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阅读 > 小说
“德”字的真草隶篆
来源:四川作家网 编辑: 时间:2016-07-25

01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不高的金城山,没有仙,却仍是仪陇人心底的一座神山。

若干年来,仪陇人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这座山上,寺庙、碑刻、公园、饮食、丧葬……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关的一切,都与这座神山紧密相连。峰峦叠秀,景致绮丽,人们晨起暮归,每天的生命运道,也都离不开金城山。曾几何时,晚饭后的闲庭信步,犹如复习功课一般,日复一日地拾足登临。似乎只有这样,一天的修行方算做完,而后,方可静心等待又一个黎明的到来。

不知何年何月,仙气氤氲的金城山,又多了一个“德”字——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个独体字。此字是从朱德元帅的墨宝中挑选出来,而后精心制作而成。大德之字,双德并用,兼意深重。

晴天甚好,前去沐德。阳光在天空普照,植物在山间葱茏。怀着与万物共生的怡情,一步步向大德接近,每走一步,英气便趋时逼身而来。高高在上的“德”字须仰视才能洞见全貌,一种巍峨,从天而降。恍然间,面前矗立的不是一个字,倒像一个人——凝结成的一座雕塑——背后的金城山,恰似千万个以德竖立而成的中国群雕。待神情稍有清醒,那种厚重感、神圣感愈发强烈,久久聚集在心田。

如果是阴雨天,大德便是若隐若现。“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原来仙人苏轼早有诗云。此番赏酌,实乃仙境般迷人。

我就是在一个雨雾缭绕的天气里,走近那个人不见数峰青的大“德”字


02

近半个世纪的生命历程里,我经历了三个跟“德”字相关的人。

自打记事以来,最早接触的便是景仰,我的母亲——张明德。识字不深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德”字的下笔,甚至不能完全懂得此字的含义,但母亲用一生的慈爱和温暖诠释了大德。母亲用言行在传染并感动着,每一个能让她释放母爱的人。很多时候,母亲的形象是重复和融化的,母亲在我心里,朱德那篇《我的母亲》在眼前,每次读到字里行间,情感满溢而成的波澜,便是我那深爱的母亲。似乎感觉朱德这篇著名的篇章,虽是写给他母亲的,但在我阅读的那一刻,就神似写给我母亲的祭文。情感交融之时,我已分不清书里卷外了。无论是朱德母亲,还是我的母亲,她们都是传统教育下最善良的中国妇女——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勤劳朴实,聪明贤慧……她们的一生,值得每个做儿女的去赞颂和讴歌。

第二个“德”字辈的人是张思德我虽然错过了《为人民服务》疯行的岁月,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刚刚拿起身为记者的笔,我采写了一篇关于张思德纪念馆的文章,未曾想引起轩然大波,惊涛骇浪般的旋激,至今历历在目。

第三个“德”字辈的人应数朱德了。人,以小见大,强吾建国。新中国一路走来,历尽彷徨,挫折,但最终,以骄傲和自豪雄踞在这个世界上。新中国的历史,是一篇苦难史,奋斗史,抗争史,不屈史!新中国成长,离不开一代伟人的智慧和精神共筑。朱德便是伟者之一。朱德早期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义复辟帝制战争,反军阀护法战争……八一南昌起义是为早年人生的最大亮点。有关朱德介绍的词条里,籍贯一行,总是非常醒目地注明出生地:四川省仪陇县。我参加工作后,仪陇县城那条“朱总司令是仪陇人”的红军标语,就镌刻在单位街对面的仞城上,上下班都会不期而遇,我每天至少看上三遍。然而,最早接触朱德,还是从小学课本里那篇《我的母亲》开始的。字里行间,我读出的不是一位军人的刚勇,倒像一个儿子的柔情与率真。


03

我自小喜好书法,对真草隶篆均有涉猎。篆书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官方文字,楷书在篆书的基础之上,通过隶书的过度衍生而来,它们都因实用功能而广植于芸芸众生间,有极强的草根基础。草书则不然,它跨越楷书踩在行书肩膀之上,而后孤独辉煌。千百年来,草书可谓集修养、人文、学识之大成者,乃学书者之最高境界。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载体。如果把书法的演变阶段与做人做事融会贯通,陡然间,我有一种不恰当的譬喻——

母亲尚处于篆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坚守传统,而唯传统是从;

一代精神楷模张思德,已然行进在楷书阶段,中规中矩,堪为典范;

而尊为元戎的朱德,即是行走在草书阶段,元帅已经行进至人生峰极,实乃妙境……

德行天下,三“德”罩苍生。张明德,张思德,朱德,他们都是仪陇人,他们对我的影响,不只是过去和现在,还有将来,纵贯今生。时光,是一条无情的河,总是令人叹息。他们都相继离我而去:年轻的士兵走在了最前面,战功卓著的元帅也早已作古,即在拟写这篇小文之时,母亲离世也已过头七。

三“德”中,除了母亲是家族中的名望之人,张思德和朱德都是国内外声名遐迩,如雷贯耳的大人物,可谓真正的“大德”。士兵与元帅同出仪陇,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母亲与他们一道,名字中都嵌有一个“德”字,在后人缅怀和追忆时,记住此“德”,已然流芳。


04

张思德和朱德是仪陇人的骄傲,特别是朱德,世间给他的美文妙笔可谓多矣,不再过多赘述。这里我想荡开一笔,把更多的笔墨转移到与张思德和朱德相关的人物身上,看看他们人生的真草隶篆,或许可以更能看到这方土地这方人的本真。

先说说朱德生命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大哥朱代历。

1878年农历九月的一个凌晨,一阵急促而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回荡在仪陇柏杨桥云台村的山弯里。初为人父的朱世林,兴奋得搓着双手不知所措,这个婴儿就是他的大儿子朱代历。

朱代历8岁那年,随父母迁居到马鞍场琳琅山下李家湾,看着日渐长大的儿子,身为佃农的朱世林暗自起誓,一定要让长子成为一个读书人。在贫穷落后的农村,他知道,没文化是不会出人头地的,甚至处处吃亏。相反,则是另一种生存,尤其是那些权贵之人,若是碰到读书人,再是如何蛮横,也得收敛三分。

1887年春,朱代历被送到丁家私塾上学。短短三年时间,12岁的朱代历便写得一手好字,行得一手好文,成为马鞍场的秀才。

因伯父膝下无子,1895年朱代珍(朱德)跟着伯父住进了大湾(也就是现在的朱德旧居),大哥朱代历随父母又迁到了陈家湾(今周河乡斑竹林村)。

20世纪初叶的中国,在动荡不安中煎熬度日。192781日,南昌起义的枪声,打破了中国的宁静,敏感的人们知道,历史的交接棒即将“进行时”。身处穷乡僻壤的朱代历当然没能听到千年来这特殊的枪声,可参加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弟朱德,已经是革命军第九军副军长,他以邮件的方式给大哥带来了这一喜讯和进步书刊。

三弟的寄件让朱代历夜不能寐,看着那些熟悉而陌生的革命术语,他不由得回想起,几年前,在四川泸州时与朱德分别的情景:“大哥,回老家后,你要跟乡亲们多接触,在那一带,你人熟地熟,只要给他们说通了,啥事还办不成?……”

山乡里的夏天,热得透不过气来,蝉儿拖着嘶哑的声音跟着太阳较劲。朱代历趁着夜色,手里拿着一把蒲扇走村串户。他给乡亲们讲述泸州的军官生活和三弟的一些故事……看着这位文化人讲得头头是道,入情入理,乡亲们似乎明白了许多。


(篇幅原因,有删节)




(作者章夫,成都商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届四川省十佳新闻工作者(2007年)。


 

 

上一篇:红军花
下一篇:北方来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