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服务 > 报刊联盟
高路入云端
来源:邹清平 编辑:邓青琳 时间:2017-09-15

高路入云端,险处不须看。”这是我春节前回到国家贫困县巴山深处海拔一千三百多米的故乡小山村,在山脚下小河边洗手时,抬头望见山顶蓝天下起伏的绿色天际线相连的地方松林坪冲口而出的感受。司机说我们在陡峰和云雾中,七弯八拐将车开上了你的家乡,这水泥路也应该叫天路吧。
   的确从山脚下白果树坝村小学到松林坪的公路左弯右旋,层层叠叠形成之字形斜坡上行,七公里的水泥路盘旋而上,黄河九十九道拐,我粗略的计算了一下,这段水泥路恰巧六十六道弯。弯弯的黄河是大自然恩赐人类的母亲河,故乡缠绕山间的水泥路是人们顺地形山势而修,像致富的飘带系着百姓的希望和梦想,伸向森林深处,连接大山外的精彩世界。
   坐着汽车爬上故乡,站在云海山岭高高的山岗上,高音喇叭里的音乐旋律,树林里的牛铃声和羊铃声,人们的哼歌声相融成了山村田园和谐交响乐。我和几位朋友沿着山林中的公路走走转转,停停想想。三年前未通公路的情形,原来山沟山梁间坐坐松木桥连接的图案在我的脑海涌现。
   原来乡民们出山上街和儿童们上学的路,是经历又险又高的倒角弯三根松木悬桥,龙家坡河沟三根松木两头搭在对岸的石头上撘成的桥,又险又高。每当经历这两座木桥,又小心又害怕,时时会惊出一身冷汗过桥。故乡大山里砍柴是将细木条柴捆成圆滚形状,大一点的树木,剔成圆木形,一群群大人小孩用山里的红刺藤拴住圆捆柴或者圆木柴料的一头,另一头拴在肩头,顺着坡地从上往下拖,我们叫拖捆柴拖木料,艰难地行进在林海绿草中,像巴河上游船工拉纤一样负重地前行。
   家乡的地形像陕北高原的塬,四梁三沟壑林木葱葱并排呈现,村民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打井而饮,耕耘而生,耕种庄稼、走亲串户要过三座四木并排桥。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殷家大院子到刘家大院子山梁中的那两座险桥。这三匹山梁大自然形成了两个纵深沟,高三十米左右,宽六米左右,沟底小溪潺潺,两边悬崖陡壁,松树林立,荒凉幽深,野兽出没。如果没有这两座木头桥连接通行,向上面密林深处绕行的话,对河两岸各增加一公里路程,男女老少出行极为不便,搭了两座六米左右的四根松木桥,村民们走直路,生产生活安全方便了。 两座木桥在山间与大地形成了地面三角形,也像山民们推磨用的落面架仰躺在大地上,撑起生活的希望。李白的《蜀道难》中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诗句仿佛就是根据这里的景物描写的。原来这段羊肠山道又险又高又荒凉,每每经过这两座又高又长又险的木桥,都是趴下双手扶桥而过,让人惊心动魄。现在从殷家大院子直通刘家大院子是林间平坦的公路,我们沿着公路来到了原来印象又高又远的刘家大院子,几群鸡鸣把我叫到了现实生活中。见刘氏三兄弟养了三群土山鸡,飞放着,问他们喂这么多的鸡干啥,他们大声骄傲地说,现在公路都修到屋门口了,他们的土鸡放养,吃青草虫子,喝山泉水。肉质又香又嫩又紧,钙质含量丰富,十分紧俏,再多都好卖。有人用车在屋门口来拉,二十多元钱一斤。
   在散步中我们碰上一支约有一百多只羊的羊群,在自然起伏的铃声伴奏下羊群嬉戏着往山林里钻,羊角像弯弯的月亮射向天空。户主告诉我们几年前交通不便,羊子不好脱手,现在路通到山林里,他这羊子平时十元一斤,腊月间要卖十二元一斤,一年下来就能脱贫了。在山里放敞羊子的肉质鲜嫩,是一冬三个月的人间美味,长年累月吃纯朴的羊肉,可以长命百岁,身体健康。我们边走边感叹,现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了,修了水泥路,天晴下雨路好走了,原来未通公路时,有俗话说“烂了白露(即白露节气那天下了雨,以后天一晴,路一干白,就会又下雨,阴雨连绵),一冬三个月走烂路”,山下的姑娘怕走烂路不愿意嫁上来。现在这个俗语改写了,一年四季天晴下雨都走干净整洁的路。故乡家家户户建房改水改厕,基本上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有线电和太阳能相得益彰,数九寒天打霜下雪也能用上热水洗脸洗澡洗菜。村民们因林木山势制宜,有的屋前屋后养蜜蜂,有的田边地角种萝卜,有的荒坡荒岭喂牛养羊,有的用绿色的红苕洋芋小菜喂熟食猪,从实际出发,各得其所。各家各户致富的路子不一样,但都是蓬勃发展,共同富裕了。
行走在故乡,同样的土地和山梁,以前偏僻贫穷,如今的水泥路像致富的输血管伸向家家户户,感觉一条公路的通畅带来了家乡的核变,有人的思想观念变化更新,也有物产更加丰富多样……
 

上一篇:李明宇扶贫记
下一篇: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