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大情怀 庹政:现实题材必将创造辉煌
来源:川观新闻 肖姗姗 成博 吴梦琳 编辑:骆驼 时间:2021-11-02

11月1日下午,四川省作协第九次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在锦江宾馆组织了分组学习讨论,来自绵阳、南充、自贡、阿坝州等25个代表团的成员分成8组,畅谈感受,并对未来的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著名网络作家庹政聆听会议后,深有感触,并迅速做出了深度思考,就现实题材的创作写下了这样一段心得体会。


以下为全文:

我一直做现实主义题材这方面的小说,从最早的《大哥》《男人战争》到《百合心》,中间有好几年转战影视,大部分也是现实题材,比如像《国家行动》这种央视和中央政法委员会联合订制的反腐扫黑剧,后来又回来写小说,首先是《商藏》,是一部以四川为背景的改革开放商业史诗,然后是今年的《山海情》剧本改编成小说,内容拓展了,题材还是现实主义。近二十年坚持这方面的创作,我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首先是方向。简单来说,就是坚持现实题材创作中的主旋律,正能量,大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就指出,“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这就高屋建瓴地给我们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它要求我们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家们要在作品中表现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洞察历史大趋势,表达人民的美好愿望与热烈追求的能力,进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高尚情操。相反,不辨现象和本质,不分主流和支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度渲染阴暗面,不是把人民群众当成社会前进的动力和历史的创造者,去努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这样的作品,必然与现实主义的要求渐行渐远,南辕北辙。

然后,要认识到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重要意义。

我们现在的读者,很大一部分都是90、00后,正能量有内容的作品,对于这些读者,尤其是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缺少社会经验和职场技能的年轻人,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向上的奋斗、拼搏精神,同时,一些内容丰富的“硬核”作品,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实用的社会经验和职场知识,有助于他们顺利迈步前进,有强大的引导作用。而一些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可以让年轻人先打预防针,正确对待,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守住底线,少走弯路。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比如《亮剑》《山海情》,能够激发读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加对祖国和人民,对幸福生活和和平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坚定的有信仰的一代新人。

去年年底,罗强副省长召集四川一些有代表性的编剧作家开会,我在会上发言也专门强调了现实主义题材影视作品的引导作用,一部好的作品,会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不知不觉中向观众传递思想,形成巨大的引导作用。

最后,创作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作家们扎根生活,扎根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在《讲话》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现实主义精神”,并深刻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就从根本上指出了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方法。

它要求作家们走出家,拥抱生活,用真诚的观察和真实的情感滋养作品,用认真细致的态度去打磨作品,最后才能具有深入心灵的力量。而大部分作家恰恰缺少这一块,他们生活圈子相对狭小,比较宅,知识面窄,由于缺少生活,进入现实题材创作时就只好胡编乱造,做无米之炊,写职场缺少职场经验,写行业没有专业知识,写具体的工作生活,常识性的错误满篇,说穿了就是没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缺少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这样一来,创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哪有出精品、攀高峰可言?

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是一种对现实的忠实、客观的观照和把握,同时又不是一种复写和再现,而是高于生活的创作,作家们要有机地选择素材,经过自己的思考提炼,不仅在常识和知识上不犯错误,而且要在文学和思想性上也要有所建树,只有这样高度要求,才有可能不断进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新时代,新发展,直面社会实际需求并适应整个时代未来发展趋势,现实题材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前途,必将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