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精神和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以文学赋能乡村振兴。5月25日下午,四川省作家协会在越西县板桥镇瓦岩村开展“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与你同行”系列活动走进越西主题志愿活动。
在“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省作协社联处组织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四川省校园文学协会、四川省小小说协会为瓦岩村小朋友捐赠价值7000元的儿童读物500册。四川省小小说协会副会长、党支部副书记王大举还向瓦岩村8位失依儿童每人捐赠了600元节日慰问金。他表示,近段时间的主题教育让他学有所获,来到瓦岩村更是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个彝族山村在党的领导下发生巨大变化,作为一名党员,他们更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祖国建设,为人民幸福作出应有的贡献。
越西县作协副主席、越西县原政协委员、越西县关工委宣讲团副团长余泽生为瓦岩村的村民讲述越西县瓦岩村老红军黄作村的故事。黄作村原名蒋国全,1915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越西县瓦岩村的一户雇农家里,家中除了父母外,还有兄弟姊妹7人。在当地军阀和地主恶霸的压迫剥削下,这里的人民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生活。1935年5月的一天,黄作村上山砍柴路过天皇庙,看见许多背着枪的军人在宣传“欢迎参加红军”“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他就放下柴跑去对招兵的红军说:“我要参加红军”。招兵的红军问黄作村“你为什么要当红军”,黄作村回答说“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是为老百姓好,为老百姓撑腰的队伍,我不怕吃苦,只要有衣穿,有饭吃就行”。黄作村就这样参加了红军。黄作村告别亲人,告别家乡,走上了革命道路。参加红军改变了黄作村的命运,使他从一个放牛砍柴、当牛做马的穷孩子成长为一个革命军人和共产党员。从参加革命直至新中国建立,黄作村一直在部队,经历了大小战斗上百次,先后4次负伤。转业到地方后,他始终不忘党组织和首长们的教导,在工作和生活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朴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品格,用他的一生,努力实现了其对党组织的诺言。余泽生主席精彩的讲座赢得瓦岩村群众的阵阵掌声。群众纷纷表示要不忘党的恩情,不忘曾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奋斗牺牲的人。
活动期间,省作协组织牛放、余庆等5位作家组成采风小分队;走进瓦岩村着眼于越西红色文化、文昌文化、商旅文化、三国文化、民族文化等诸多文化遗产,把“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落实在行动上,与瓦岩村老百姓交朋友,书写国富民安、民族振兴的壮美华章,描绘时代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山乡巨变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