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悄然已是深秋,大地渐染金黄。在这寒枝摇曳、秋意渐浓的日子,对文学热烈讨论的激情,温暖着这个深秋时节。
11月17日,省直(红星)作协在成都尊悦豪生酒店召开座谈会,对报告文学作品《一树繁花向阳开》一文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参加会议的有省直作协顾问刘裕国,副主席盛红、黄世海、罗薇,副秘书长李明利、赵剑锋,报告文学专委会副主任席秦岭和成员彭卫锋、廖伯逊、何竞,以及特邀嘉宾博杰商贸公司总经理蒲海霞、省青少年作协副主席刘一骄等12人。
在会上,《一树繁花向阳开》的作者刘裕国、廖伯逊分别谈了自己的创作体验,参会人员也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刘裕国谈到,该文创作来源于今年5月广安凉滩电站的一次采风活动,正值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凉滩电站落成40周年之际,属于一篇“小稿子,大主题”的文章。文章中用小平同志在南方亲手种下现实之树,引出他关心广安福祉而种下的造福民生的“产业之树”,为大家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场景,我们在创作时,就是用真实事件演绎真实故事的过程。
刘裕国还提到,报告文学具有时代优势,时代需要报告文学,它还有很大潜力可去挖掘和探索。同时,我们在创作时要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生活、秉持良知、传播正能量,坚守文学担当。
廖伯逊在谈写作体会时说,这是写企业成绩的报告文学,一直在想,不能就企业而写企业,这样的境界和格局就不会太高,容易写成一篇“表扬稿”。要跳出企业写企业,一番思量后,联想到这家企业是在小平同志的关心下,经过40年的奋斗成长起来的。小平同志对经济发展、植树造林非常重视,曾在深圳栽下一棵寓意深刻的榕树,而所写企业也种植了这样一棵树。于是便有了着力点,也就有了文学意象——通过扎根大地的自然之树和产业之树,反映改革开放的成绩和企业的发展成效。
盛红在会议中指出,《一树繁花向阳开》一文以独特的魅力,让我们看到了报告文学的无限可能。希望我们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更多地关注社会动态、关注现实发展、关注人性的冷暖,用文字展现真实的世界,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
黄世海用四个定位肯定该文,即准确的政治定位,较强的引领定位,优美的语言定位,得体的文本定位。
李明利谈到,报告文学以写人写事为主,标题“一树繁花向阳开”具有较强的隐喻意义,这种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创造出了新奇引人、深化主题的效果。文章尽管写到了伟人,但描述克制、精准,恰如其分。全篇虽只几千言,却写得透彻深刻,不失为报告文学中的一篇很好的范本。
赵建峰对报告文学创作提出有益的建议,他认为报告文学一定要深入采访,尤其注重人物采访,且做足功课,以便在之后的创作中对人物进行深度的刻画描写。
作家席秦岭、彭卫锋、何竞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她们共同认为,该篇文章以两棵树为本文的切入口,独特而精准,并且带着“散文美,诗性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罗薇在总结中提到,报告文学讲究真实性,是一种反映现实的文体。《一树繁花向阳开》这篇文章,严格遵循了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不掺虚构、注重真实,同时,又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将真实性和文学性有机统一。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也如“一树繁花”,花开不败、硕果累累、艺术长青。
省直作协此次活动得到了博杰商贸公司的积极支持,并受邀在尊悦豪生酒店宴会厅参加了“琼浆映年华·把盏敬相逢——茅台1935 答谢会”。
晚宴大厅门前,巨幅茅台1935签名墙,将来宾们的祝福留刻其间,大厅内外以茅台1935的经典“红金”色调装点,全场洋溢着浓厚的国酒文化氛围。
晚宴开始后,成都博杰商贸公司总经理蒲海霞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的奋斗经历,在她不屈的身影中,展现着一位企业家顽强向上的精神,也感染和鼓励着在座的每一位嘉宾。
随后,大家在专业侍酒师的引导下,品味茅台1935,酒体醇厚、气韵悠长,唇齿间尽是时光的馈赠。主办方还精心为大家准备独具茅台风情的歌舞表演,以及风味佳肴,将艺术、酒香与佳肴恰当地演绎融合,现场气氛热烈。来自酒业、商贸、文化领域的嘉宾们,不仅交流了对国酒的喜爱,更探讨茅台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博杰名酒汇以其对品质的执着与对文化的尊重,致力于推动中国白酒文化的传播,并贡献了独特的力量。
晚宴上,省直作协副秘书长李明利为公司赠送了其亲笔创作的书法作品。博杰商贸公司总经理蒲海霞表示,今后将继续支持省直作协召开作品阅读研讨分享等文学活动,在传承酒文化的同时,助力四川文学,共谱璀璨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