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阅读 > 其他
王瑛:以情驭史 虚实相生 古今共鸣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 时间:2023-03-10


  钟灵毓秀的四川,从古至今诞生了浩如繁星的诗人、学者,宋代文坛巨擘苏轼无疑是其中最为闪亮的一颗。他胸襟高旷、倾荡磊落,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动着千百年来的人们。纪录片《千古风范苏东坡》紧扣苏轼人格之美,尊重历史真实,充分调动视听技巧,释放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历史反思,品格不俗。

以情驭史 气韵灵动
  苏东坡一生宦海沉浮,行至南北,又至情至性,多才多艺,早已是一代传奇。其人其事其文脍炙人口,相关影视剧也不少。要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内演绎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东坡故事,面临的创新挑战可想而知。
  本片独出心裁,放弃传统的时间顺序叙述,转以呈现东坡的情感世界为核心,按照他不同人生阶段的心态变化结构全篇,叙述生平切入心灵深处,起承转合行云流水。
  开篇解说词,用林语堂著《苏东坡传》序言“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为全片定下基调。影片选择最能体现这些人格特征的事迹,简要说明史实,详细展开事件背后的情感世界。
  从东坡到扬州拜谒座师欧阳修的平山堂,倒叙三苏入京赶考,再讲到苏轼在朝堂上与王安石针锋相对,插叙苏轼与妻子的情深缘浅;从苏轼在湖州嗟叹百姓疾苦,引出朝堂变法之争,层层递进,充分展现他如何在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的困境中心境蜕变,彻悟大道,既拥有“天容海色本澄清”的旷达超逸,又坚持“九死南荒吾不恨”的执着。
  影片还通过苏轼引出那个时代的美德良俗,如欧阳修虚怀若谷,王安石与苏轼政见分歧但私谊甚笃,苏轼、苏辙手足情深,苏氏家族仁义传家等至纯至真的人间温暖,突出渲染一个“情”字。
  优秀历史人物题材纪录片,一定会细腻展现人的命运与情感。本片不滞留在客观历史事件表层,深入掘进当事者内心世界,随情随性,因此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共情力。

虚实相生 情境再现
  本片巧妙地结合了虚构与真实。首先,创作团队走访了川粤湖广琼等14个省份27个地区的东坡行迹,为本片营造坚实的历史感采集丰富材料。本片以第一手影像资料为证,在实地实景镜头中传达客观性准则,让文物与遗迹奠定历史真实的物质性基础,开启观众对时代环境和历史风貌的想象空间。
  从视听语言技巧来说,本片通过不同地形的风景空镜头转场,衔接自然,观众视觉感受比较流畅,也能明确意识到地点变化预示着苏轼人生另一章的开启,强化影片的层次感。
  同时,创作团队不拘于实,采取演员扮演历史人物的情境再现技巧。如霞光拂照下,三苏父子昂首踏上进京之路;暮色苍茫中,苏轼在谪居孤山上手扶竹杖茕茕孑立等。通过“有人之境”把过去拉回现在,增强影片的故事性,给观众直观生动的在场体验,以虚构情景传递真实情感,实现荧屏内外情绪流的同频共振。

古今同调 多声合唱
  本片将苏轼的文词以及当代学者的谈话资料交叉剪辑在一起,对单一历史事件进行不同角度和侧面的复调诉说,深度阐释影片传达苏轼人格魅力并反思历史纷纭的主旨。
  首先,本片精选苏轼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诗词文赋,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下视九万里,浩浩皆积风”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他思想变化的脉络,也蕴含着丰富而曲折的故事。本片的引用,有助于观众通过文学的视角,深切领悟东坡思想境界的发展升华,优美的语言文字也赋予本片浓郁诗意,扩充审美意境。
  第二,对苏轼的遭际,本片还用当代学者的大量访谈作为解说与印证。本片采访了77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一方面,学者访谈为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提供学术考据,增强本片作为真实历史记述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学者的阐述将历史引入当下语境,寻找到古与今的共鸣。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王水照说:“苏东坡的影子始终在我身上,他教会我怎么生活,教会我怎么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华东师大第一附中教师张明评苏轼:“他是冒着毁掉自己仕途的风险,去为被沉默的底层老百姓,被沉默的那些大多数说话。”这些动情的述说,揭示了苏轼超越时空的人格价值和启发意义。
  纪录片不是简单的拷贝现实,它要承担文化传递和价值延续的功能,表达对历史洪流中个体的关怀,启发观众深化对人生的思考。我们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述和聆听古人的故事,不仅是为了普及古代文化知识,或是抒发思古之幽情,更重要的是,在历史的复归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借古人智慧激发我们应对现实问题的灵感。
  本片最大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影片充分表现了东坡浪漫多情的个性,不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凌云壮志、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以及最难能可贵的达观超脱之胸怀。本片以苏轼的人生境界,为当代人指出了正视现实困境、以乐观态度善待生活的精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