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空留马行处
暮鼓敲打诗人眼角里的更漏
落英的句子 缤纷西岭风的情愫
我与李太白隔着文字的对望
野渡,闪烁的灯火欲言又止
行人的脚步 点燃纸上东吴的帆影
两岸的猿声和鸟鸣是一场雪
回荡在上一篇断舍离经典的词汇里
此刻鸿雁,杳无音讯的字影
在萧瑟的风里发抖 驿站的旗杆
雪越落越厚,古道北风的手指
画了一幅山水落日图
满天的云,笔墨很重
身影在锦江的上游 执笔
穿过巴蜀的履历 驿卒抖落星子
在侧幕边,研读三角梅的芬芳
马蹄印的平仄中,留下看花人
深浅不一的泪行
岭上晴云披絮帽
这场雪并不冷,只是在心里
隐隐作痛,整个西岭都没有动
他默默地承受晴朗的心情
和阳光下移动的阴影
这场雨或许也不冷
只是目光里的树木 有针尖的疼
她凝视着草丛的菌类
和松子炸裂后遗弃的旧外衣
面对西岭的人,只是站着
内心的温度触摸云絮
近的离合,是闪电的书信
有霹雳等待远处的回声
明确的信息落在心底
那些白,凝固在岭上不分昼夜
落下枯萎的叶脉和一阵
蓄谋已久的风 依依惜别
山岚留与后人愁
蚂蚁的足迹,践行
木鱼石的一生,尊严
那些被敲碎的粉尘,刷在峭壁
蝙蝠成为引路的标识
向上的植被,铺开荫的长卷
向下的流水,挽留
阳光的吞吐
八千里路的忐忑 追梦
吹来的芬芳 在词语的缝隙
缭绕中年人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这些香炉里,燃烧的青春
以白发的长短计算
晨钟的音波里 往事的浅薄
留给后人去计算
此情不及墙东柳
有风吹来,我把草的身躯
摆动在命运的垭口
天涯石悬在中年的借口中
衍变成人前幸福的孤岛
石子的聪慧,能在流水中
幸存情怀的棱角 摊开五指
块垒是堆积的锋芒
老茧能分辨有层次的爱
闭口不言的木鱼石
在木槌的击打出动感的哼鸣
往事在灵感的皮囊里越来越重
获取语境的笔 熟悉的陌生
被线绳一一索引 通假字
才在春风里,获得救赎的纸鸢
(黎阳,(1974-)原名王利平 黑龙江讷河人。曾居天津十年,现居四川。曾在国内外200家报刊发表作品,获奖若干,作品入选多种选本。2003年荣获“中国金号奖”天津赛区银奖,2005-2006年荣获“中华世纪大采风”金、银奖。2007年-2008年获得天津“文化杯”小小说一等奖,诗歌二等奖。2016年川东文学奖、2017年巴蜀文学奖,2021年贡嘎山文学奖。四川文艺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又是春潮拍岸时》策划、撰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风雅颂四川”音画诗剧《风雅颂》撰稿,文学顾问。2021年“庆百年•迎国庆”情景诗演诵《聆听新中国》文学顾问。主编《华语诗人》。选编作品—《一三•一四》(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诗人在路上》(江苏凤凰出版社)、《2015年度“莫舍”华语短诗大展精选》(四川民族出版社)《华语诗人女子诗歌大展作品精选》(上中下)(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个人作品集《成都语汇—步行者的素写》《情人节后的九十九朵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