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阅读 > 散文
玉湖岚山
来源:四川作家网 编辑: 时间:2016-06-24

玉湖岚山

山眉



玉湖,在山顶上。绕过七弯八拐,在丛生的树林间穿梭,大概十多公里,终于见到这水清天蓝的清净之地。岚山,眼见这青绿的山脊、山梁环绕着一层层薄雾,便可知这山名的由来。

这是春天么?分明又有着秋的韵致,叶落山径,半黄半绿。这是洪雅么?恍若九寨沟的风情一夜间离了人间,粘贴到这片土地。当我凝神间,又仿若陶渊明笔下的某个场景重现。

似幻非幻,只能轻轻地掂着脚尖,生怕踩醒了它沉睡的梦境。

寻古访幽,不用去别处。近处的风景一样可以带给人不一样的体验。我来过,记得去年某个下雨的日子,但只是在装饰富丽的酒店里喝茶、聊天,看金壁辉煌的饰物携带着都市风情,落入这山凹间。脚步匆匆,不曾细品。观远山如黛,品近水碧绿。叹一声这人间的美景,在大山深处经多少风雨,依然鲜活、美丽。心无尘,定能融入这山山水水中,无忧无虑。

洪雅罗坝的历史已有上千年。而这深山中的风物人情,承续了千万年寒暑。默默地,飞鸟起落,鸡们大摇大摆地在泥路上散步,见了人一丁点也不害怕,各走各的。鸭子在水中游戏,成双成对,自在悠闲。这样的情景,在我们幼时还偶有所见,而现在,越来越稀少。山是自然色,水如一汪镜。管它有没有人欣赏,无须矫情。

湖面宽阔。宛如女人的温婉、从容。树竹与水相映,照见谁的前世今生?

山岚萦萦。看苍茫大山,雾气笼罩,飞鸟唱和。村民砍竹、伐木、放羊,融入这片山水,修养生息,年复一年。只是年轻人越来越少,大多出去求学、打工、生活,搬离这片土地的,是否会时常怀想?剩下一些中老年守着这方山水,留存着旧时的记忆。

山如画,谁的画笔又能穿越这千万年?水如诗,谁的诗句又能吟唱这千古神奇?

添一笔感觉多余,少一笔感觉苍白。我想,这些山、树、竹、草,鱼虫飞禽,都是大山的精灵,都会在白昼唱歌,用它们的语言。鸡鸭犬猫自由地生长,和着主人的脚步,与大山对话。

湖里多鱼虾。农家乐的主人早上从湖里打捞的鱼虾,鲜嫩爽口。端上桌,大家便迫不及待地抓来放嘴里,一嚼,怎一个香字!平常餐馆里吃不到。

春天来此,树竹青青。路旁有刚砍伐的松树。迎面走来一位赶羊的中年妇女,她招呼我们,“我们这儿空气好,你们是外地的吗?”“不远,就县城的。”她赶着十多只羊,山羊奔跑着去路边倒下的松树枝啃果子吃,她说,里面含油脂,山羊喜欢。她一年大概养二三十只羊,现在羊价跌了,一只也能卖一千多元。村民朴实,不拒生人,跟我们聊起家常,话里带着愉悦,女儿、儿子都大了,山上退耕还林,没种粮食,所以喂羊。前不久,她生病住院,女儿女婿都去照顾她,女婿给她出医药费。她说,“自己有钱不愿用他们的,以后没钱时再说。”她接连夸赞女儿女婿孝顺。

眼看她赶着羊往山那边走去,踏实的每一步在这村道上踩出泥印。“我家旁边也开了农家乐,就在堤坝那边,你们有空去耍哦。”临走,她还不忘给我们推荐。

山道上走着,心放空了,便能看到更多的景色。满山的树竹摇着轻风,只见一些放置在路旁的竹木,是乡民刚砍伐的。这里栽种了很多杉树,长到一定时期要间伐,以便其它树接受更多的阳光,能更好地生长。

路上人迹稀少,还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地方吧?我们离得这么近,都才第一次发现。走着,湖边一妇女从小木船上往岸边搬木头。原来,是一对夫妻,男的在湖对岸砍树,将木头抬上小船,女的划船过来,搬到路边。夫唱妇随,一起劳作,在这片风景中谛造另一种风景。谁说爱情的样子,是风花雪月,是卿卿我我?一起劳动一起创造美好,爱不言,融入点滴生活中,融入这苍茫山水中。归来时,眼见他们摇着小船载着新砍的树木驶向太阳落山处,这不就是最美爱情的注解么?

遥想吴越争霸风雨之后,范蠡与西施是不是就寻了这样一个地方,一起砍树伐木,织布洗衣,过着一种平凡但又充满乐趣的田园生活呢?也许,放下了红尘,会有另一种了悟。

据说,仓央嘉措在青海湖边押解过程中失踪,有可能被害,也有可能藏身民间,我想,也有可能就是这样一方山水,留住了他及他那些唯美的诗篇与醉心的爱情。

农家乐有人在招呼:“吃饭罗!”思绪瞬间被拉回。

泛舟玉湖上,悠然见岚山。任凭时光涤荡昨天的尘烟,在晨光树影里重见儿时的旧梦。山里的人渐渐走出去了,山外的人渐渐涌进来了。

我们寻找一方栖息之地赖以容身,寻找一方精神家园怡养心灵。

“留住一方山水,留住一缕乡愁。”湖上琴声悠悠,谁的呼唤,牵引我归家?




作者简介:

山眉,原名:王雪梅。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眉山市诗歌协会副会长,洪雅县文联副主席,洪雅县作家协会主席。

诗歌、散文作品发表于《中国文学》《中国诗歌》《星星》《作品》《散文百家》《都市文苑》《新阅读》《百家讲坛》《红豆》《青年作家》等,曾获四川日报纪实散文征文比赛三等奖,四川报业副刊好稿二等奖,四川省作协主办的征文比赛优秀奖,中国乡村诗大赛优秀奖。现已出版散文集《阳光不锈》《指尖上的流年》《东坡月》、诗集《弄花香满衣》《千年余音》。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