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文学访谈

周令飞谈“鲁迅家事”:用生活细节还原一个真实、有温度的鲁迅

5月1日下午,鲁迅的长孙周令飞作客广东文学馆,与韩山师范学院文传学院教授刘文菊、羊城晚报文化副刊部副主任吴小攀一起畅谈“鲁迅家”展览厅布展经过及鲁迅家事。

三位嘉宾畅谈了广东文学馆“鲁迅家”展览厅布展及鲁迅家事。围绕“家”这个关键词,周令飞先生谈到“鲁迅家”展览足足筹备了24年,2000年他开始整理祖母(许广平)遗物,为了传承、传播祖母的遗志,有了设立这个展览的设想,在全新的物理空间里打造一种生活状态的家的感觉,通过在广东文学馆建一个“鲁迅家”,营造温暖的家,目的是为了让鲁迅“回家”。同时也是为了传承一种情感、一种文化、一种责任、一种家国情怀。


1.jpg

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

刘文菊说,她走进“鲁迅家”展览厅,一眼就注意到鲁迅年轻时的照片:“西装笔挺的鲁迅英气逼人,很帅,眼睛特别亮。”

周令飞介绍,这张照片拍摄于日本,比较少见。“这也是这次展览跟别的展览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用了很多原来不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和摆件,努力复原当年鲁迅真正的生活场景,呈现一个真实、有温度的鲁迅。”

在吴小攀看来,真实的鲁迅幽默、风趣,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修养,“但是大家对鲁迅的普遍印象就是一个战士,横眉怒目,每天都很严肃。其实,他有更日常更丰富的层面。”

对此,周令飞深有同感。在日常生活中,他也继承了鲁迅“搞怪”的基因。据作家萧红在回忆录中记载,鲁迅笑声非常爽朗,“隔着三间屋子都能听到。”她经常去鲁迅家,有时会和许广平一起做饭:“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2.jpg

周令飞想把“鲁迅家”展厅打造成一个有家庭温度、家族记忆、家风传承、家国情怀的地方。鲁迅曾使用过的茶几、见证鲁迅和许广平爱情的行李箱、七十年前许广平家中的沙发、周海婴钟爱的“基辅牌”相机……所有展品都被赋予了满满的“家”的味道。

“展厅里还藏有很多细节和故事,等待人们去挖掘。我们过去看到的鲁迅基本上是放在展厅墙上的,但是这次我们把鲁迅放在一个‘家’里。”周令飞表示,希望人们从鲁迅的内心去挖掘他,挖掘他的性格,还有他文字背后的温度,从而走近一个真实的鲁迅。

从相遇相知到相濡以沫

很多人疑惑为何“鲁迅家”的展览厅要放在广州?在周令飞看来,这个问题不成问题,因为广州就是许广平的家,也是鲁迅的家。

“许广平是很伟大、很了不起的一位女性。”周令飞说许广平去世后,不仅把自己的有形资产全部“裸捐”给国家,甚至立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

“所有热爱鲁迅的人,都要感谢许广平。从事鲁迅研究的人更应该感谢许广平。”刘文菊表示,许广平也是现代文学史上非常独特的存在。她从岭南的仕宦之家出走,接受五四思想的启蒙,经受新文化运动风暴的洗礼,践行女性自我解放和独立精神的她,在与鲁迅并肩战斗和共同生活中迅速成长。

鲁迅和许广平之间的情感,是“鲁迅家”展览厅的一大亮点。在光影交错的情感剧场中,再现《两地书》浪漫的书信意境,见证鲁迅与许广平从相识、相交、相知、相恋,到相濡以沫的心路历程。“相濡以沫”互动展项则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讲述鲁迅与许广平“十年居上海”的生活日常。

除了鲁迅和许广平之间情感的展现,此次“鲁迅家”展览厅展出了大量许广平个人的物件、服饰和手稿,展示了这位勇敢、独立的现代女性的一生。

重新思考“家庭温度”

“一般来说,中国最小的单位是家庭,随着社会进步,家庭的意义似乎被逐渐弱化,我们对于家庭的重视程度好像也越来越不够。”周令飞说,“我一直想问,人们感觉自己家庭的温度是几度?我自己的家庭温度是‘中温’。”

吴小攀指出,人文界关于鲁迅的学术研究和文化宣传往往以社会视角切入,而忽略家庭的视角。家庭温度背后也是鲁迅人生温度的体现。

周令飞表示,在这个家里,鲁迅和许广平是相互“平视”的关系,两人共同创造了一个“温度适宜”的家庭。“如果说木制的旅行箱代表了他们一路漂泊,那‘中西结合’的茶几则代表他们最终组建了安定的、日常的家,这很有象征意义。如今这两者在文学馆里交融,让我感动。”他说。

“我希望展厅是多维的,是在观众身边,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当我们只关注物质的继承,而比较少谈论家庭精神层面的意义时,或许我们需要思考——鲁迅和许广平在当代能够召唤出一种怎样的家庭观念?”周令飞说。

“这个家包孕着一股力量。”刘文菊说。观赏展厅所展示的茶几、沙发等家具,观众能够从这些温馨的细节中感觉到一种内在的力量。

活动最后,周令飞先生还特别为将于5月中旬正式推出的吴小攀的新书《1927,我是鲁迅,我在广州》做“广告”,认为这是对还原“真的鲁迅”的一次有益尝试,他还即兴朗诵了书中片断。

周令飞生于1953年,鲁迅长孙,周海婴长子。现任鲁迅文化发展基金会会长兼秘书长、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北京语言大学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院长、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等。另任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组委会主席、国际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同济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鲁迅中学、上海市鲁迅中学、海南鲁迅中学、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绍兴市鲁迅小学名誉校长等。历任摄影记者、美术编辑、影视节目策划编导、国际大型文化活动制作人等。

近20年来,主要从事鲁迅传播与普及的文化公益工作。著有《三十年来话从头》《梦幻狂想奏鸣曲——大陆舞台艺术40年》等,策划与主编《鲁迅家庭大相簿》《镜匣人间》《鲁迅的艺术世界》《鲁迅是谁》《鲁迅影像故事》《鲁迅社会影响调查报告》《鲁迅大全集》《历史的“暗室”》《鲁迅零距离》《渐远渐进——鲁迅“立人”思想启示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