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救灾作品选|《星星诗刊》公众号“9.5”泸定抗震救灾诗选
来源:星星诗刊公众号 编辑:骆驼 时间:2022-09-12

绝壁上的掘进(外一首)

胡 德


左边是垂直的河谷

右边是高耸绝壁

隆隆轰鸣声,悬在山腰

你们与咫尺间起伏的机车,浑然一体

排山倒海的气势,足以让悬崖让路

 

北碚山火中,挖掘的驾姿

重现,在泸定地震后的峭壁上

震撼的身姿,惊起脚下阵阵波涛

 

我们在数百里外,余震摇动中惊吓

你们在震中,碾压地震波

飞石从你们头顶滚落

 

震后,海螺沟被群峰围成孤岛

困岛中的人急盼救援

你们在绝壁上掘进

用生命掘出生命


逆向飞奔


嘈杂裹挟尖叫,都在向前奔跑

你即刻逆向飞奔,

奔向一个惊呆的小女孩

此刻死亡正以秒计时

 

远远伸出双手,如闪电

搂起无助的小女孩

和惊慌失措的生命

你身形似箭,靶中死亡的靶心


作者简介:胡德,笔名水若飞,重庆合川人。中国诗歌学会、四川省诗歌学会理事,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供职央企,现居成都。在《星星》《绿风》《诗歌月刊》等报刊发表作品。



绳索上的小不点儿

王 进


你徒手爬过绳索上的身体

距离我七十公里,就是一只比蜘蛛还小

小得不能看见的小不点儿


在我身后,还有无数双手紧紧牵着

从你体内吐出来的那一根丝

大家担心  恐惧  生怕稍不留神

你就坠入滔滔洪水


你每一个来回,不是抱着货物

就是背着孩子或者老人

一个惊慌失措的孩子在你背上,号啕大哭

后仰的脖子挣得你比手里的绳索还要瘦


在陡峭的滑坡地段,身下波涛汹涌

你累得气喘,也流泪

但始终不松开血肉模糊的双手

死死地抓住生命最脆弱的另一端


   作者简介:王进,诗人,现居四川荥经。有诗作发表于《星星》《诗潮》等报刊。




唯愿平安

安 娜


1


山垮了,路断了,还有双脚

一根绳索打通悬崖峭壁上的生命通道

双手扼住时间的咽喉

滚石从身边飞过

如果可以,真的很想帮你稳住摇晃的身躯

如果可以

真的很想让山体再牢固一点


越过断裂的岩石,垮塌的山体,丛生的荆棘

你们在翻山越岭的奔波中

似乎忘记自己的劳累

你们惦记着尽快解救出灾区的受难群众


2


阿基米德说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消防官兵说

“给我一个支撑点,我们就可以将受困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一条柔弱无骨的绳索变成了最坚固的桥梁

面对陡峭的悬崖,汹涌的大渡河

没有基石,消防战士就是守护生命的卫士

一副肩膀扛起责任与担当

你们携手奔赴希望

大山的磨砺啊   

挡不住前赴后继的信仰


3


那是我见过的最雄伟壮观的桥

几根树干还带着救援官兵手掌心的余温

一头连着大渡河的礁石,一头连着万千关注

一头是绝望的孤独,一头是八方支援的守护


脚下的大渡河水在咆哮中翻滚

树干在瑟瑟发抖中承受生命之重

坚定的步伐踩中灾难的命门

小心翼翼是生命的试探亦是人定胜天的宣言

身后的担架见证大自然的冷漠

冰冷的自然法则在炙热的掌心里有了温度

眼前的桥、眼前的身影、眼前的担架

千万颗心啊,随着树干的浮动而颤动


坚毅的身影

一次次抵达

一次次启程


4


一个又一个飞夺天堑的画面

一个又一个绝处救援的画面

一个又一个舍小家顾大家的画面

一个又一个天为被地为床的画面

一个又一个语言无法表达的画面

此刻,我顾不上赞美

右手放在离心脏最近的地方

祈祷,祈祷灾区的人平安

祈祷救援的人平安

此刻,唯愿平安


    作者简介:安娜,石棉县人,文学爱好者,雅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孤岛救援

陈美桥


九月的日历刚刚翻开

海螺提前在冬眠的盖子上

撕开一道呼吸的裂纹


一个摘秋梨的老人

一座深沟里听溪流讲经的老房子

被唤作命运的砾石砸中

那一刻,家园和内心成了孤岛


那一刻,有人识别到求救的信号

一架架直升机是直抵灾区的候鸟

从天而降的二十四个勇士

亮出比深秋还要夺目的色彩

用树木架起一座洪流上的桥梁


余震的颤动中伸出的手

眼角那些绝望和恐惧的泪水

在希望里翻滚  涌动

格桑花再次绽放

海螺吹响嘹亮的号角


    作者简介:陈美桥,诗人,现居成都郫都区。



大渡河英雄重现

蓝 帆


一场猝不及防大地震

使大渡河痛哭失声

魔鬼把道路捣碎

滚石在高空滚动

遍地如火如荼——

解放军武警消防队员

昼夜救援  

手指扒出血也不停歇

拼死救出同胞生命


铁血筋骨  责任神圣

山体滑坡  无路可走  

村民就是父母  

老人小孩儿都要争分夺秒地营救


通往共和村的路被嶙峋巨石挡住

他们架起索道  

在无法立足的山石中转移群众

用尽全身力气紧拉绳桥  

手上勒出了血

嘶哑的喉咙喊出了口号声声

顽强的身姿  咬牙攥紧的双手

回闪着誓死如归的22位红军

飞跃大渡河的身影


豪杰生生不息

血与火的考验

长征天险  地震摧残

时空见证着中国人的英雄姿态

天灾一次次检验四川儿女

不屈不挠的意志

舍己救人  

铸就华夏儿子的铁骨铮铮

遍地英雄铸就重建家园的壮美诗篇


     作者简介:蓝帆,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学会、报告文学学会、散文学会等会员。出版个人专集多部,近百次获海内外征文大奖。




迷彩的地衣

——致敬泸定9·5抗震救灾的武警战士

吉 克


1


大地开裂。如果升起的是花朵

就用来洗涤血与泪。如果是敌人

就用来迎接胜利。如果是死亡

就用来重生。我们,就着九月的阳光

啜饮檑木炮石,贯穿四季的春色


2


我们突烟冒火,提兵冲击

地动的黑营。向死飞夺生,向生

飞夺永恒,举起号哭的婴儿

看啊!当先大将,乃战士也

爪钉般扣住裂开的鬼魅

于滔天震荡中

连臂成桥,接回我们的

——百姓——


3


铁一样缠住独木桥吧

迷彩之铁缠住了崩塌——

滔天恶水在下面烧腾,走石飞沙

滚油般往下泼洒。莫放手,绝不放手

铁一样缠住信念的神针

恨不能肉背成钢,恨不能肉臂成翅

前进,前进——向星光前进


4


莫放手,绝不放手

肩扛灾民的战士,绝不放手

青筋如铁,双眼充血

全身聚力,我们的战士要——以震制震


5


这是山脉的脊梁

串起民心的版图,鲜红的地理

这是战士的肩背,是迷彩的地衣

战士的海拔, 高过河流山川


    作者简介:吉克,彝族,另有笔名阿炉·芦根,青年诗人,现居乐山金口河。



心里的堰塞湖

梁志友


一架又一架低飞的直升机

大鹏样赶赴泸定灾区救援

声音震耳欲聋

更震撼人心

芦山“6.1”地震的心悸

还是活跃的余震

泸定“6.8”的地震波

又撕裂四方邻里的心


隔山相望的天全父老乡亲

翘首迎送大鹏的往返

眼里蓄满对泸定、石棉的牵挂

像心灵地震的堰塞湖

堵也揪心、疏也揪心

唯有必胜的信心不动摇


    作者简介:梁志友,四川天全县人,雅安市作协会员。作品在省、市级报刊发表,有作品收入文选。




飘扬的五星红旗

张乃月


大雨,哗啦哗啦地下着

重重打在新扎好的帐篷上

地灾点上的温度较低

但救援者心里是温暖的


在地震发生时

两千多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

赶到灾区,他们有的戴着红袖章

有的身着迷彩服

佩戴党徽,拿着大喇叭

扛着党旗,在灾区服务


他们开着统一的调度车

奔赴一线  及时运输食品、药品

并挨家挨户检查灾情

争分夺秒,力排万难解救伤员


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

——党员突击队

一枚枚党徽闪闪发光

一面面党旗迎风飘扬

成为蓝色天空下最靓丽的色彩

成为灾区群众温暖的港湾


    作者简介:张乃月,现居雅安。





写在“9.5”泸定地震之后

刘怀彬


泸定桥,一个诞生英雄的地方

今天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突如其来的地震

大地在摇晃

大渡河在咆哮

无数的房屋倒塌

无数的伤者等待救援


在一所幼儿园里

孩子们正在午睡

老师们刚开始用午餐

突如其来的地震

她们没有慌乱

全力保护孩子们有序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她们的勇敢和智慧感动无数的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临时帐篷搭起来了

志愿者们加入了救援的队伍

他们都是我们熟悉的亲人

我无法记住他们的名字

但忘不了他们英勇的身影


在残垣断壁面前

他们徒手刨土救人

搬石头,撬钢筋,手磨破了

没一个愿意离开救援现场

打通生命的通道是这些战士

和志愿者们最迫切的心愿

我看到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

共同重建美好家园


    作者简介: 刘怀彬,安徽阜阳人,诗人,现居淮南。




落石之秋

周庆安

 

在泸定地震的秋日里

天上下着石子

河水抬头,看见担架从摇晃的木桥经过

青春,贯注救死扶伤的勇气

反光的冲锋衣,从水面

漫向山顶。云靴,攀爬几个黑夜

佐证,血肉的躯体相互温暖

 

这是个落石的秋天

也是铁石心肠,哽咽  告别  挥手

磨西是旅行途中的圆缺

快,再快一些,巨石砸中的小车里

生命,正在流血

车辆和直升机的巨大轰鸣彰显大爱 

     

  作者简介:周庆安,诗人,现居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