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云南省祥云县青海湖畔玫瑰庄园诗意盎然、嘉宾云集,“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暨“青海湖之恋”七夕系列活动在此隆重启动。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吉狄马加,《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云南省作协驻会副主席、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纳张元,云南省作协秘书长杨荣昌,大理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杨瑜,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郁华,祥云县委书记、云南祥云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张建荣,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原副院长、诗人阿信,重庆市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元胜,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汪剑钊,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秦立彦,《诗刊》社编辑部副主任、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彭敏,《诗刊》社编辑部副主任聂权等领导嘉宾出席仪式。启动仪式由中国诗歌网总编辑、《诗刊》社融媒体中心主任金石开主持。
启动仪式在浓郁的民族艺术氛围中拉开帷幕。祥云县本土艺术家以歌舞、吟诵等形式,展现了这片土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劳动者真挚的情感世界,为这场青春诗会注入了鲜活的地域气息与文化温度。
彩云之南,气象万千;诗情画意,尽在此间。云南祥云,这片土地以她独特的方式,向我们传递着美和诗意的真谛。
祥云县委书记、云南祥云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张建荣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祥云的历史与文化。他指出,祥云是最早叫“云南”的地方,汉武帝因“彩云南现”设云南县,历时2027年,直至1918年因省县同名改称祥云。“祥云,其名如诗,其地如画,是一片被历史与诗意浸润千年的土地。” 他强调,本届青春诗会落户祥云,是推动祥云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他期待诗人们走进祥云的晨昏四季,“让脚步成为诗行,让目光成为韵脚”,将祥云的山川风物、人情故事汇入诗歌的灿烂星河,写就直抵心灵的佳作。
大理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杨瑜在致辞中介绍,大理作为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祥云更是大理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他表示,本届青春诗会是对大理文化底蕴的高度认可,也是推动大理文艺繁荣的重要契机。他期待诗人朋友们以诗为媒,挖掘大理之美、宣传大理之美,“让‘风花雪月、乡愁大理’这张名片擦得更亮、打得更响”。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在致辞中回顾了青春诗会41年来的辉煌历程。他表示,青春诗会是中国最具影响力、最权威的诗歌品牌活动,被誉为“中国诗坛的黄埔军校”,舒婷、吉狄马加、顾城、杨克等一大批诗人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他特别指出,本届诗会选择祥云,正是看中其“云南之源”的历史坐标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山川风物,一草一木,都浸润着古老传说与诗情画意。”他鼓励青年诗人在此倾听历史回响、捕捉时代脉搏,“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乐章”。
第41届青春诗会学员分别是:曹畅(灰一)、李聿中、周子菲(周幼安)、席地、张媛媛、赵琳、张端端、李新新、王江平、刘远航(苏画天)、易敏、李凤(拉玛安鸽)、梁茜(希贤)、吴永强(老四)、许劲草(劲草)。学员代表王江平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的激动与思考。他坦言,从写下第一首诗到入选青春诗会,他用了近15年时间,“这样的场景,如果说不激动,则是不诚实的”。他也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青春诗会选择了我们,其实也是将这份责任传递到了我们手里。”他呼吁青年诗人不仅要关注个人经验与语言技艺,更要向外拓展,与历史、文化、社会建立联系,写出具有时代背景与人文深度的作品。
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彩云南现”同题诗征集活动颁奖仪式。《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云南省作协驻会副主席、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纳张元,云南省作协秘书长杨荣昌为获奖代表韦庆龙、火棠、郁东颁发荣誉证书。该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全球诗友热烈响应,共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
最后,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致辞并庄严宣布第41届青春诗会正式启动。他以诗意的语言寄语青年诗人,希望他们在这片祥瑞之地汲取灵感,写下惊鸿诗句,带走一片永远驻留心头的祥云。
本届青春诗会以“青春为媒·诗遇祥云”为主题,旨在将诗歌与祥云的历史文化、城乡发展深度融合,为青年诗人提供创作灵感,同时以诗歌为媒介,展示一个历史与现代交融、人文与自然和谐的诗意祥云。诗会期间,诗人与导师将围绕“云南祥云·遇见青春”等主题展开研讨,并深入青海湖、水目山、云南驿、七宣村、王家庄烈士故居、经开区、国际陆港等地采风,用诗心感受时代,用笔触记录祥云。
此外,诗会还与“青海湖之恋”七夕系列活动联动,推出音诗画晚会、农民读书分享会、“诗遇非遗”体验等公众文化活动,推动诗歌与全民阅读、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助力祥云打造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时光几度青春,人生诗意无限。”青春诗会不仅是中国诗歌的摇篮,更是一代代诗人精神的接力。第41届青春诗会在祥云的启动,是古典与现代的对话,是诗与远方的交融,更是一场青春与文化的盛大相遇。
未来几天,与会嘉宾与15位“青春诗会”诗人代表将在云南祥云这片“最早叫云南的地方”写下最美好的诗篇。
祥云之美,不止于山水,更在于人文;
诗会之义,不止于创作,更在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