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由星星诗刊杂志社主办、四川星星诗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马戏团诗丛”作品研讨会在四川省作协举行。

中国作协创研部理论研究处副处长、副研究员李壮,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杂志社社长、主编龚学敏,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市作家协会主席、诗人熊焱,以及干海兵、赵晓梦等诗人、编辑、学者以“穿过代际的海,眺望未来的星星”为主题,围绕“马戏团诗丛”展开深度研讨。研讨会由星星诗刊杂志社诗歌理论编辑部主任任皓主持。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953874525928996864

“马戏团诗丛”于2025年1月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青年学者、诗人茱萸担任主编。本套丛书从策划到定稿再到设计、出版,历时两年半完成,以“当我们一起做梦时,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马戏团”为精神内核,精选刘崇周、李遂、胡木、黎星雨、周钰淇五位90后诗人的代表作。研讨会上,主编茱萸介绍了本套丛书的策划初衷:“在90后步入而立之年、创作日趋成熟之际,亟需打破‘年龄标签’的束缚。‘马戏团’象征突破常规的创造力,旨在为青年诗人构建系统性表达舞台”。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953874585416810496

龚学敏在致辞中指出:“五位诗人的地域背景(四川、山西、福建等地)与跨省流动经历,使其作品天然携带当代中国的文化地理密码,为新诗创作注入鲜活的时代肌理”。

李壮在发言中强调:“这套诗丛是代际书写的里程碑。90后诗人不再依附于‘青春写作’的刻板印象,其文本兼具技艺的成熟性与精神的独立性,标志着中国诗歌新生代主体性确立”。

熊焱、干海兵等人结合自己的专业立场,从不同角度探讨这部诗集的优点并提出相应建设性意见。他们认为:中国诗坛需要以更开放的批评视野,正视青年写作的经典化可能。90后诗人已脱离对前代诗风的模仿,建立起以个体经验为基石的审美体系。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953874690731589632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分享会不仅探讨了刘崇周、李遂、胡木、黎星雨、周钰淇五位90后诗人创作的美学突破与代际价值,也是对当下中国90后诗歌创作的一次阶段性小结,更是拉开了中国诗歌“代际共时性书写”的序幕。(文图/胡尊栊)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953874752299778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