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作家阿来,我已抵达文学‘县’场!”9月5日,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走进江西省修水县,中国作协今年下半年倾力打造的又一重要文学品牌活动——“著名作家抵达文学‘县’场”系列活动由此正式启动。被誉为“江西文学第一县”的修水,不仅迎来了文学名家的生动课堂、读者交流的热烈现场,更成为文学与县城、创作与阅读、传统与当代深度交融的生动现场。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中国作协组织开展“著名作家抵达文学‘县’场”系列活动,正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决定》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呼应基层群众文化期待、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切实行动。
文学名家走进“县”场,走到读者和文学爱好者中间,不仅实现了优质文化资源精准下沉,更有力激活了基层的文化生态。活动打通了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展现了文学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一面,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有力促进了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也挖掘和培育了更多扎根基层的写作力量,激励他们讲述身边的故事、传播时代新声。这一相互赋能、双向奔赴的创新实践,充分拓展了“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也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涵。
新时代文学是以人民为中心、激励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文学,它深深植根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唯有真正抵达生活的现场,文学才能深刻把握时代脉搏、永葆生机活力;只有与广大读者心声相契、情感相通,文学才能薪火相传、不负人民期待。县城,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脉络,它是超过7亿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家园,也是凝聚人间烟火、浸润文化温度、饱含生命故事的创作富矿。它连缀着广袤乡土的深厚传统,也联结着现代城市的繁华多姿,是中国式现代化具体而微的实践现场。新时期以来,一批又一批作家从“县”场走向广阔的时代现场,为中国文坛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如今,随着新大众文艺形态蓬勃发展,县城文学更是以前所未有的生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这里蕴藏着真实的生活图景、质朴的情感涌动和动人的奋斗故事,构成了新时代文学坚实而鲜活的叙事基底。“文学‘县’场”系列活动,正是要引导广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现实,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汲取灵感,用心用情讲好源于大地、来自人民的中国故事,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深厚而持久的文学能量。
期待这一系列活动如春风化雨,持续浸润基层土壤,点燃更多普通人的文学梦想,拉近文学与读者的距离,让文学之花开遍每一处有故事的土地,涵养、培育更富生机的文学生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文学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