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逢
一
今天的相逢
昨天的梦
梦的尽头
鸽哨向白云靠拢
帆的翅膀
弥合着断裂的虹
拥抱吧
亲爱的幻影
亲爱的风
明天的回忆
今天的相逢
二
没有离别的风
就没有思念的帆
岁月的海面上
牵引着期待的船
寻找着,寻找着
那重逢的岸
随着惊喜的螺号
我驶出了梦幻
在春天我把眼睛画在风筝上
在春天我把眼睛画在风筝上
跌得再惨总了却一个个心愿
终于看见一片片到达不了的远方
我知道结局仍然会留在原地
我把眼睛画在石头上,扔出去
使劲扔,使最大的劲
呼呼呼打在阳光上,很痛
打在草上打在花上,很痛
最痛是打在水的眼睛上
喂鱼也无所谓了
好去黑暗的深渊
谁敢模仿呢?这果断的创伤
睁开便在痛楚的底部了
我把眼睛画在叶枝上伸进烈火里
看看什么是幻灭
什么是燃烧的风景
美妙的焚毁是怎么一回事
活着的灰烬又是怎么一回事
最好让野鸟把眼睛啄去
向南飞向北飞都是同一条路
总是远方在折磨着我
铁打的双脚总被传统的磁场吸引住
始终迈不出故园的牢门
灵魂却让异乡异国呼唤苦了
感应野蜂行刺,计算云的行程
那么,虹与北极光便是新的故乡了
我的眼睛分布在风里、水里与火里
眼前是自己看不见自己
这才华的瞎子,灵感的聋哑者
浓缩为沉重的黑暗
在远方将如何富有?
无论风里、水里与火里
这风筝经不住粉碎的诱惑
总是跌得很惨的跌得很惨的
在痛感最深刻触地的一刹那
我重归一切,也拥有一切
题影集
已逝岁月的永恒过去,
留着空虚的礼品,缥缈的回忆。
独在含着真影的照片上,
还能窥见那时的生命。
因而,这些记录过去的照片,
成为往昔最好的纪念。
当我再阅这本影集,
仿佛又生活在青春的昨天。
小 诗
那是一个古老的黄昏
我躺在草地,做着年轻的梦
天开始下起雨来
一首未写完的诗,被打湿了
我忘了小诗的标题
忘了所押的韵和意境的颜色
唯独没有忘记
是在稿笺生满苔藓的地方
开了一朵无名小花
在雨中,很香
书 屋
黑暗中躲着我小小的正午
书从松动的手掌落下
而目光依然握着早已发黄的照片
我喜欢厚厚的窗帘
茶在无声中变白
一旦隙开死死抵住阳光的门缝
满耳就会扑来繁忙的蜜蜂
我喜欢书屋
灵魂和影子对话
早晚都会听见诗神的心跳
而妻在酒香的窗外轻说:
然,吃饭了
我说:别碰,我的心上了一把锁
我在想象中一直喜欢古朴的书屋
蝴蝶和文字
蝴蝶和文字
正在从窗里窗外纷纷离去
那些诗的蝴蝶、诗的语言和意义
正在从大路两旁新版的高楼
纷纷离去,离去在遥远的天空不知去向
蝴蝶和文字
脱离街名、招牌、对联和广告
能够容纳的唯有虚空
苍茫在一叶残枝一笔一画
苍茫而且迷茫,脱离变形的乡村变态的城市
苍茫在人的浅薄与物的厚重之间
无名无字,成为一首永无安宁的漂泊之诗
生死线上
在生死线上
培培像一个蒙面的莽汉
不再理会我向她解释一切
用力一推,我就一头栽进了火坑
我成为她肩负的屎壳郎累赘
按照既定的回家路线
无论上刀山还是下火海
她都义无反顾
我看不见她那张蒙面后的深沉之脸
她的目光告诉我
她是一位坚定的披荆斩棘的战士
四肢用力,我在她的推动下越滚越大
我知道,我这个臭皮囊对她还有点用处
冬天可以挡风
当她从风雪夜归来
家里的烤火味道,有着别样的情义
脱下铠甲,我看见那张最美丽的脸
垂钓者
柳条和柳条守着你们
草帽和草帽禁止打漩
闲暇日,从一根竹竿伸出
拴住银币漂满的水面
泡沫和影子不敢太响
细碎的阳光,闪烁的鳞片
钓鱼的眼睛先眨动鱼尾的波纹
浮标的涟漪先撩起心跳的曲线
用云遗忘的安宁
用水养活的清淡
是你们钓鱼,也是鱼钓你们
钓鱼又钓垂钓者的是这半湾湖畔
不必问黄昏的风,也知道收获
至少,装满一篓叮咚的空叹
在蝴蝶飞过的高度
在蝴蝶飞过的高度
天空很薄
当香气乘着风
花影乘着自己的美梦
在黑蝴蝶飞过的透明的高度
天空很薄、很薄
过去的岁月很轻盈
我知道优美的心在滑行
沿着对称的标本
吻的标本
美学和初恋的标本
舍不得放也舍不得飞的标本
空气中平衡了一个鲜艳的下午
一个秀丽的下午
只有阳光的小曲在轻轻地吹
只有记忆在一一飘过
在花影乘着自己美梦的地方
在香气乘着风的地方
在天空很薄很薄的地方
张贴着蝴蝶飞过的迷人的高度
(作者简介:杨然(1958年1月4日—2024年9月27日):本名杨天福,祖籍四川蓬溪,生于成都。18岁下放到邛崃火井山上当知青,20岁考入邛崃师范,22岁成为邛崃冉义中学教师,在该校工作39年至退休。期间,担任19年校长、第一、二、三届成都作家协会副主席兼诗歌工作委员全主任、第五、六、七、八届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邛崃作家协会理事长、人大副主任、教育学会会长、社科联副主席(兼职)、青春诗会参加者。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科学诗人协会会员。
杨然著有《黑土地》《遥远的约会》《寻找一座铜像》《雪声》《千年之后》《麦色青青》《在春天我把眼睛画在风筝上》《那片星座就要升起》《回澜之诗》《临邛诗章》《杨然短诗选·中英文对照》等诗集。先后被《青年文学》《诗刊》《国际汉语诗坛》《新诗界》等列为“卓有成就的青年诗人”“中国20世纪80—90年代重要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