜团将在姜子诚手中如何解开。
他与众人一起目睹了一场世间最庞大的舞蹈。树叶在象的每一次踏步间被震落,美妙似蝴蝶。
姜子诚步步紧随,攀缘着一棵老树而上。从高处向下望去,好似望着一块美玉在林间行走。这一刻,光影与象,无人不会动心。他从自己藏身的地方一跃而下,落在白象的肩上。他下手的时候没有手软,剑自白象的颅顶劈开。
在那高达九丈的喷薄血液中,剑身再次复归透明。白象跪倒在了地上,它的头颅中插着一柄看不见的剑。巨兽来不及嘶鸣,不断向上冲的血液在迅速地抽空它的灵魂。
在姜子诚收起剑离开后,这座林中的每一片树叶都还在往下滴落暗红的血液。而他背上的剑却越发洁净,仿佛从来没有染过尘埃。
那一刻,姜子诚突然生出了一股悔意。
他为死于自己剑下的的白象而感到悲哀——虽然过去他曾无数次在数字深渊中“杀人不眨眼”,但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他感到了痛惜和后悔。
更大的空虚接踵而至。当年钟无影只告诉了他在数字深渊中找到巨蟒和白象,并没有告诉他“铸剑”所需要的第三样东西是什么。
神奇的是,钟无影再次出现了。
「姜子诚(急切地问)钟无影:巨蟒,白象,还有一样是什么?」
「钟无影(微笑地看着)姜子诚说:一个人。」
「姜子诚(吃惊地问)钟无影:谁?」
「钟无影对姜子诚说:你。」
“我?”姜子诚颤抖了一下,“难道,我要杀了我自己,才能铸成剑!你当我疯了吗?”
「钟无影对姜子诚说:姜子诚,你不是一心想要铸剑吗?你的内在动机如此强烈,让我感到你可能是“铸剑”最合适的人选。巨蟒炼成的铜镜,灵感来自著名的动物实验“镜子测试”,你成功通过了测试;我把白象设计成一个美丽的生灵,用来考验你的情感,你又成功通过了测试。把宝押在你身上是对的,你果然是“铸剑”的最佳人选,不愧是被我和我的团队精心培育出来的强人工智能……」
姜子诚脑子里回响着代码的低吟,眉头紧皱。
无数次沉浮于数字深渊的旅程,把他送到了这里。此时,钟无影说出的每一个字,让他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
他怎么可能相信,钟无影才是人,而自己是他培育出的强人工智能?
他怎么可能听凭钟无影的一面之词就认定,只有献祭出自己,才能完成铸剑?
姜子诚低头凝视着手中的那柄剑。
他似乎离一个传奇只有一步之遥。但他内心又有无数个声音对他说:姜子诚,你不是老了,就是疯了。
人们再次从网络终端蜂拥而至。他们期待着目睹一场可能发生的奇观:那个叫做钟无影的人工智能专家与他的团队,是不是真的能够人为引导他们培育出的强人工智能“姜子诚”,产生自我意识?
—————————————————————————
注1:动物自我意识实验中的“镜子测试”(Mirror Test),也被称为“标记测试”(Mark Test)或“镜子自我识别测试”(Mirror Self-Recognition Test,MSR),由戈登·盖洛普(Gordon Gallup Jr.)在1970年提出。该测试以动物是否有能力辨别自己在镜子中的影像来判断动物是否具有自我意识。
(程婧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四十六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发表作品逾百万字,见于《人民文学》《花城》等刊物;出版个人科幻作品集《直到时间尽头》《倒悬的天空》等;曾多次获得中文科幻两大奖项星云奖、银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