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张忠孝文集》出版发行座谈会在蓉举行。本次座谈会由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四川省散文学会、四川省诗词协会、四川省诗歌学会联合主办,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洪仁,中国文艺家评论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家评论协会主席李明泉,四川省诗歌学会会长曹纪祖,四川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苗勇等四川文学界50余人参加座谈会。
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邹瑾、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何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部办公室主任胡宏云发来贺电。
《张忠孝文集》共九卷十本,真实记述了作者在七十多年人生起伏苦乐的矛盾运动中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各种关系,真实描述了他逐浪于时代脉搏,打拼于人生节点,体恤于百姓苍生,建功于岗位事业的不凡经历,思想光耀其间,文学闪烁其中,既是个人回忆录,更是人生启示录。
张忠孝是一位从四川通江县贫寒家庭走出的农家子弟,通过自己矢志努力与不懈奋斗,一步步成就自我人生。
座谈会上,各位诗人、评论家争相发言,就《张忠孝文集》出版的历史背景、时代精神和文学价值进行了全面的研讨。《张忠孝文集》的出版不但诠释了他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提供了传记写作的参考价值,更为巴蜀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李明泉表示,《张忠孝文集》不仅写出了张忠孝人生的历程,也写出了他的心路历程,更是把时代和个人的影响,和个人的相互的关系,做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强烈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浓厚的家风价值、个人的感知与时代的感知相结合、理性思维与情感思维的结合、文字书写与审美书写的完美结合。
曹纪祖认为,张忠孝先生是创作的多面手,以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文化积累为依据,体察民情、关注民生,知行合一,以文载道,《张忠孝文集》的创作实践,体现出了作者的故土之恋和赤子情怀,展现出强烈的时代感、社会责任感和公仆的使命感。
苗勇表示,《张忠孝文集》最大亮色是创作手法多元创造文学的至美。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质朴而富有哲理,语言凝练,直抒胸臆,既有豪放飘逸,又不失清新明丽。在书写上兼采众家之长,各种手法兼容并用。
自由发言中,徐良表示,一套厚重的十卷本《文集》体现出了一个集大成的气象,继承我们中国文人做文章的风骨与风格,是一个非常厚重、非常有社会底色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张忠孝文集》创作紧扣时代脉搏,抓住历史节点,结合工作实际,联系个人哲思,真实地反映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的热爱、深情和忠贞。
据悉,《张忠孝文集》还将采取免费公益赠送的方式传播文化情怀,旨在营造诗意浪漫和阅读文化,传播积极向上、向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