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服务 > 报刊联盟
让梦想飞起来
来源:刘 波 周邦忠 编辑:邓青琳 时间:2017-09-26

寸腰村出名了!因为这里有宋志芳!

在2015年宜宾市庆祝第31个教师节座谈会上,她发言时说:“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贫困山区将不再贫困,山里孩子也能共享这个时代的美好;只要我们坚持,山里孩子也能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让梦想飞起来!

——沿着平静而宽阔的金沙江一路向西,银灰色的公路箭一般从周家湾隧道破洞而出,笔者顺着洞口蜿蜒的山涧小路上山,小心小心翼翼地“寸”着腰,奋力攀登3个小时,方才到达屏山县新市镇寸腰小学。一路上,不时回身鸟瞰碧波荡漾的金沙江,只觉得自己像是粘在悬崖上。身下,昔日黄白色胶着、咆哮不已的金沙江水,如今变得温顺恬静,犹如长琴弦奏,不断演绎着宛转悦耳曲曲乐章!这里常年云雾缭绕、山野青翠、空气清新。尽管已是春暖花开时节,袭人的寒气仍让笔者感到阵阵凉意,即兴体验了一番什么叫高处不胜寒、什么是山高人为峰。

学校静静地坐落在寸腰村四组的山野中,山下便是离学校最近的新市场镇,路程当在10公里左右。校园占地约1500㎡,规模不大,但还算精致,白墙小楼安静地矗立在半山腰,宛如大山里镶嵌的明珠,把海拔1000多米的巍峨群山妆点得格外亮丽、明净。

稍经周折,笔者便见到了宋志芳老师。她衣着简朴,言谈平实,一双明亮的眼睛在瘦削的脸上流露出真挚与坦诚。这位执着放飞梦想,集诸多荣誉于一身“名人”,原来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少年铸梦,双眼望尽天涯路


70年代初,宋志芳降生在屏山县新市镇白花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为了就地取材、减少建房成本,家家户户都住泥土夯的土墙房。这里与寸腰村隔山相望,一样的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村里没有经济作物,农户都靠“望天水”从事传统耕作。那年岁,农户大字不识几个,几乎不懂科学种田,只依靠传统经验,每年水稻的产量都很低,好多人家一年中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米饭,平时大多吃包谷粑充饥。要是遇上天灾人祸,生活就更加窘迫了。

7岁时,宋志芳开始在白花村小读书。当时的白花村小,占地不足200平方米,校舍是开着裂缝的泥土墙和小青瓦房。用大小不一的石板、石条等交错铺就的操场凹凸不平、纵横杂乱。一到下雨天,整个操场内泥浆四溅、积水成渊。围墙用乱石砌成,不足2米高,已经摇摇欲坠了,像个不倒翁。那个时候的学生们对这样恶劣的校园环境习以为常,丝毫未影响到读书的热情。作为生产队队长的宋泽均经常教导自己的儿女们:“娃娃们!你们要好好地读书哦!以后不管干啥子,都得有文化,不然的话,啥都做不好。我就没读到好多书,现在连当个生产队长都吃力得很。你们现在有福气上学,千万别白浪费时间哦!”原来总觉得家里穷,是因为生活在这偏远的大山里,条件太差了;再者,就是命不好呗。听了父亲的教导,小姐妹们似懂非懂。父亲还常常把自己小时候如何跟着祖父母逃难、如何上学读书,又怎么辍学在家的故事一古脑儿倒出来;还不止一次讲述爷爷在过“粮食关”期间挖野菜、剐树皮、刨白泥充饥,后来被活活饿死往事。每当提起这些事,父亲总是表情俨然,心情沉重。透过父亲眼睛,总能感觉到他对子女的未来充满希望——他的目的就是要她们好好读书,将来走出大山,过上好日子。

宋志芳是家中几姊妹中年龄最大的,读书回家后除了做农活,还要照顾弟弟和妹妹。放学回家,就得打猪草、做菜、推磨,还要照看弟妹们。到了晚上,才有时间在煤油灯下赶作业。正是这样,懂事的她学习热情才没有受到影响——她深知读书的重要和来之不易!那时,小学是五年制,读完五年级,就是升学考试,如果考不上初中,就意味着一生的学习就此结束。毕业那年,她就读的白花村小,五年级的20多名学生无一人考上初中,让所有的师生和家长很没面子。

好在那时有个不成文的“优惠政策”:一个学校的毕业班如果没一个学生考上初中,可以根据该班的情况,推荐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去读。经过学校领导及老师商量,决定推荐宋志芳去。得知消息的宋志芳欣喜若狂,想到梦寐以求的初中学习生活即将开始,怎么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做什么都那么来劲。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宋志芳的父亲居然要她放弃这个十分难得的机会,把名额留给其他同学,要求她复读一年,下苦功夫考上初中!他的理由是,一来她年龄还小,怕住校后不能照顾好自己,反而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二来她不是考上的,就像修房一样,基础没打好,即使修起来了,也不稳当。父亲的决定,实在让她难以接受。经过父亲的耐心开导,她认识到自己学习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也有问题,造成考试成绩不理想,于是她服从了父亲的决定。她在心底默念道:谁叫自己没本领考上,若通过考试被中学录取,父母一定会支持我读初中!于是,宋志芳暗下决心,要通过自己努力实现就读升学梦想。

复读时,宋志芳十分珍惜学习机会,经常向老师请教,学习成绩逐步提高,终于顺利通过了升学考试。可她们一家还是喜忧参半,高兴的是宋志芳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考上了,为难的是自家离新市中学较远,那时没有公路,靠两条腿在大山里穿梭。特别在冬天,准备上街的村民不等天亮就得起床动身,冒着苦寒的天气连跑带溜下山,对于年纪不到13岁的宋志芳来说,更是困难重重。所以,宋志芳要读书必须住校,可四个弟妹都在学龄中,家里还有一个年迈多病的奶奶要人照顾,确实没多少钱让宋志芳住校就读。

“不读书咋行!”宋志芳的父亲叫大家不要急,“办法总比困难多嘛”。经过父母再三商量,总算把宋志芳安排在新市镇龙口村的亲戚家寄住。那里离学校近,不用交住校、生活等费用。父母隔三岔五把自家种的粮食送到亲戚家,偶尔也会送去腊肉、鸡蛋等物品,感谢亲戚长期对宋志芳的照顾。不曾想读初二时,宋志芳因上体育课时摔伤了脚,行路困难,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完全康复。为了不影响她的学习,宋泽均夫妇咬紧牙关,让宋志芳住校。

宋志芳在校的生活全靠自理,一般一个月才回去一次,每次从家里返回学校时,早已是汗流浃背、衣襟尽湿,分不清是汗水或雨水。初二下半学期,因家里正值收获庄稼的农忙时节,父母没往学校捎来生活费,宋志芳“粮草已尽”,只好向班主任求助。站在老师面前,那嘴唇似有千斤重,老张不开。

学校生活让懂事的宋志芳深深被老师们文雅的言谈举止所熏陶,被身边乐于助人精神所感动。教师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胸怀、活跃的思维让她敬佩不已。在她的心里,早已把教师当作是天底下最光荣、最能体现自我价值的职业。由此,宋志芳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决心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命运总爱捉弄人,在1986年中考时,宋志芳发挥失常,万分遗憾地与师范学校失之交臂。她落榜了!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心情十分郁闷,甚至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就此完了!家里的状况让她整天闷闷不乐:二弟正读初中三年级,三妹也在读初中一年级,家里开支大,经济来源又是那么有限。看来,复读是没有指望了,自己也不好意思向父母开口啊!接下来的日子,也只能像其他的农村孩子一样,给父母做帮手、种庄稼啦。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鼓励下,一家人东拼西凑了200元钱让她准备复读。

“屋漏偏遭连夜雨,船漏又遇顶头风。”正在她准备复读,再次冲刺教师梦想时,父亲宋泽均却因意外大腿骨折!这不仅花光了全家积蓄,还欠下了近千元的医疗费用。她们一家人再次陷入窘境,宋志芳也只能放弃了复学。


艰难追梦,衣带渐宽终不悔


“有了梦想,就要拼命去实现!”倔强的宋志芳绝不会轻言放弃。这个暑假,她经常上街,为的就是到书摊上去看书,而且一看就是大半天。虽然没有在校读书了,但她求知的热情非但没减弱,反而更加强烈。

苦心人,天不负!就在暑假快要结束时,宋志芳听说新市区(县辖区)要组织代课教师资格证考试,取得此证后,就可以到缺教师的学校代课,并且可以参加中考。这消息就是大旱时的甘露,滋润她干裂的心房!报名、复习、考试、过关!宋志芳以优异成绩取得了代课教师资格证。放在今天,对条件优越的人而言,对此可能会不屑一顾,甚至会嗤之以鼻。然而,在那个时候,对于千方百计寻找机会追逐梦想的她,这无疑是不容错过的机遇!

随后近一个月,她和父母四处打听附近学校是否缺教师的消息。当宋志芳得知寸腰村小缺少教师时,毅然决定前去代课,站上熟悉而又陌生的讲台,她总算有了一片小小的天地。

六间教室、一间厨房、男女宿舍各一间,加上用石块切成的墙体和石块铺成的不足300平方米坑坑洼洼的操场,就是寸腰小学全部的“家产”。因整个村子都没有通电,学校也不例外。

为了尽快熟悉教材,宋志芳只能在晚上借助煤油灯光工作;没有多余的床铺,她便和另一个女教师吕朝先同睡一张窄小的木架床;没有柴火做饭,她与老师们放学后自己到离校十多里远山上去捡柴,常常傍晚才能回校。为了尽可能减少经济开支,老师们都是自己种菜吃,挖土,挑粪……宋志芳样样都会。为了不耽误上课,经常从家里抄近路到学校,有一次,在经过一条小溪时,因下暴雨涨了洪水,她硬是趟水过沟,整个人滑倒在沟里,结果到了中午才换掉被浸湿的衣裳。

为了自己的教师梦,尽管工资收入微不足道,工作生活条件如此艰苦,宋志芳仍然过得充实、快乐。“当时志芳每个月工资只有36元,还要拿出20多元给家里买油盐酱醋和种子肥料……”她父亲宋泽均回忆起当时的情况,颇有感慨地说。

代课半学期后,上级来了明文规定:代课老师不能参加中考!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给了宋志芳当头一棒,令她心乱如麻:去学校补习吧,又只有两三个月的复习时间了,考上中师的希望也不大;不去吧,现在代课又没有盼头。几经权衡,她还是决定继续把这期的课上完,明年的9月份再去复读。这个决定得到家人的赞许,她一边代课,一边认真复习功课,为中考做准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命运似乎专找宋志芳作对!就在开学的前几天,父亲的大腿再次骨折,又一次住进了医院。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16岁的宋志芳走出父亲的病房,在深重的夜幕下徘徊,想到自己的家庭、弟妹,想到十多年的艰辛,还有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哎!算了!完了!完了!一切都结束了!我的求学之路这下彻彻底底了结,我发誓再也不去想读书这件事了……一串串的泪水冲开闸门,直泻而下。天上没有星月,地上寂静得可怕。不知是凌晨几点了,她伫立在住院部楼下,慢慢揩干眼泪,命运再无情,人还得回到现实,自己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今后的日子还有很多变数……

随着父亲病情的好转,宋志芳很快振作起来,继续她的代课之路。她不断鼓励自己:只要多用心,只要肯努力,读不成师范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爱学生胜过爱自己孩子,管学校胜过管自己家庭。”家长们都这样评价宋志芳。作为代课教师的她,从未因私事耽误工作,还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义务为学生补课。

刚踏上教学岗位时,只有初中学历的宋志芳由于知识欠缺、经验不足,内心总是彷徨忐忑。可她第一次站上讲台,就被淳朴的孩子们那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神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告诫自己:一定要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于是,她一面努力钻研教材教法,一面请教有经验老师,甚至徒步10多公里到二龙小学去听有经验的老师讲课。十年辛苦不寻常,通过自学考试,1997年宋志芳获得了中师文凭,7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思想素养和教学水平兼备的人民教师。次年,凭借中师学历,可以申办“农转非”,等机会转为正式教师。但办理户籍“农转非”需交纳1500元费用,这对于月工资只有36元的宋志芳来说,犹如天文数字。此番打算也只能就此作罢。

1999年农历腊月十五日,厄运再次降临。因为期末监考,宋志芳早早来到学校,未及照顾生病在家的大女儿,原本准备等到监考结束就把女儿送到当地医院治疗(因当时不通车辆,要步行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医院,丈夫又外打工还未回家)。宋志芳离开家2个多小时后,从家里传来令人焦急的消息,女儿在家突发高烧,病情加重,已经神志不清……得到消息后,宋志芳飞奔回去,与家人交替背着女儿急匆匆赶赴医院,结果还在途中,女儿就永远停止了呼吸。

一枚未放的花朵,就这样凋谢了,离开了这个她远未呆够的世界!女儿的音容笑貌每时每刻浮现在宋志芳的脑海里,面对女儿的照片,面对家人的责问,面对亲友的惋惜,宋志芳唯有以泪洗面!忏悔、伤心,甚至绝望之情交织着,撕咬着她的心,她千万遍地责问着自己:“我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真的要为满足自己当好教师的梦想忽视对亲人的照顾吗?”她挣扎、矛盾、苦闷、徘徊,几次准备离开这个曾经让自己伤心、绝望的岗位。

放寒假了,宋志芳悄无声息地来到学校,一遍又一遍抚摸着让她百感交集的讲台,心底纠结的是一丝丝难舍的情怀。

正在这时,一位家长领着几个孩子走近宋志芳,拉着她的手,恳切地说:“宋老师,求求你不要走,我们真的需要您,他们都是您的儿女!”“宋老师,您走了,我们咋办啊?”“宋老师,我们舍不得您,别丢下我们嘛!”听着家长和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呼唤,她的泪水模糊了双眼,情不自禁地想起初中毕业未考入师范学校时的失落,想起两次复学梦想化成泡影的无奈,宋志芳犹豫了。

望着孩子们远去的身影,宋志芳心潮起伏,难以平静。自己虽然失去了一个孩子,但这里有一大群孩子需要自己啊!学生们苦苦请求的情形历历在目,自己实在是离不开这个心爱的讲台,离不开心爱的学生,这里才是自己承载梦想、追求生活的源泉和归宿!她只能不顾家人的反对,下定决心继续教书,还暗暗激励自己,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在这三尺讲台上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体现出人民教师的情怀和魅力!


执着守梦,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年,宋志芳夫妇迎来了另一个女儿。再次得女的喜庆一定程度上抚平了昔日一家人的伤痛。她每月的代课工资也从原来的36元增加到45元、60元、80元。尽管如此,一家人的生活仍然是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以致丈夫刘安元不得不外出打工,改善全家人的生活。

2000年的暑假,刘安元又要外出打工维持全家生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了上次的失女之痛,刘安元说什么也不放心让宋志芳母女留在家里。“我们一起出去,互相有个照应,只要我们在一起,哪怕生活过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在丈夫的再三要求下,她整装携女与他一同外出了。

宋志芳来到江苏,第一次看见高楼林立、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的南方大都市,除了自己变得更加渺小外,感觉家乡也太落后了,地处大山里的农村太需要发展了。同时,心里更是空落落的,总觉有驱之不舍的师生之情。只要见到学校,或看见活泼嬉戏的孩子们,心底顿时踏实多了,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不到一个月就是8月底了,寸腰村的孩子们即将开学,没有老师怎么办啊?!

时间不等人,自己的梦想不能说变就变!最终,宋志芳还是硬着头皮,下决心打道回府,重操教师行业。丈夫自然有百般理由让宋志芳留下,但想到若让妻子做她没兴趣的工作,反而自找没趣,也违背了当初带妻子到外面打工的初衷。结果,宋志芳带着女儿踏上返家的行程,准备重回校园。

宋志芳重回寸腰的消息很快被家长和学生们得知,三五名家长领着子女早早赶到当地场镇的路口,等待着宋老师尽快出现在眼前。夏天的夜晚凉风拂面、蝉鸣悠悠,家长们接到宋老师后一路兴高采烈地来到寸腰村。聚集在宋志芳住处的家长和学生越来越多,相互谈论着假期以来的新变化,用不同的言语和方式欢迎她返回学校继续教书。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秋去冬来。大山里的冬天,白天更短,夜晚更漫长,这里的孩子们为了保证上学不迟到,比城里的孩子辛苦得多,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做饭,有时还照着手电筒去上学。再加上这里雨水偏多,路途遥远,当孩子们蹒跚来到学校时,鞋子已经被雨水和汗水湿透,一双双小脚丫被冻得通红,却总是满面微笑地告诉宋志芳:“老师,我不冷!”“老师,我都习惯了”……孩子们天真、稚嫩的话语,一次次让宋志芳感受到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愿望,也一次次温暖、震撼着她,让她心中的执念一天比一天坚定——只要能让这里的孩子通过学好知识走出大山、改变贫困命运,条件再差也不怕、日子再苦也能熬、困难再多也要挺!

日复一日,宋志芳总是忙个不停,在不断的学习、钻研和总结中,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成了当地的骨干教师。

机会永远都属于有准备的人。2005年7月,宋志芳顺利通过教师公招考试,成为了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同时,她放弃了到交通方便学校工作的机会,主动选择在寸腰小学继续任教,还挑起了该校负责人的重担。不仅如此,她还决定,把丈夫也拉回来帮助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使自己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宋志芳认为,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书读、能读书,是教育扶贫的第一步。作为汉彝杂居的乡村,如何让彝族儿童安心读书是最大的一个难题。在宋志芳看来,现在虽然普及了电话,与家长沟通很方便,但是,学生看不见老师与家长沟通,有时会误认为自己没有得到重视,从而变得而不求上进。

2007年,新市镇坳田小学撤并到寸腰小学,来了一批彝族学生。当时,彝族家长们担心孩子被汉族师生歧视,转过来的彝族学生也是整天沉默寡言、学习松懈。开学不久就是彝族新年,宋志芳决定利用学生过年之机,对这批彝族学生进行全面家访。一来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给他们拜年,解除他们的误解和担忧;二来也能了解学生在家的真实情况以及他们家到校的具体路程,体验一下他们读书的辛苦。

家访这天阴雨绵绵,偏偏彝族学生又住在高山上,宋志芳借了一双雨鞋,让丈夫陪着出发了。泥泞的山路又硬又滑,整整走了3个小时后,宋志芳夫妻俩来到最远的彝族学生家里,学生和家人见老师来了,既格外高兴,又异常感动。特别是就读于学前班的6岁彝族女生周小梅,听说老师来了,硬是跑出家门来迎接,拉着宋志芳的手说:“老师,我妈妈说,您可能吃不惯我们的饭菜,不来了呢!”“老师,您慢点儿!”“老师,您担心脚底下!”本来走这么远的山路,又全是爬坡,已经很累了,可从这么小的孩子嘴里说出的这几句话,让宋志芳心中满是感动,可见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是何等的重要啊!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眼中噙满了激动的泪水。这一天的家访,宋志芳一大早出门,最后借了一只手电筒才回到家。裤腿上全是泥,全身像散了架一般,动弹不得。但这一趟路没白跑,彝族孩子们从此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学习上也知道努力了。

有个叫刘珊珊的彝族小女孩,刚到寸腰小学读书时,被和蔼的老师、热情的同学和美丽的校园深深吸引,学习也有新的起色,如一棵小树,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可是,宋志芳却发现她有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给家长说吧,又怕家长不配合(因为在当地彝族同胞面子思想很严重,他们认为这是很丢脸的事),如果放任不管,又觉得对不起孩子,担心以后会酿成大祸。思前想后,她不厌其烦找孩子交心谈心,从关心她的生活、学习着手,鼓励她、引导她,适当时候再教育她,让她明白坦诚、文明做人的道理。同时,择机与家长联系沟通,适时配合教育。就这样,她的良苦用心终于打动了家长,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帮助刘珊珊改掉了坏习惯,同时在美术、文明礼仪和卫生等方面对她加强了培养,使之在学习上也更加努力。

“宋老师对我们既严格又和蔼,就像我们的妈妈,不仅教我们文化知识,还让我懂得了为人的道理。”回忆起当年的学习生涯,刘珊珊感激地说。

就这样,宋志芳一年内跑遍了学校70多名学生家里,耳畔常常传来同学们自我“炫耀”的声音:“宋老师喜欢我,她都到我们家去过!” “宋老师也喜欢我,她也到我们家去过!”学生们因此变得更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学习也就更加勤奋了。

最让宋志芳感到自豪的,是从这里走出去的高材生邓华。他从小聪明,但作为农村家庭中的长子,常有因家务劳动辍学的情况,宋志芳便经常与家长沟通。邓华读完研究生后,去澳大利亚当了几年工程师,现已回国工作。每次回老家,邓华都要捐赠资给母校,鼓励师生们努力工作、勤奋学习。

“再大的困苦都没有孩子们的学习重要,我要在这里教书一辈子!”宋志芳这一坚守,就是永远!


放飞梦想,妻唱夫随苦也甜


2004年,寸腰小学校开始重建,历时1年,一座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有着现代气息的寸腰小学校矗立在大山深处。如今洁白高耸的教学楼、宽敞平整的操场、崭新的学生食堂一一呈现在眼前,昔日学校围墙旁边不大的黄桷树如今已参天入云,依稀几颗竹子已是郁郁葱葱。2009年,在当地党政部门的协调争取下,开山凿路修筑了一条宽4.5米,长4千米的乡村公路通往寸腰小学。虽然是碎石路面,但它的建成通车,让山里的人们买彩票中了大奖一般兴奋。当时学校只有140多名学生,其中有30多名住校,有20多名是彝族学生,平时有不少事务,还要分发营养午餐,“麻雀虽小,肝脏俱全”,多年来,一大堆的活儿,主要靠宋志芳及其丈夫刘安元撑起。

朴实、健壮的刘安元当兵退伍后,常年在外打工,每月能赚4000多元。自从学校有了住校生和营养餐等工作,宋志芳便把丈夫硬“拉”到学校来。他得知宋志芳每天起早贪黑,常常连择菜、吃饭的时间都花在学生和学校管理等工作上,很是心疼,便回来帮助宋志芳所在的学校,料理些家务,以减轻宋志芳的负担,让她有更多时间从事教育工作。他在学校主要为学生烧水、蒸饭、搬运货物、维修设备设施、管理学生安全等,还主动担起了看管修建的重任。刘安元成了学校的“勤务兵”,但他的月工资不到1000元。刘安元说:“之前一个战友打电话叫我去搞管理拿高工资,但如果我走了,她一个人在学校忙不过来。最艰难的日子我们都能挺过去,现在少收入一点也没关系!”

假期里,外地老师都回家了,为了保障学校财产安全,宋志芳作为本地老师,经常主动承担护校工作,把学校贵重物品搬到了办公室,在地上打个地铺,同丈夫一起住下,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

暑假里的寸腰小学寂静无声。宋志芳匆忙吃过早饭,开始了她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