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

网络现实题材小说中的“里程碑式”作品

尽管网络文学在互联网上产生,并伴随数字媒介技术迭代而演进,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机械地将其看作是技术的产物,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才是网络文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技术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更离不开时代生活所提供的深厚土壤和广阔空间。网络文学的“中华性”特征隐含在与时代中国所形成的同构关系中,而改革开放后日渐活跃的社会生活和强大而鲜明的时代精神,成为网络文学最重要的主题指向和叙事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现实题材创作持续走热,正是网络文学深度反映时代生活的典型表征,这也构成了《大江大河》(阿耐)、《浩荡》(何常在)等作品的基本叙事伦理。

在这个序列中,齐橙的写作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大国重工》和《材料帝国》等作品融网络与传统叙事为一体,在现实题材创作中使用了“穿越”这种过去只见于幻想类作品中的“金手指”,在拓展和丰富网络小说叙事手法方面有独特贡献。他关于“工业流”作品的创作探索、叙事风格和艺术水准,集中体现在新作《何日请长缨》中。这部作品遵循大众文学叙事原理,处理题材手法娴熟,对时代精神把握准确,彰显出优秀的现实主义美学品质,是一部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中的里程碑式作品。

从内容和结构上看,《何日请长缨》全景式描绘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机床行业的艰辛历程。小说分为四部,分别以“脱困”“崛起”“搏击”和“辉煌”为主题,四个关键词反映了这一事关工业强国建设的基础性行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目标和成就。在阅读过程中,催人向上、向前奋进的火热气息扑面而来。在作品形态上,相对于网络文学极易出现的表达随性、缺乏结构感、流水账式情节等问题,这部小说语言虽然有口语化特征,但表达干净爽利,主线清晰、叙述有节奏感,故事规整、感情饱满,显现出较强的“文学”和“作品”意识。

与传统现实题材作品依据客观逻辑想象和表达现实的方式不同,这部小说在叙事上用自带的“网感”标记出作为网络文学的文体身份。主要表现在对主角唐子风这个人物的“人设”打造上。一方面,从“临一机”的厂长助理成长为临机集团的总经理,唐子风被塑造成了企业打翻身仗并走向辉煌的关键人物。为了增强代入感,作者为其设置了耀眼的“主角光环”:重大任务、关键时刻非他不能解决。“打怪升级”被看作是网络文学推进故事的基本套路,但其中的“怪”并非只是玄幻小说中的怪物或敌人,也可以是任何类型作品中的主角遇到的各种困难。唐子风正是在不断排除障碍、攻破难关为企业发展赢得机遇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的职业成长和成功。在他身上,隐含着普通人可以通过智慧、勤劳和奉献获得成功的秘诀,也寄托着希望由此而改变命运的朴素理想。他的人生经历释放出强度大的正能量,鼓舞和激励着读者。

另一方面,作者赋予了唐子风以穿越者的身份。在这一点上,《何日请长缨》与齐橙此前的作品一脉相承,可看作是他的标志性手法。与穿越小说中的角色常常向后穿越到古代或向前穿越到未来不同,齐橙让人物穿越回距离现实并不遥远的同时代年份。这一加诸于人物身上的情节设定看似简单,但却提出了一个网络文学中的重大命题,即处理现实经验、书写现实题材的作品能否使用超现实的手段?在齐橙这里,答案是肯定的。唐子风的经历及其所具有的智慧和能力,并不大可能真实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身上。但由于他得到了“穿越”身份的加持,这些情节就具有了合理性。

除了提供与人物生活的年代相一致的标记物外,同时使用“穿越”这种虚构的手法来增加人物形象的艺术真实感,从而使其具有承载社会价值、弘扬时代精神的必然性,作者在这一点上是极为高明的。毕竟,现实题材作品归根结底要通过逼真的“现实感”——而非与客观真实完全一致的描写来让读者信服。这种写法显然突破了传统文艺理论中“反映论”的固有原则,对于表现人物和主题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也是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叙事的创新之处。

(作者系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网络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