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阅读 > 其他
《乌蒙磅礴》的拾金路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定林 编辑:骆驼 时间:2021-10-15

2020年8月14日《四川日报》电子版刊文《“扶贫小说”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乌蒙磅礴>中的“红色精神”传承》,标志着税清静的长篇扶贫小说正式出版。对于我来说,是十分激动和盼望已久的事情。

四川作家税清静先生,从2018年7月开始,多次深入到乌蒙山区的国定贫困县古蔺、叙永采访,为《乌蒙磅礴》长篇扶贫小说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初稿创作中曾五易其稿,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于2019年3月写出第一稿征求意见。为了尽量争取在共和国70华诞时与读者见面,税清静带着初稿到泸州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组织部、宣传部、扶贫办和县区有关部门以及泸州市作协的作家朋友们都成了他倾听意见的对象 。在听取了大家中肯的修改意见之后,税清静又重新梳理创作思路,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决定重起炉灶,潜心投入第二稿的创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又用了近一年时间,第二稿终于于2019年底完成。

《乌蒙磅礴》是税清静继他的长篇扶贫小说《大瓦山》出版后,又一部关于扶贫攻坚的鸿篇巨制。此书用文学的语言描绘出乌蒙山区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叙永在扶贫攻坚中的传奇动人故事。这部小说也是我的最爱。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古蔺人来说,也算是扶贫攻坚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所以,读起这部小说来就觉得十分亲切和感动,极能与小说中的人物命运产生共鸣。《乌蒙磅礴》的情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既有小说故事创作的特性,又有报告文学和纪实散文的特点,读后令人可亲可信可敬。作品形神兼备,高度统一,形散神聚。形是载体,是有血有肉的真人真事,是乌蒙大山里人们在贫困中生活,在生活中奋斗的场景与细节和正在进行扶贫攻坚啃骨头的火热的战斗场面的再现;神是思想,是小说中的共产党人奋斗宗旨的一条隐形主线,他们时刻重温党的初心,牢记“让穷苦百姓过上好日子”“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不忘初心”的红线贯穿小说始终。小说用特殊的视角,把中国共产党人在乌蒙大山里的百年奋斗的艰苦历程浓缩其中。

我有幸两次受邀陪同税清静先生回到我的故乡古蔺这个曾经的“国定贫困县”采风学习,看到了故乡近几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切体会到了古蔺人民甩掉“贫困”帽子的斗志和壮阔的场景。

2018年7月4日,受市作协的安排,我和聂勋伟同志陪同税清静先生到了古蔺采风。古蔺县很重视,县作协专门安排高雁女士全程陪同,县委组织部的冉德君和陶荣也专程引领。

在美丽的落鸿河畔,当夕阳的余晖洒向兰尊大酒店的时候,青翠的流沙岩,清清的落鸿河,把奢香广场和河边彩色步道上休闲的人们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晚霞图,给税先生留下一个深刻美好的印象。他说:“我是第一次来古蔺,没想到在乌蒙大山里还有这么美丽的景色,很震撼”!是啊,小城是美丽舒适的,可在大山的深处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们为扶贫攻坚啃“硬骨头”而忙碌,大山深处的人文风景更加美丽雄壮。

县委领导听说采访组来了,一定要来见见面,叙一叙,希望作家们用手中的笔杆子,书写好乌蒙山里扶贫攻坚的壮举,书写好山里人为摆脱贫困而付出的艰苦努力。税先生谦逊地说:“我是来捡珍珠的。我是个艺人,目的就是把捡来的一粒粒珍珠加工串联起来,打造成精美的艺术品,让人们喜爱”。

古蔺的珍珠,是从红色革命的历史开始。

太平镇,一个赤水河畔古老的渡口,一个红军四渡赤水时的重要地点,一个能让这里世代人感赞不绝口的红色圣地。我们走进了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纪念馆,四渡赤水二渡和四渡都发生在古蔺太平、二郎的赤水河岸上。一渡:从贵州赤水土城进入古蔺;二渡:从古蔺太平二郎进入贵州;三渡:从贵州茅台进入古蔺,四渡:从太平二郎进入贵州。馆员还介绍了红军在古蔺境内的“白沙会议”、“奔袭镇龙山”、“彭德怀打云庄”等重要战事。馆员详尽的介绍,图文并茂的展示,对我们产生了强烈的视角冲击和心灵震撼。

沿着古镇的老街千级石梯而下,岁月把坚硬的石梯磨得发亮,两旁的民居承载着古老的沧桑,变化的是这里居住的人们,不变的是这古街的模样。上下两千级石梯,登上去天阔云行,走下来赤水奔流,谁会忍心把它改变?悠悠岁月,古镇古韵依旧!我们又顺着河街而去,在尽头处拜访了胡敬华先生——一个“红二代”。他说:“父亲胡荣清是江西宁都县黄陂山堂村人,是个老井岗。1931年,父亲加过井冈山反围剿,后又随红军渡湘江参加四渡赤水土城青杠坡战斗。当年,贵州土城的青杠坡战斗是一场恶战,大批的红军指战员受伤,不能随大部队一道转移,有的只能寄宿在古蔺的老乡家中,父亲胡荣清便是其中之一”。

1935年1月,红三军团在青杠坡血战。一块弹片飞来,钻进胡荣清的臀部。从青杠坡撤出战斗后,胡荣清跟着红三军团“一渡赤水”,然后转战进入古蔺境内。这时,红三军团要向川滇边界开拔,胡荣清被战友扶着走到太平渡的洗脚溪(地名),实在是走不动了,由民政干部安排到一位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临分别时,排长将3枚银元放到胡荣清手中:“战友,好好养伤吧,我们等你归队”。这批安置在古蔺太平一带的红军伤病员,还有李茂珍,胡国彬、江明万、刘海山等人,大多数是江西“老表”,同样是在青杠坡战斗中受伤的。自红军离开川黔边界,胡荣清一边养伤,一边装哑巴,同时偷偷地学古蔺话。因为只要民团发现有人是外地口音特别是江西“老表”口音,就会认出是红军伤病员,立刻会遭到杀害。几个月过去了,胡荣清的伤好了,便去帮人烤酒杀猪,攒了一点钱,然后到太平镇的下街买了一所房子,才住了几天伪保长就找上门,要把胡荣清送到乡公所关起来。幸好一位善良的道士出面说情:“胡老表是好人,人家早就不是红军了。”胡荣清才免遭一难!

第二年,胡荣清又加入了古蔺县地下党的税清河支部,红军的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发芽。据不完全统计,当年有58位红军战士留在了这里。

二郎滩,街口那颗树根抱着石坎的大榕树和短小狭窄的老街,见证了红军当年四渡赤水“开仓分盐”的繁忙情形,红军的故事早已刻在人们的心里。

现在的二郎镇,早已今非昔比。著名的郎酒集团就在这里。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时给红军提供郎酒清洗伤口的小作坊,如今早已发展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酒类大企业,年产3万吨,储酒能力16万吨,年销售收入破百亿元。郎酒厂正在为地方经济和脱贫攻坚做出重要贡献。我们采访组参观了万坛露天存酒基地,也感慨万千:“四渡赤水”时的穷乡僻壤,今天是红红火火,一派繁荣。创造了3000多人的就业岗位,为这里的老百姓摆脱贫困营造了了良好的基础。这不就是那时红军流血牺牲为之奋斗的梦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随后,采访组到了双沙镇,参观采访了“红军总司令部”和毛泽东与贺子珍曾经的住所,去深切体味红军和毛泽东夫妇在双沙时的艰难困苦。到了红军“奔袭镇龙山”的龙山镇,知道了红军的神奇与速度。到了彭德怀奇袭过的观文镇大地主曾庶凡的大庄园——云庄。一座苦心了经营了近百年,占地8万6千平方米,5米多高3米多宽的石砌围墙的大庄园,不听红军劝告,枪杀15名红军战士,被彭德怀率部进攻,一夜之间将其化为废墟。我们站在残垣断壁上,举目一望,青山依旧在,刻在后山崖壁上那一个照着云庄面积达三千三百多平米的“福”字下面,又多了一条“毛主席万岁”的大幅标语,那时的帮工佣人佃户,现在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到了箭竹乡,参观了当年西南剿匪现场,现在变成旅游热点的“大黑洞”,品味了苗族文化和洞穴文化的精髓。到了马蹄乡,听到了苗寨械斗的传奇故事,发现了未列入少数民族之列的“羿人”的存在。到了大寨乡富民新村,看到了村民们烤烟丰收时挂在脸上的喜悦。来到了黄荆老林的“红军树”下,红军烙印的参天大树更加繁茂。

永乐镇的麻柳滩村,是古蔺扶贫攻坚的一颗珍珠。

麻柳滩村,位于永乐镇东北面,东邻太平镇,距古蔺县城30公里。幅员面积11.3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681户353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28户,556人。河谷,落鸿河东流,县道蔺郎路穿过;山顶,叙古高速越境跨桥而过,横亘高山。全村只能望路望水兴叹。三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贫困村。

我和税清静讲起了麻柳滩过去的故事。三年前,我和泸州市作家协会的同仁们来这里采访时,正是北京国家开发银行来的李学征刚下派到村里当第一书记。那时,他讲自己面对的是这样的情景:由于条件艰苦,村里的女孩出去打工都远嫁他乡,外面的姑娘不愿嫁进村,导致村里光棍多。村里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多,老百姓说,村里留守的大军就是“386199”部队,意思是说“妇女儿童老人”。大量田土抛荒,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等等。李学征在走村入户中的调研中,经常会碰到触动内心的幕幕情景,李学征说:“在一次走访的过程中,就碰到一个叫王芳的小女孩,竟然头枕着书包在路边上睡着。把她叫醒,跟去她家里看,家里的房子外面墙体开裂,里面破烂不堪,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因为常年柴火做饭,屋内被烟熏得漆黑。家里只有她和父亲两人,父亲50多岁,一直未婚,王芳是抱养的。”面对这样的贫困,全村在李学征的带领下,用两年多的拼搏,终于摆脱了贫困。

这次再来麻柳滩,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麻柳滩村翻天地覆的变化:坐西向东的两层高的小洋楼,建成了党群服务中心,图书室,花灯展览室,露天表演大坝,周围环绕着果林和贫困户的移民新居,焕然一新。脱了贫的人们,又在文化上下功夫。在我们表明身份后,村文化站的村民还特地为我们表演了他们的“非遗”产品——古蔺花灯。“花灯唱了千年,过年求喜气,越求越穷志越短。共产党如今带领我们麻柳滩奋斗脱贫,天天有喜气,天天都要唱。这也是乌蒙山区老乡的共同心愿,我们想富一百年! “灯首”、非遗传承人谢建刚说。在村上表演是无偿的,外村邀请表演是有偿的。这也是村上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和创收脱贫的一个好项目。税先生很感兴趣,仔细观看,查看资料,认真记录。还对花灯表演的“灯首” 谢建刚进行了专题采访。

在黄荆,我们走访了原林村2组韩昌文家。

门框上的《精准扶贫帮扶卡》显示:帮扶单位黄荆乡政府,致贫原因:因病缺劳力和资金。女主人介绍,家里现有5口人,老伴瘫痪在床24年,吃饭也要人喂;女儿有病劳力弱,乡上精准兜底扶贫月发放兜底金875元,养老金150元,女儿安排在金鱼溪做环卫,每月300元,全家月收入1325。小外孙才7岁,在乡上上小学,乡政府兜底全免费;大外孙16岁,今年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已报考县城职高,每学期要交800元的学费,而在乡外读书,乡政府是不管任何费用的。听到这里,税先生说:“这样,成都有家四川共青团联办的免费全包的职业学校,不用交任何钱。我先联系,争取到这里去读。”随后,税先生就拨通成都朋友的电话,请他帮忙尽快联系。最后,税先生查看完建卡的扶贫资料,又与大外孙交换了联系电话,并嘱托说:“以后有什么事情,就与我联系。”离开她家后,税先生十分感慨地说:“这样的孩子现在帮他一把,以后就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不然的话,由于家庭极度贫困造成的一些心理障碍,会抱怨社会不公,搞不好会走向反面。”听了税先生的一席话,我深深感叹一个文学工作者的社会当担和扶贫情怀。

一路走来,一路珍珠,一路感动。胡荣清,一个四渡赤水流落在古蔺的老红军,祖孙三代都在为摆脱贫困努力奋斗着;何宗辉,从县委书记到市政协副主席,退休后又回到乡村担任第一书记;余芬,一个扶贫攻坚志愿者的党员典范倒在了扶贫路上;李学征,下派的第一书记如何千方百计为麻柳滩村的脱贫奔跑出力;马蹄滩,新型农村合作社与电商平台结合,让农民的柑橙销售到世界各地,马蹄小学的孩子们渴望文学知识,渴望看到大山外的世界……。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故事涌入税清静的脑海,《磅礴乌蒙》的雏形在心中孕育。税先生说:“我想,我要写的故事,应该从1935年1月一个寒冬的夜晚,一户赤水河边的穷苦人家,在梦中被枪炮声惊醒时的故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