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报告·乡村振兴进行时 |从蓝到绿:海龙村以生态建设促乡村振兴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 税清静 编辑:骆驼 时间:2022-10-26

生态环境,攸关人类存续;生态文明,攸关人类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天变蓝了,水变绿了,动植物品种增多了,空气更加清新了。

近年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按照“大地景观化、庭院果蔬化、农村田园化、产业特色化、城乡一体化”思路,用“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比如,常理镇海龙村,这几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谢婆婆凉粉“暂停营业”

2022年10月16日,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更是一个令人激动、催人奋进的日子。川中平原深处阳光明媚,一个叫“海龙村”的小村庄人头攒动,五面山脚下的谢婆婆家门口的小路上,人群络绎不绝。很多人都在向谢婆婆房子左边,由五面山和长坡围成的卢家湾里走去,那里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村级沼气利用陈列馆——中国第一沼气博物馆。

上午9点40分,谢婆婆将“暂停营业”的牌子挂到了小院门口,正要转身回来时,一抬头看到卢世成从红色小道上正往这边走来,于是顺手拿起抹布又将院子里的几张八仙桌擦了一遍。桌子在院坝里摆了4张,挑出的台阶上有2张,堂屋里还有2张。这是谢婆婆为自己凉粉店添置的“大件设备”,意味着她最多可以同时接待64位游客。院坝地上铺着平展展的方石板,平得跟城里人家客厅的地砖一样,特别是院坝前面那半圈青砖围墙,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看是随意实则考究,半人高的围墙顶部和侧面,自然地生长着绿植和鲜花,让人一看就想起两个词:“生态”与“和谐”。

78岁的老农民卢世成今天穿了一身藏青色新衣服,头上的帽子也是新崭崭的,看他的样子就跟要出门赶场一样。谢婆婆见卢世成走到水车跟前了,便吼了一嗓子:“老辈子(四川方言,指长辈)今天要相亲哇?”

卢世成现在眼睛没以前好了,他只顾低头看路,路边小溪哗啦啦流着,溪水中几只鸭子和大白鹅正在戏水,溪水将四五米高的水车冲得“吱嘎、吱嘎”徐徐地旋转。听到谢婆婆的那一嗓子,卢世成抬起头,虽然看得不是很真切,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谢婆婆的长相和声音用不着仔细分辩就能认得的,于是赶紧回答:“你这个侄儿媳妇,莫要乱开玩笑!今天国家有大喜事,我还不能收拾收拾一下自己?”

时至深秋,海龙村山上田间仍然一片葱绿,路边一些红的粉的黄的鲜花开得正艳,卢世成背后远处的海龙湖湖水清澈,几只白鹭不时掠过湖面,发出几声欢快的叫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绿水青山,这就是海龙的秋天,这就是安居的秋天。不得不说,安居区、海龙村的秋天真的值得安居。

说话间,卢世成已经走到谢婆婆家院门口。现在村里名气大了,从成渝和广洪高速都能通向海龙村,尤其是从广洪高速横山出口到村里不过7公里路程,交通特别方便,很多外地外省的单位、组织机构和游客,都喜欢从横山出口来海龙村参观考察这个中国农村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人们不管在村里游玩多久,都会去参观卢家湾的沼气陈列馆。要说起陈列馆里那座始建于1971年的方形沼气池的情况,最清楚的莫过于当时修建这个沼气池的农民和石匠。然而岁月如梭,现在存世的仅剩卢世成一人了,所以每次有参观或者记者采访,村里都安排卢世成出来与大家见面。

卢世成原来的老房子就在谢婆婆家背后,自打湖广填四川,他们祖上来到五面山下落脚,就一直住在这里,因此才有了卢家湾,三四百年间竟然繁衍出二十几代人,比谢婆婆大不了几岁的卢世成也成了老辈子,因为他跟谢婆婆的老人公卢世道同辈。卢世道结婚那年,卢世成还没桌子高,光着屁股追着新嫂子要糖吃,那已经是解放前的事了,如今卢世道已经去世,当年的新娘许素清已经96岁,早就成了婆婆的婆婆了,与儿子卢道成、儿媳妇谢旗英一起生活。而卢世成却拆除了老房子,今年“五一”前搬进了五面山卢家湾对面,狮子山脚下村上统一修建的小别墅。虽然住进了小别墅,但他还是喜欢往这边卢家湾跑。

“我老嫂子在做啥子?”今天是周末,卢世成原本计划去沼气博物馆转转的,万一有人要采访,也好做到随叫随到,路过谢婆婆家,他不忘给老嫂子许素清问安。

谢婆婆朝堂屋里一指:“跟他儿一起,在堂屋里看电视,进来坐,一起看电视嘛!”

“大白天,都在屋里看电视,不卖凉粉啦?”眼神不太好的卢世成这才注意到侄儿媳妇谢旗英已经挂出了“暂停营业”的牌子。

“钱都挣得完?今天是党和国家的大事,我们不做生意了,要看电视直播……”谢婆婆还没说完,卢世成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对嘛,我差点忘了,我就在你家看电视了。”话还没说完,人已经几步跨过院坝迈上台阶,进到谢婆婆家堂屋里,与老嫂子许素清和老侄子卢道成又是一阵寒暄。4个老人坐一屋,加在一起年龄达319岁,平均年龄79.75岁。都是这个岁数的人了,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可是当庄严的迎宾曲奏响,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里响起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时,4位老人也忍不住起身鼓起掌来。这一幕,不禁勾起了卢世成五六十年前的回忆。

蓝色的火焰点燃希望

遂宁市安居区属于浅丘地带,五六十年前,海龙村所在的凯歌公社,四周山上地边房前屋后,原本不多的树木被砍,光秃秃的山上老百姓想捡点树叶杂草来生火都找不到,人们生活最基本的生火煮饭、照明都成了难题,无奈,他们只好把收割后的小麦根挖出来晒干当柴烧。植被破坏殆尽,水土大量流失,山坡上到处裸露出红砂岩石。在那个物资匮乏,连点灯的煤油、建筑必须的水泥都要依靠进口的时代,缺水泥砖瓦和木料的海龙人,只好把山上的红砂岩石作为修房造屋的主要材料。

开山取石,更是破坏生态,但这也是当时人们的无奈之举。山上的岩石被石匠们一锤一錾地切割成石条和石板,短的条石被垒成房屋的地基,长的条石被作为房屋的框架和立柱,好的石板当作木板被镶嵌成墙壁,差的石板被铺在地面作地板。如今海龙村保留下来的很多老房子都是这种就地取材,以石材为主的川派“椽斗架子”风格建筑,反倒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卢世成和谢旗英家的房子也毫不例外地采用了这种方法修建,只不过谢婆婆家以前条件稍微好点,房子修得宽点高点,仅房屋中间的顶梁石柱,目测也得有五六米之高。那么细长的一根石柱,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从山里的岩石上取下,怎么抬回来再立起来的?而卢世成家里困难些,房子修得差些,再因位置靠山,在村里的生态产业化建设中被拆除了,他才跟其他几十户人家一样,住进了狮子山下的小别墅。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年轻力壮的卢世成在卢家湾众多的农民当中,逐渐把自己培养成了远近闻名的石匠。大字不识几个的石匠卢世成,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居然有一天还能与“科学技术”几个字沾上边,成为技术人才,甚至还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这话说来就有点长了。原来,那时四川很多地方的情况都跟海龙村差不多,穷则思变嘛,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寻找农村替代能源。听说德阳中江县建成了沼气池,能利用人畜粪便发酵收集沼气供人们照明、生火做饭,这可是个天大的新闻,于是各地纷纷效仿,当然海龙村也不甘落后。据《遂宁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志》记载,1970年8月,遂宁县横山区(现属安居区)派出一批干部到制取沼气成功的德阳市中江县参观学习沼气建池技术。回到遂宁后,在全区抽选18名石匠,在凯歌公社二大队(现名海龙村)、三大队试建成功了一口容积为4立方米的长方形条石结构沼气池。第一口沼气池建设成功后,附近社员先后建池22口。

海龙村的第一口沼气池,就是卢世成、李晏清(已故)、袁怀顺(已故)等人建成并成功集气点火的。当沼气被点燃,发出耀眼的蓝色火焰时,整个海龙村都沸腾了,因为沼气也点燃了百姓们的希望。沼气这种新的能源,产生于粪便废物,燃烧无烟无色,作为可再生能源,受到了百姓们的喜爱。

当时建造沼气池,谁也不知道应该建成什么样子。既然是“池”,人们想象它就应该是方方正正的,于是大家就参照猪圈毛坑,依然就地取材,用条石和石板建成方池。后来发现方形沼气池因夹角多,那时也没水泥,密封不好,大家又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沼气池的形状改为圆形,用混凝土抹缝,土办法制作压力表……不断尝试、革新,海龙村的沼气利用技术有了飞速进步,在大家的努力推动下,海龙村建设沼气池的技术逐渐成熟,相继出现第二代、第三代沼气池。到1973年,海龙村基本实现了全村沼气化。

沼气池的发明,既解决了农户缺钱买油照明的困境,又解决了缺柴烧火做饭的问题。竹林院舍的上空,滚滚游荡的黑烟,变成了蓝天下袅袅缥缈的白云;夜晚,家家户户沼气灯一亮,整个山湾星光闪烁,像银河里满天的星斗一样。打沼气池、用沼气煮饭照明,成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海龙村的一场能源革命,它给没条件电源照明的村庄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欢乐,带来了乡村的梦想与希望。因此,如今在横山高速收费站上和下高速第一视角大路边,才分别耸立着“中国沼气第一村”的牌子。

1974年1月18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的《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能源代替柴草和煤炭 四川省许多社队采用土法制取和利用沼气》一文记载:到1974年,中江、绵阳、绵竹、遂宁、渠县5个地方社社都有沼气池。当时的遂宁县横山区成了沼气发展的先进典型,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考察团络绎不绝。据《遂宁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志》记载,1974年至1975年,陕西、河南、宁夏、湖南等省市派团先后来遂宁考察沼气建设。这其中就有一支来自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大队的考察队让卢世成终身难忘。也是从1974年起,卢世成等多名海龙村的沼气建池工人有了新任务:到有需要的地方帮助当地群众建沼气池。

绿色持续探索海龙之路

电视机里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中气十足,电视机前的4位老人看得入了迷。96岁的许素清耳聪目明,她怕老弟卢世成视力不好,时不时还要重复一下电视里的报告内容。

许素清边看电视边说:“原来那种把山上树都砍光、草都烧光的整法,是不对嘛,啥都整完了,到子子孙孙那里什么都没有了!”卢世成接过话来:“所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老嫂子想孙子、重孙啦?”

提到孙子、重孙,许素清看了看儿媳谢旗英,平时忙着帮儿媳谢旗英的凉粉生意洗碗收拾卫生,这一坐下来还真的有点想她的孙子、重孙了。

1971年,正是海龙村如火如荼研发沼气的时候,媳妇谢旗英从邻镇三江镇团结村谢家沟嫁到了海龙村卢家湾,次年就给许素清生下一个孙女,3年后再生下一个孙子,儿孙绕膝好不快乐,但那时国家经济困难,百姓生活实在紧张,好在许素清老伴在阿坝州当工人,多少有些工资送回来补贴家用,才让孙女孙子能健康成长,后来孙女嫁到了成都西郊的郫县三道堰,孙子卢红平上完高中考上重庆大学,成了卢家湾考出去的第一个名牌大学生。转眼间孙女都50岁,自己都当上了婆婆,孙儿也47岁,在重庆开公司安了家,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五世同堂,这算是很大的幸福了吧。许素清因为是工人遗孀,每月还有几百元生活补贴,谢婆婆和老伴一个月有一百多元农民养老保险,当然这点钱也不算什么,但儿子给的就不少了,为表孝心,长年在重庆工作的儿子,专门办了一张银行卡给母亲谢旗英,让爸妈和婆婆随便花,只要卡里产生开销,他会立即往卡里帮他们存上钱的。现在交通发达,一个多小时就能从重庆赶回安居,而且市、区、镇上都在下大力改造海龙村的生态环境,打造海龙村文旅融合,有那么多人关心帮助海龙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他也不用再像以往那样担心家里的几个老人了。

也许有人会问,谢婆婆家条件不错嘛,又不缺钱,几个老人为啥还要卖凉粉呢?这个问题问得好,那就得从海龙村整体发展和全省首个“低碳社区”建设来解答。

近年来,遂宁市、安居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市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了新的成效。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电力、天然气等能源越发普及,沼气产量不稳等短板凸显。村民大量外出务工,家畜养殖锐减,能源需求降低,沼气原料短缺,沼气在海龙村一带逐渐被舍弃。30多年后,乡村振兴的步伐加快实现,海龙村要体现自己的特色,能否让曾经给海龙村带来巨大影响的但是几乎废弃的沼气池,再次焕发生机,助力海龙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实现腾飞呢?

2018年,海龙村摸排出村内现存203口废弃沼气池,其中25口较为集中。随后,当地还原老旧沼气池面貌,规划打造“中国沼气博览园”,建设沼气陈列馆、农村能源历史博物馆等特色园馆。沿着“中国沼气博览园”内的小径前行,已经被修复保护起来的老旧沼气池被标注上了“个人信息”,户主姓名、建设时间、容积、建池材料等一目了然。旁边,花木掩映处,修复和新建的传统民居错落有致。几十米开外,是一个新建的沼气池,专门为园内的民宿而建,用于照明和煮饭。

“中国沼气博览园是收藏、保护、研究沼气文化资源,展现农村能源探索历史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增强农民文化自信。”原海龙村博览园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安居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曾勇说,安居区将着力把“沼气博物馆”建设为见证历史、传承精神、促进发展的科技综合示范体、农村能源科普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生态文明实践基地。

村上在谢婆婆家对面狮子山下规划了数十栋两层小别墅,只要拆除旧房,以适当补差,谢婆婆家3个老人就可以搬进别墅新家。但是,谢婆婆有自己的打算,3个老人年龄越来越大,别墅上下两层爬楼总归不方便,老房子住了几十年,院坝也平平展展宽宽敞敞,院子边上那棵核桃仁树就是生儿子那年种的,看着树也就看到了儿子。再说了,若真要想住别墅,还不如直接搬到重庆去,住儿子家的别墅,团团圆圆岂不是更好。

谢婆婆家地处沼气博览园核心区域,为配合园区整体改造,2021初,村委会申请专项资金,对谢婆婆家房屋进行了风貌改造提升。期间,村、镇和区文广局对口帮扶工作人员多次在谢婆婆家搭伙吃饭,为了给大家调剂胃口,谢婆婆就自己用玉米粉给大家做凉粉吃,要知道以前在四川大多数农村,很多人家都会“搅凉粉”,谢婆婆没想到自己做的凉粉被大家吃了个精光,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天天吵着闹着要吃凉粉。文广局的领导于是灵机一动,便鼓励谢婆婆好好利用自己家房子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干脆开一家“谢婆婆凉粉”店,就专卖凉粉、凉面。

听了这个建议,3个老人既兴奋又担忧,激动的是当了一辈子农民,种了几十年地,七八十岁了还有机会创业做老板,担忧的是怕做不好,影响了园区的形象和声誉。于是,文广局和生态环境局的同志便分头帮他们办理营业手续,请外面师傅传授调料配置方法。2022年5月1日,谢婆婆凉粉店正式开业,在园区管委会派来的4名志愿者帮忙下,3位老人撸起袖子加油干,当天实现营业收入2500元。晚上数钱时,谢婆婆数着数着就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她回想51年前,自己差点都不想嫁进来的穷山沟,当时一个男劳力一天挣得工分才能兑换几分钱,而现在守在家里一天就挣了两千多元,没想到这么大年纪还能自食其力,这真是进入了美好的新时代啊!自己以后更要带头支持政府的绿色可持续发展。5月3日,四川电视台《四川新闻联播》以“遂宁安居:打造乡村振兴幸福样板 ‘海龙凯歌’唱响劳动精神”为题,对常理镇海龙村“海龙凯歌”农旅园区进行了报道,谢婆婆家经营的凉粉店受到了广泛关注。仅“五一”期间,海龙村一周累计接待游客11万余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850余万元。

发展生态产业,改革生产方式,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按照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这种生产方式是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是追求更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和更低环境污染以及更多劳动力就业的先进发展方式。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海龙村一如既往保留“乡土味道”,保持和增强生态本色、发展特色、文明底色,稳步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谢旗英家只是园区因地制宜、坚持生态发展开发扶持的众多人家之一。为重新用好“沼气牌”,海龙村把发展沼气列入乡村振兴的一揽子计划,利用生猪养殖场建设规模化的沼气使用基地,以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实现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注重生态循环利用,有效推进“三沼”运用与笋用竹、稻鱼稻虾、脆桃等产业发展相结合,上联养殖、下联种植,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此,专门从生猪养殖场铺设了4.2公里的沼液输送管道到脆桃种植基地,还将桃园内管道分设了三四个接口,方便接入水管,多人可开展浇灌工作,目前铺设的管道能覆盖600多亩的桃林。

如今,海龙村的生态环境治理已经初见成效,清洁能源沼气再一次承担了村子的新使命——以沼气做引子,践行“双碳”目标,突出“低碳共富”理念,安居区正携手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联合打造四川省首个“低碳社区”。

此时此刻,从谢婆婆家的电视机里面,4位海龙村的老人听得明白: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些话语,深深地烙进了老人们的心里。

党的二十大报告听完,已是中午时分,此时鲜亮的太阳已经升到五面山山上那颗高高的红五星雕塑顶上。卢世成起身告别老嫂子许素清一家,谢婆婆要留下他吃凉粉,他却惦记着自己小别墅电饭锅里煲的绿豆蹄花汤。

卢世成跨过小溪,绕过停满小车的停车场,惊飞了太阳能路灯上一只碧绿艳丽的翠鸟。翠鸟掠过海龙湖水面朝左前方的幸福桥飞去,然后向右稍稍一转向,又向墨绿色的狮子山脚下,海龙湖畔那一排白色的“太空舱”飞去,那是村里的一个对外酒店项目。离太空舱酒店上面不远处的小别墅群,便是卢世成等村民的新房,有的已经出租给文旅公司统一做民宿,一年能增加一二万元收入。

卢世成像受到了某种启示,朝着幸福桥方向走去,今天是沿着红色小道来的,他得踏着幸福桥回去。幸福桥头,污水处理项目管道掩埋覆土上的新草已经长出,仿佛又一个春天来了。幸福桥上,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正朝“太空舱”跑去……

 

作者简介:

税清静,笔名一尘、青静、税清净等,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儿童文学专委会副主任、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顾问、新疆库尔勒市作家协会顾问、成都市报告文学专委会副主任,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作家》《长篇小说选刊》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万字,著有长篇小说《大瓦山》(汉文版和彝文版)《乌蒙磅礴》(简体汉文版本和繁体中文版)、长篇报告文学《新丝路》、长篇散文《走,到阿坝羌都去耍》、评论集《文学鸡因论》、长篇儿童文学《梦回三国》、童谣《一闪一闪亮晶晶》等,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紫香槐文学奖、《今古传奇》《中华文学》年度小说一等奖等数十种文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