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访谈

新当选重庆市作协主席张者:加强成渝两地文学交流合作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818266281963601920

张者

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6月12日下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张者当选新一届重庆市作协主席,为重庆作协的第四任主席。从记者到作家再到作协领导,张者的文学人生迎来了多次转变。当下,除了笔耕不辍地完成自己的创作计划,关于作协主席做什么?如何做?张者积极地思考。在接受川观新闻专访时,张者直言:“我总结了一下,最少有五个方面的工作。”这其中又以加强成渝两地的文学交流和文学合作,让张者尤为上心。

“重庆的作协主席已经有三任,我是第四任。前三届的工作非常出色,有很多经验需要总结,肯定要继承下来。他们比我有工作经验,有能力,我要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最后,还要向重庆作协五届三次全委会的信任投票表示感谢。”川观新闻第一时间祝贺张者当选重庆市作协主席,他很是谦逊。

张者坦言,就文学创作来说,重庆曾经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不但出了一批诗人,还有影响了一代人的长篇小说《红岩》……但,一切过往皆为序章,重庆文学要持续发展,还是任重道远。

张者表示,接下来,重庆作协要大力培养青年作家,助推重庆作家和作品走出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写出这个时代的经典之作,形成有重庆文化辨识度的作品。同时,还要加强成渝两地的文学交流和文学合作,张者提议:“两地同气连枝,一脉相承。两地出版界要密切合作,联合出版,形成合力。同时,两地作协也要加强合作。重庆和四川应该联合设立一个有全国影响的文学大奖。”

日前,张者和宋潇凌合力创作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万桥赋》,由重庆出版社与四川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该书以贵州的桥梁建设为背景,讲述了几代中国桥梁建设者的故事,甫一出版,备受文坛关注。

作为一位勤奋而高产的作家,张者不会歇笔太久,即使已经当选作协主席,他透露的创作计划也是惊人的。“接下来我至少要写四部长篇小说。第一部是写新疆“兵团二代”长篇小说;第二部是写故乡的,我想为故乡立传;第三部是反映新时代的城市化长篇小说。写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写从都市走向郊外的新村民。人们在这种进城和出城中寻找自己的家园。何处是我们的家园?第四部长篇小说是以重庆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有着历史纵深感和地域的人文的辨识度。我想写出重庆的麻、辣、鲜、香,从而唤醒灵魂中的记忆。”张者表示,从河南农村题材开始,然后到新疆题材,再到现代小区人文地理的写作,最后是都市小说。这样算来我的写作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写作呈现了四种不同的文学人文地理观,也呈现了不同的文学地理标识。“我写作所呈现的这四个方面,我称之为写作题材的正方体。从三角关系到正方体,这是我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当然更信任这种正方体。不单纯地局限于某一个地域和地理概念,所以我不断更换作品的背景,更换题材。这个地理的正方体恰恰和生活经历同步,形成了我创作的一种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