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救灾作品选|星星诗刊公众号:“9.5”泸定抗震救灾诗选之八
来源:星星诗刊公众号 编辑:梁曌 时间:2022-09-14

“9.5”泸定抗震救灾诗选之八:致敬英雄,致敬英雄之城




1


今夜,必将仰望夜空(外三首)



〇鄢晓兰



距地震七天了

今天,是逝者同胞头七

中国传统而言,这一天

对生存者和遇难者都有极大的意义

9月12日12时52分

两地全城为泸定和石棉遇难者默哀3分钟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常听人说,人死后会变成星星

今夜,我必将仰望夜空

为天幕里增加的一百多颗星星



致逝者



我的亲人们

你们已经去往遥远的未来

相信那里——

云淡风轻,青山绿水

我会站在大渡河边为你们祈祷

不再有伤痕和泪水

你们漂浮的星空,温暖璀璨

当你们想念大家的时候

阳光下的泡泡一定是彩色的

是幸福的



致幸存者



看到遍体鳞伤的你们

我的血液在汹涌,痛得不敢大口呼吸

几天前

小伙们强健得可以扛起一头牛

父辈母辈在玉米地里汗流浃背

孩子们在妈妈的怀抱里喝着奶听故事

老人们等着田里的家人吃饭

就像做了一场噩梦,醒来后

你们的人间,满目疮痍

幸运的是——

你们坚定的生存信念还在

你们对未来的憧憬还在

好样的

不屈的泸定人,不屈的石棉人



致救援者



衣服、旗帜仅代表你们的身份

行动却表达着每个人心中的争分夺秒

消防、武警、特警、解放军、公安

电力、网络、通讯、交通应急抢险队

党员先锋队、应急救援队、突击救援队

医疗救援队、志愿服务队

密布在天上、大渡河里,山路中

救援没有一天24小时

都是一分钟掰成两半用

螺旋桨昼夜旋转

冲锋舟、采砂船、海巡艇周而复始

树干桥、人桥、溜索上

一个足迹盖过另一个足迹

脚底的水泡用刀子捅破继续前行

守护,永不撤销,在反复中

完成着温暖而伟大的使命

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亦是亲人



作者简介:鄢晓兰,80后,四川雅安市石棉县文学创作协会主席,有散文、诗歌发表在《青年作家》《雅安日报》等报刊。




2


泸定:英雄之城



〇郑万明



午间时分,安静的泸定桥

突然剧烈晃荡起来

桥下的浪花

飞溅得更高

天空的飞鸟

鸣叫得更急



英雄之桥啊

巨震来时,十三根铁索紧紧拴住

江水两岸的村寨。像当年飞渡勇士

紧紧攥住红色的信念



桥在,人民的心才安啊

经历过血与火的铁索桥

在灾难面前依然保持着

信仰的威严和淡定



地震发生时

我正在千里之外刷屏

像所有国人一样

第一时间把牵念的声音

传递到泸定河畔



英雄之城啊

祖国的大爱

正愈合着石头砸开的伤口

作为诗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

按住纸上汹涌的忧伤

为废墟里救出的亲人

让出一条远行的通道

让他们再看一眼

人间壮美的山河



作者简介:郑万明,笔名,江航。诗作散见于国内多家报刊,现居甘肃天水。




3




〇钟良鸣



泸定,当我凝视着错位时空里的身体和绳索,

凝视着一场有关生命的悬空逆行,

凝视着背对的排天浊浪、面向的莽莽风云,

向你问询:桥的意义。

你连香树般地沉默,红豆杉长出的深情,

你重新升起炊烟的所有傍晚,

回答的都分明是——生死与共的中国。



桥,是没了路的路。

于是,你们的队列就成为一往无前的桥;

你徒手刨掘的通道就化为开满阳光的桥。

当你从废墟中托举起一个又一个同胞,

你仿佛望见贡嘎山的雪松顶上一朵橘红色的夕阳,

夕阳晕染着父亲的慈祥和妹妹清澈如山泉的微笑。

可是真真切切传来的,竟是他们的噩耗。



请让我做你们的桥,请让我带着梦中的皱纹、星星和轩窗,

请让我带着家的哲学和庄稼的信仰,

继续投入救援。

我每一次的成功,都是你们的生命在这美丽尘世的延长。

爱是一座桥,一座普度众生的桥:

亲爱传递亲爱,恩养回报恩养;

我拥有全天下的兄弟姊妹,我成为所有父母的好儿郎。



战士的悲伤是勇者的慈航,

英雄泪过之处,常常是深沉如山河的力量。

你回到队列,在人间无路的地方造出桥梁:

一句平安是一座桥,这一端含泪地确认联结另一端忍泪地雀跃;

一道泪痕是一座桥,一双眼的失控周旋联结一颗心的失语凝噎;

一个拥抱是一座桥,贴紧的坚强的胸膛联结绵延的温软的关切;

一声安慰是一座桥,说出口的面朝大海联结不用说出口的春天之约。

一只手,拉一把,手掌紧抓手掌就筑成垂直绝壁上的一座桥;

桥,是消防官兵用生命为百姓踩出的路;

一副肩膀,靠在一起,身躯依靠身躯就搭成荒芜陡坡上的一座桥;

桥,是公安特警用血肉为人民开辟的生命通道;

桥,是将心比心。

桥,是以命换命。

于是,一双脚也就成为一座军民双向奔赴的桥,

你为我磨破脚掌,我为你翻山越岭,

土豆腊肉米饭在背篼里颠簸了五公里,

青岗坪一路的山风也没能冷却

清晨五点家的柴火热香。

于是,台胞的鞠躬与指战员的臂章也连成一座桥,

桥的两岸风吹麦浪,中间流淌的是相同的中华儿女血脉,

血脉里的温良。



目睹这方热土上的传奇,当看到磨西镇次第燃起的人间烟火,

我突然明白桥的意义:桥,是没了路的路。

从康定街头排成桥的献血队伍,

往白发苍苍的二十四史回溯,

我们这个从苦难中走出来的民族,

从来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

因为每每没有路的时候,总有坚韧的脊梁挺身而出,

沥血为柱,拿命作桥。



作者简介:钟良鸣,四川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4


“汶川哥哥”,你抱婴儿的样子最帅(外一首)



〇杨俊富



他是零零后。他还没有当父亲

但他疏散时怀抱两个月大的婴儿

姿势却是那样的到位和完美



消防衣左臂上的“阿坝  汶川”

四字传递出来的安全

和那双坚实的手臂弯曲成的摇篮

让他睡得多么踏实和淡定



然而,这四字又瞬间把记忆

拉回14年前的那场疼痛



那时,他才上一年级

房倒塌,父母离去

是消防员把他救出

帮他走出废墟,走向新的人生



感恩的心,早已埋下萌动的种子

当年被救的孩子张自立

如今也在救人了

生命的接力棒,在华夏大地,从未停歇



守护。传承

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品德

在每次大灾大难面前

都被中华儿女发挥得淋漓尽致



今天,网友们感动之中

不叫他张自立

都喊他“汶川哥哥”

都喊他“橙色生活守护神”

多么亲切啊

于是,我也想这么叫他



救援速写



泸定一声痛苦的呻吟

牵动华夏儿女神经

贡嘎山雪崩,铁索桥颤抖

日夜奔腾的大渡河

差点迷失了行走千年的方向

大山深处,安静的村庄

被惊恐、流血、无助入侵



灾情就是命令。速度即是生命

18车88人1犬组成德阳消防力量

铿锵的脚步,驰援泸定疗伤

冷碛镇、兴隆镇、得妥镇……

别怕,德阳救援来了

橙色消防衣是最值得信任的保护神



救援。排查。疏散

党旗插在哪里,哪里就是阵地

危险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是战场



把受伤的群众抬出来

把被困的群众疏散出来

连同他们的财产

包括臭哄哄的猪圈里

那只嗷嗷叫的小猪



路断。“孤岛”的天池山村

并没被遗忘

16人组成的突击小组

凌晨5点,踏着星辉和露珠



翻山。越岭。爬坡。上坎

摸排。疏散。救援。转移

村子里,所有的惊恐

因阳光般的橙色消防衣而销匿



安全在陡峭中延伸

信任在搀扶中传递

腿脚不便和生病的老人

也不需心慌

交叉相牵的手臂,瞬间编织成

人间最安全的担架



趔趄的山路。黑色大头鞋

撑起老人在大山里

一生中从没有过的平稳时光

身子被橙色的消防衣包围

混浊的眼

从没见过这样鲜亮的阳光



“别怕,我们来了”

“马上送您去医院”

老人的耳朵,听到了

从没听到过的温馨关爱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每一件橙色消防衣

都是一束温暖人间的灿烂阳光



作者简介:杨俊富,四川罗江人,写诗的农民。




5


“希望之光,照亮磨西的夜”



〇张 跃



在来自泸定震区的新闻中

我读到这样的句子——

希望之光

照亮磨西的夜



这冷静的文字

传递了新的希望

这是来自光的温暖

找回失散的夜的善意

驱散还在颤抖的

丝丝恐惧



这冷静的文字

更照亮了心中的善念

让太多人牵挂着泸定,磨西

牵挂着海螺沟,燕子沟

以及更多的地方



打动我的

除了这简短而冷静的文字

我还看见那么多

总在危难时逆行的背影

蹚过河流,爬上山坡



他们习惯和时间赛跑

去呼唤废墟里的生命迹象

他们咬紧牙关

粉碎一块块巨大山石

狰狞的面目



他们善于在光明走失的地方

迅速找回光明

把一盏盏崭新的灯

安置进一顶顶

有窗有门的帐篷里面



因为有光

你看得见我

我看得见你

我帮你拭去满面的尘灰

你伴我追寻明天的笑颜



作者简介:张跃,中国电力作协会员,著有诗集《不老的情怀》,散文集《没有错过的风景》等。




6


那幅画面



〇王 鹏



那幅画面是

用几根树木,几条长绳

牵出简易的生命桥



桥下万马嘶吼

似要阻断前进的信心

桥上生命抢着生命

必须抢在时间的前面



那幅画面是

泸定磨西镇“9.5”强震后

新版的“飞夺泸定桥”!



作者简介:王鹏,重庆酉阳人,酉阳县作协会员。




7


祝福泸定



〇莫 羽



若不是地动山摇,生命怎会如此脆弱?

这断裂的人间。

受伤的人间。

当摇晃寂静,尘世的热闹便成为哀痛;

当满山的翠绿转为枯黄,

雨滴也凝滞成了雪花。

泸定的九月不语,山河有情

人间大爱,处处开花结果

当一具具肉身

从横亘的木椽上抬过时,

似乎又是月圆中秋,暂时受伤的泸定

你不屈的精神

缝补一个个悲悯的灵魂

已经再次昂然站起



作者简介:莫羽,本名豆浩亮。甘肃天水人。有诗歌发表于《扬子江》《飞天》《青年作家》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