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原委员、四川省诗歌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邛崃市作家协会原理事长、《芙蓉锦江》主编杨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9月27日23时27分在邛崃去世,享年66岁。

杨然,本名杨天福,祖籍四川蓬溪,1958年1月4日生于四川成都。1976年下放到邛崃火井山上当知青。毕业于邛崃师范。1980任邛崃县冉义中学教师,在该校工作39年至退休。期间曾任冉义中学校长,邛崃作家协会理事长,邛崃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邛崃市教育学会会长,邛崃市社科联副主席,成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届副主席兼诗歌工作委员全主任,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八届全委会委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科学诗人协会会员。

杨然于19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开始在《崃山文艺》发表作品;1980年刻印油印诗集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作品大量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绿风》《诗歌报》《山花》《诗神》《诗潮》《诗探索》《青年文学》《青年作家》等报刊。收入多种选本和初中《语文》实验教材。著有《黑土地》《遥远的约会》《寻找一座铜像》《雪声》《千年之后》《麦色青青》《在春天我把眼睛画在风筝上》《那片星座就要升起》《回澜之诗》《临邛诗章》《杨然短诗选·中英文对照》等诗集。先后被《青年文学》《诗刊》《国际汉语诗坛》《西部诗人报》等誉为“卓有成就的青年诗人”“中国20世纪80—90年代重要诗人”“九十年代最佳新潮诗人”“十佳中青年诗人”。作品曾获《诗刊》首届新诗珍酒杯大奖赛二等奖,首届中国赤壁杯诗歌大赛一等奖,第三届《青年文学》创作奖,第一、二届金芙蓉文学奖,第二、三届四川文学奖。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星草集》;1981年刻印《诗种》诗报和《行云》诗报;1984年发表诗歌《寻找一尊铜像》,引起诗坛关注;1991年参加《诗刊》社第九届“青春诗会”;1999年在《星星》发文引发持续一年的“全国诗歌教材大讨论”;2006年发起创办《芙蓉锦江》诗刊;对四川诗歌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作品大量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绿风》《诗歌报》《山花》《诗神》《诗潮》《诗探索》《青年文学》《青年作家》等报刊。收入多种选本和初中《语文》实验教材。著有《黑土地》《遥远的约会》《寻找一座铜像》《雪声》《千年之后》《麦色青青》《在春天我把眼睛画在风筝上》《那片星座就要升起》《回澜之诗》《临邛诗章》《杨然短诗选·中英文对照》等诗集。先后被《青年文学》《诗刊》《国际汉语诗坛》《西部诗人报》等誉为“卓有成就的青年诗人”“中国20世纪80—90年代重要诗人”“九十年代最佳新潮诗人”“十佳中青年诗人”。作品曾获《诗刊》首届新诗珍酒杯大奖赛二等奖,首届中国赤壁杯诗歌大赛一等奖,第三届《青年文学》创作奖,第一、二届金芙蓉文学奖,第二、三届四川文学奖。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