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阅读 > 其他
魏龙:徐和先改名记
来源:四川作家网 编辑: 时间:2024-01-25

2014年10月7日深夜,山风吹得银杏树沙沙响。川北阆中彭城徐垭口,早已漆黑人静,单就山湾里一户农家还亮着灯。

灯光下,方桌上,一盒喜糖微微泛星光。围桌而坐的仨人都没说话,仿佛都在听山风拂过的声音。当新娘子才两天的米娟,慢慢剥着红糖纸,问婆婆妈:“吃糖不?”

婆婆妈,摇摇头,看了儿子徐和先一眼,她晓得儿子身在屋里头,心思早在她们摸不到的高远处。儿子在石油队做活路,十年来一向很少落屋。这不,新婚才两天,就惦记着上班。他老汉两年前走了,就这么一根独苗,原本还有个幺妹,结果,唉……

“妈……”徐和先欲言又止。他也想多待几天,也想出去度蜜月,可是,元坝会战已进入冲刺阶段,儿子坐不住啊。

米娟静静地望着新郎官,沉默片刻,然后面向婆婆妈,说:“妈,让他回吧,我没事,他上了班,我也好出门打工……”

第二天清早,徐和先惜别家人,顺着青草萋萋的小路,像儿时一样抹一把野菊花的露珠,向彭城方向快步赶去。

凝视徐和先远去的背影,婆媳俩清楚,在徐和先的心里,还有比婚姻大事更大的事,她们知道元坝会战重要,但不知道元坝会战到底有多重要。

婆媳俩没想到,皮实的山娃子,后来会成为元坝采气管理区白鹤中心站站长,成为采气二厂“金牌”技师,成为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线“发明家”,成为四川省最美劳动者,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婆媳俩更没想到,元坝29井集气站,会被命名为“徐和先站”,又叫“劳模站”。她们听说,用姓名给输气站取名字,在西南石油局创业史上,属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走出徐垭口,再连蹦带跳5公里,就到了“嘉陵江边迎朝阳”的地方。由彭城沿嘉陵江逆水而上,过古城阆中,行至苍溪红军渡口,再往右上山约莫30公里,啊,那就是徐和先心心念念的地方。

返程途中,江畔云雾缭绕,时隐时现。徐和先的成长过往,也若隐若现。

1985年盛夏,一个清亮的早晨,徐垭口传来一阵啼哭声,八斤重的大胖小子呱呱落地,农舍一家人欢喜得莫法,爷爷更是合不拢嘴。“取啥名呢?”父母亲在问。爷爷沉思片刻,突然眼前一亮,说:“叫徐和仙吧,仙女的仙。”爷爷的情由是,他前夜做了一个梦,梦见仙女下凡,仙女笑盈盈地慢慢地飘落在徐垭口的水塘上,缘分呐。

爷爷在解放前是老地下党,在当地行过中医,名气不小,过世前,他还当过阆中畜牧局副局长。爷爷威望高,这“仙”名就这样喊上啦。

懵懂中,有人在喊:“仙女,仙女,徐仙女……”徐和先抿嘴一笑,这是彭城小学的一个片段。同学们常常哂笑他为“仙女”,不好意思的他,便擅自改名,把徐和仙,改成徐和先,一字之改,立见志向。

柏垭中学,篮球场边,叫好声一浪接一浪,球迷们正在加油鼓劲。当中,他和周润的球打得最好。那时的周润,已是石龙2井的石油工人。还在上中学的徐和先,好生羡慕。兴许是机缘巧合,时至2004年6月,川北(川东)采输处面向当地招工,徐和先圆了自己石油人的梦。

一晃又过十年,这十年,徐和先从石龙15井的一名实习采油工,豹变为马路背片区103井的站长;从通江河坝1井的门外汉,豹变为元坝采气管理区白鹤中心站的顶梁柱。这“涅槃”之难、之苦、之痛,唯“新生”者方知。

白鹤中心站,坐落在白马烟灯山前头,为元坝采气管理区最高点,若常年住在这地,自然知晓大风、天干、山洪以及冰雹的厉害。

徐和先赶拢白鹤中心站,门卫老师傅感到奇怪,帅小伙这么快就回来啦,难道情形有变故?忙问:“结了吗?”

徐和先咧嘴一笑,说:“结了。”

递上喜糖,徐和先回屋换衣裳。一旦换上这身“石油红”,徐和先登时精神飒爽,仿佛换了个人似的,心中的火苗子便扑腾地燃烧起来。他坐上皮卡车,随一声喇叭声及飞扬的尘土不久就消失到云雾深处。

这当口,正是元坝会战的冲刺阶段,离会战指挥部下达的元坝气田一期工程投产时间,只剩下两个月。工程进度进入倒计时,每一个昼夜都如同打仗!

2014年12月10日上午,元坝上空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元坝净化厂中控室各路人马,各就各位,严阵以待,元坝采气大队大队长端坐其间,铁黑着脸。

与此同时,徐和先立在元坝29井-1单井站,手拿对讲机,随时听从中控室统一指挥。

上午10时30分许,正式开井、投产。

开井1口。开井6口。开井9口……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嘶嘶”的气流声牵扯着每个人的神经!元坝会战从2011年8月底开建以来,数万人的期盼都集中在这节骨眼上。

24小时。48小时……

产气量按计划平稳上升,但对讲机里的对讲声却在逐渐低落,开头洪钟般的声音,慢慢变为沙哑声。两天两夜没合眼的徐和先,眼角布满血丝,油手泥脚的他,困乏到了极点,他瘫软到值班室休息,但对讲机里不时还传来大队长那断断续续的异常艰难的沙哑声……

72小时没合眼的大队长,仍然像铁塔一样坚守在中控室,感同身受的徐和先,实在包不住眼中的泪水,任其汩汩流淌……

共情与泪水,似一股暖流汇入到徐和先心头,他知道成啦,一期投产成功,二期绝对拿下。时至2016年底,数万人奋战整整5年多的元坝气田宣告全面建成!不久后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

云里雾里的事儿,婆媳俩慢慢弄醒豁了。徐和先他们像打仗似的会战,一天到晚跟有毒的酸气打交道,妈呀,吓人得很!再往后,她们才晓得,元坝气田,属世界首个超深高含硫大气田,开发难度相当大,是世界级难题。气田落成后,每天产气上千万方,每年产气达四十多亿方,已成为“川气东送”的龙头气源地,所净化的绿色能源,让长江中下游地区上千家企业受益,让两亿多老百姓源源不断地享受生活便利,真是福气哦!

 

 

2019年7月21日早上,松辽大地,风和日丽,萨尔图铁人学院一楼报告厅传来“哗啦啦”的鼓掌声,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杯”培训班在此开班。徐和先端坐其中,他盯着自己的名字,把中性笔管捏了又捏,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到大庆油田,第一次到石油人的精神圣地——铁人学院学习。外表冷静内心激动的他,摇了摇脑袋,当他清醒地意识到这不是做梦时,徐和先双眸里散发出兴奋的光亮。

第一堂课,由铁人学院党委书记亲自授课,他讲述大庆发展史和铁人的感人故事。课后,他们又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观看《铁人精神》纪录片,一帧帧感天动地的珍贵影像,让他们热血升腾,灵魂深处受到强烈冲击。徐和先暗下决心,要以铁人为榜样,争当新时代的元坝铁人。

为期一旬的培训学习,转眼就结束,回到元坝气田的徐和先,如鱼得水,他仿佛有使不完的劲,看什么都敞亮。那矿苗,那水皮,那明黄色、橘红色、金属色交相辉映的场站,那高含硫的酸气管线、防毒面罩、警戒红线等,他都觉得自然和谐。

2020年4月30日晚上,元坝2-1H水平井,开井,放喷,噪声大。徐和先只好戴上耳罩,可是,戴上耳罩就听不到指令,而徐和先作为“放空”组组长,一旦失联,顿感心里空落落的,没得抓拿。为了保证作业质量与安全,徐和先只好取掉一只防噪耳罩,用耳塞塞住一只耳朵,用另一只耳朵接听指令。尖锐的噪音让耳朵极度难受,只能咬紧牙巴忍受住。从晚上九时许一直劳烦到第二天清晨,期间共换氧气瓶7个。完成任务后,他的那只耳朵像蜜蜂一样“嗡嗡嗡”叫唤了两天。“嗡”得恼火时,徐和先就自我安慰道:“跟铁人相比,这点痛算什么!”

2021年初,一个寂静的夜晚,墨黑蔽空,寒气袭人,愁眉不展的徐和先,琢磨着白鹤家底与采输后劲。

白鹤片区,8个站,9口井,38名员工,日产酸气420万方,集输酸气760万方,酸气管线32.7公里,酸气中的硫化氢含量在5万PPM左右。白鹤要稳产、高产两翼齐飞,光吃老本不行,还得有新井续上才稳当。

他又寻思,刚接手的元坝2-1H井,是一口开发调整井,完钻井深8100米,接近珠峰海拔高度,堪称元坝气田最深气井,昨年底试气,日无阻流量达95万方,相当可观,这条大鱼已被捕捞网住,但至今捞不上来,眼下还缺大笆篓装大鱼,可见突击建站,已迫在眉睫。好在厂里做了统一安排,区里也在调兵遣将,不然这坡口的重活,光靠他们几十个兄弟伙,显然不行。这次突击建站,白鹤片区不能掉链子,自己得带好头,拉好中杠。

他还听说,局、分公司领导下了命令,今年五一节要抱“金娃娃”。掐指算来,约莫4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在高含硫气田搞突击建站,谈何容易!姑且不说场站地面工程,单就“五化”标准要求就够“喝一壶”,何况还有配套设施、酸气管道、光缆施工以及地方协调等等。

更让人脑壳痛的是安全!安全!安全!高温、高压、高含硫的开发区块,稍有闪失,就会“一口闷”,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务必把“安全”放在首位,在安全前提下完成突击任务。

时至深夜,徐和先仍无睡意,他望着山肩上燃烧的火炬红光,想到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的感人故事,想到红军战士那句最能体现红军精神的标志性话语时,不禁自言自语道:“保证完成任务!”

次日晨会,徐和先清清嗓子,说:“这次突击,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白鹤,雄不雄得起,关键靠大家。我想,一个人强,并不强,大家强,才是真的强。我们要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都鼓劲,都加油,我们就能拉好中杠。要紧处,更要以铁人为榜样,发扬石油精神,在这次突击建站中,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为了鼓舞斗志,徐和先同党团员们一道,在元坝2-1H井台架上,插上了党旗和青年突击队队旗,鲜红的旗帜啊,迎着山谷的风,呼啦啦山响,那山响,也让徐和先想起两年前在嘉陵江边红军渡口的情景:他站在巨型雕塑下,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示……

突击建站过程中,徐和先的母亲,左肺部出现阴影,胸腔积液比较严重,需到南充中心医院住院治疗。徐和先感到左右为难,爱人米娟在外地打工,帮不上忙,自己又是白鹤中心站站长,上面千头线,底下一根针,千头万绪都要从“褃节”上过,何况正在搞突击,抢进度。唉,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只好劳烦表哥照顾。万幸母亲无大碍,住院一段时间,就回了阆中彭城。母亲虽然理解儿子忙,忙,忙,也晓得儿子孝顺,但心里还是不舒心,偶尔也会向邻里大嫂摆摆家长里短。

再说元坝2-1H井,位于陵江镇孙坪村6组的山腰上,这里自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一张纸、一杯水、一盒方便面都要从山下拉上来,其他物资设备就不用说喽。眼下,突击建站格外吃紧,徐和先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比想象中的还要多得多。他们白天黑夜连轴转,忙得昏天黑地,忙得记不起当天是星期几。就这样,日忙忙,夜忙忙,天天忙……

125天下来,谁也没想到,就在2021年5月8日这天,徐和先他们收到一封信,一封来自北京朝阳区的信,时任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在信中说到:“得知你们104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员工,历经125天披星戴月的艰苦奋战,在“五·一”当天成功投产元坝2-1H井,为元坝气田产能稳定保持在40亿方/年作出贡献,我为你们取得的成绩点赞,为中国石化有你们这样一批扎根一线、奉献青春的年轻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面对这封做梦都想不到的表扬信,徐和先他们又激动又不安,激动的是,没想到会被总部领导点赞;不安的是,这个功劳,应该归功于上级组织和参战单位,一线员工只是干了一线员工应该干的事情。

 

 

徐和先团队被高层领导表扬的消息不胫而走,欣喜之余,徐和先提醒自己,不要飘,嫑像家乡那棵大泡桐树,外表看似高大,实际内心空虚不扎实,大风一刮就倒了。要像院落前边那棵大柏树那样,低调,不张扬,一轮一轮地结结实实地长,不怕狂风暴雨,皮实而坚韧地拧着长。

从那往后,人们发现,风风火火满山跑的徐和先,走路越发稳健;墩墩笃笃的铁血汉子,却偏爱起“小”来。他常常架着黑边眼镜,斯斯文文的,盯着手中的小物件发呆,他在琢磨技术革新方面的小改小革。不知不觉中,他先后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8项,QC成果12项,其中,火焰探头防护罩的小发明,就极大地减少了火警误报次数,有效避免气田关停情况发生。由于他的小改革小发明,对促进气田正常生产十分有益,因而被工友们称为采气一线的“发明家”。

他还喜欢开展小活动,注重发挥党小组长、小班组长、安全小组长、工会小组长、团小组长的积极作用,营建具有白鹤特色的“五小文化”,他想把厂里的红叶文化从叶柄延伸到叶尖,想让五个叶尖都叶脉分明,想让五个叶尖都水气油亮,想让五个叶尖都向阳摇红。

徐和先,还善于培养小年轻。他把自己当采油工、采气工的操作技艺整理出来,把自己18年来奋战南充、达州、巴中、广元等油气区的拿手绝活编辑出来,形成课件,在每轮培训班上和盘托出,并提醒年轻的朋友们,哪里有回头弯,哪里有大坑,哪里有鲜花和香果,还在实际操作中手把手地教他们,直到教会为止。

徐和先既是采气一线的“发明家”,又是采气一线的“孵化园”,他精心培养的一批又一批徒弟娃,现已成为元坝气田的生产骨干,甚至是行家里手。其中,元坝气田第一位女站长“三料技师”张凤霞,就是他正儿八经的签约徒弟。工友们常常赞扬说:“金牌师傅,带出金牌徒弟;劳模师傅,带出劳模徒弟。”

闲暇之余,转悠白鹤山径,徐和先也想念自己的孩子。儿子6岁,上学啦,老母亲身体欠安,爱人又在安徽合肥打工,只好辛苦丈母娘。眺望远方,高朗的天空下,那如山的云朵,宛若一溜溜飘飞的白气球,他多想跳拽一个,送给奔跑而来的儿子……

山间胡颓子,红果如枣,累累垂垂,在微风中旋转着天真;香堇菜,开小花,稀稀疏疏,在荆棘丛中散发着清香。徐和先喜欢这种野趣野味,但他更欣赏皮实的老榆树和前方那片柠檬桉。当他眺望那片洁白挺拔、笔直向上的柠檬桉,会想起他曾经呵护过的几十口油气井,他把它们当亲儿子一样亲近。难得轻松的他,只有在这个时候,脸上才会现出顺畅的线条和欣慰的笑意。

2023年1月21日晚,农历大年三十夜,千千万万个家庭阖家团圆,围着电视看“春晚”,其乐融融。徐和先,最担心的不是春晚节目里辞旧迎新时刻的倒计时,而是散居气站周边的村民们在传统习俗高潮中燃放的烟花爆竹。

他喊上驾驶员,一头就扎进黑黑的垭口里,提前赶拢元坝272H集气站,守护着气站安全,预防不测。果不其然,数百米外的强光爆响,让敏感的火焰探头器,迅速发出强烈的声光报警信号,并迫使智能化气站自动关断。

徐和先与值班人员,赶紧手工启动,让气站重新恢复生产。挺过除夕夜的烟火,按理说徐和先可以回白鹤睡瞌睡,可他挂念其他地方的值守人员,还有18位员工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凌晨一点过,徐和先同驾驶员一道,又奔赴元坝205-2单井站、元坝2-1H单井站、元坝29集气站等地看望值守人员。他一边发苹果,一边乐呵呵地说:“过年好,过年好,吃苹果,吃苹果,兔年平安,平平安安……”

“咔”,一声脆响,值守师傅洗都没洗就咬了一大口,然后鼓起嘴巴“咔咔嚓嚓”地咬嚼起来,那酸酸甜甜的味儿,仿佛有一种温馨和吉祥的味道。

这一圈跑下来,虎年在天亮前腾跃而去,兔年在山脊上蹦跳而来,徐和先和驾驶员也睁着“兔儿眼”奔驰而来。

返回途中,徐和先又在遐想,白鹤中心站已累计产气102.76亿方,安全生产3000多天,这不是高点,还得攒劲,他希望通过“徐和先站”树立海相标杆,带动白鹤等片区,成为展现超深高含硫气田的新窗口,成为展现国家优质工程的新标杆,成为传承石油精神与石化传统的新阵地,成为创新创效改革发展体现新时代铁人精神的桥头堡。

皮卡车,在晨曦中穿行,一抹阳光透过车窗斜射过来,金灿灿照在徐和先黧黑且刚毅的脸颊上,使他显得格外阳光帅气,尤其那双不大不小的眼睛,散发出一种实诚而又睿智的光亮。

摇晃中,车窗外,仿佛人在喊他,仙女,仙女,徐仙女……

徐和先会心一笑,捋一捋安全带,拍一拍红工装,喃喃自语:“这名字改对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