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阅读 > 其他
2021年四川诗歌创作年度报告
来源:四川作家网 编辑:骆驼 时间:2022-08-29

2021年四川诗歌创作年度报告

四川省作协诗歌委员会

 

四川作为传统的诗歌大省,2021年四川诗歌创作现场依然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紧扣在建党100周年重大历史节点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积极开展诗歌活动,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2021年四川诗歌创作主旋律突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诗人们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感应时代之变、抒发时代之情,一大批优秀诗作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引发广泛关注;诗人群体得到进一步壮大,诗歌活动精彩纷呈,诗歌节、国际诗歌周、诗歌夏令营、诗歌进校园等多种诗歌活动的形式正走向大格局,呈现出诗歌和社会公益横向聚合的特点,一大批有品质的诗歌活动在全国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诗歌阵地强劲,品牌刊物继续巩固国内领先地位;在新媒体与互联网推动下,诗歌网络平台上粉丝量不断增加,诗歌品读会、朗诵会、诗歌双年展等开始“破圈”融入大众生活,诗歌传播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和诗歌研讨积极开展,四川诗歌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形成良好的诗歌文化氛围。

一、突出主旋律,书写时代精神

2021年四川诗歌创作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呈现出万马奔腾,昂扬向上的主旋律时代特征。

1.红色题材的书写

主旋律的红色题材是今年诗歌的重点和亮色。四川诗人在红色题材创作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走在全国前端。龚学敏的《大江》发表在《诗刊》2021年7月专刊,别出心裁将“从《共产党宣言》的天空中孕育的/一滴水”看作是一条新的长江“这是千古长江100年来崭新的源头”,把长江这个中华民族的血脉象征与中国共产党历史融为一体,用史诗的笔法展开一幅恢弘的百年画卷,气势如虹,磅礴大气。赵晓梦《红军街上》以诗歌的方式去扣响尘封的大门,从茶马古道到红军街,追寻英雄足迹,在红军二渡、四渡赤水所在地聆听历史的脉动,展现当年红军的舍生忘死,为我们“燃烧出焕然一新的大地”。许岚长诗《党耀中华,祖国芬芳》以悲叹慨然的笔调书写中国的革命史,在《诗刊》发表后入选多个诗歌选本,在省市广播电视台、主题活动上朗诵,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杨通的《川陕苏红军石刻标语》、黄世海《站在七月里的雕像》、唐毅《红色诗篇——在四川蓬溪起义遗址牛角沟悼旷继勋将军》、雁歌《当我用红色的记忆,擦亮旗帜》、张万林《应考——西柏坡纪行》等红色题材的诗歌在《星星·诗歌原创》2021年7期 “百年华诞 璀璨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刊发。除此之外,《四川文学》《凉山文学》《剑南文学》《草地》《草堂》也在2021年开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号,推出吉狄马加、倮伍拉且、马培松、王唐银、张菊秀、王明军、宋光明、陈炳生、郑兴明等四川诗人的诗作,取得良好反响。2021年四川诗人创作的红色题材诗歌除了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或入选重要读本外,还在全国各大主题诗歌征文中获得多种奖项,受到诗歌界认可,成为2021年四川诗歌创作的重要特征。

2.新时代主题的讴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中国作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开幕式发表重要讲话,“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这就要求我们的诗歌不仅要有强烈的时代感,而且还要积极地弘扬时代精神,彰显我们这个新时代的本质。时代感是对当下正在发生的社会变革的真实反应,也必然成为我们诗歌创作中应有的元素。2021年时代主题成为写作热潮,龙小龙《以追光者的名义》(《诗刊》2021年7期)关注新工业、新科技所激发出来的新鲜写作经验;汪峰的《矿区(组诗)》(《诗刊》2021年9期)和《工业园组曲(组章)》(《星星•散文诗》2021年12期)仍然遵循着自己的工业诗歌风格道路,用他独特的职业体会写诗,书写新时代工业;赵剑锋创作了以抗疫为专题的《众生相拥》诗歌专辑,围绕抗疫一线各行各业的80个动人瞬间的新闻画面,再现了抗疫的感人场景。阿苏越尔诗歌《群山的悼词》入选作家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的《中国战疫诗》,马飚的《中国:春风一路浩荡》(《诗刊》2021年7期)集中国精神、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于大成,对新时代进行讴歌。罗国雄的诗作《小谷溪村集》,叙写了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镇小谷溪村彝汉苗各族人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等单位的倾力帮扶下,决战脱贫攻坚,最终实现脱贫奔康衔接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入选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选编的《百年颂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朗诵诗选》。这些主题诗的创作,是开启和推动急剧上扬的社会发展与时代的“无缝连接”。

3. 主旋律诗歌的献礼

诗歌由于饱满的抒情特征和易于传播的艺术特点,成为各地献礼活动的首选方式,表达广大人民群众对建党100周年的热情。2021年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大力书写巴蜀大地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四川举办了多种诗歌征文活动和朗诵会。四川日报社、四川省作家协会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四川省关工委、四川省委老干部局、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四川省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学党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四川省老少牵手书法、诗歌、散文诗歌作品展;四川省作协举办了颂诗献给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诗歌朗诵活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以“传承中华文明,弘扬红色文化,讴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光辉历程”为主题的四川省2021年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活动,共收到包括诗歌在内的作品4000余件,展演观看人数达30万余人次,抖音、快手等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达114.1万人次;财政部四川监管局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诗歌歌咏会活动。此外,《星星》诗刊为展现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成果,书写诗意乡村美丽新天地,与德阳市罗江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乡村中国”主题诗歌征文大赛;《四川文学》也在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永葆本色 建功新时代”征文活动中,推出大量四川诗人创作的主旋律诗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二、诗歌现场创作成果丰硕

2021年,四川诗人保持着强劲的创作实力,近百位诗人的诗歌作品先后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诗刊》《星星》《民族文学》《钟山》《收获》《中国作家》《作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文学》《上海文学》《扬子江诗刊》等主流报刊媒体。15位四川诗人的作品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的《2021年中国诗歌精选》。2021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近10位四川诗人代表出席,其中诗人龚学敏当选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1.获奖方面

2021年四川省作协举办的第十届四川文学奖、第八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两奖”揭幕。16件作品获得四川文学奖,13件作品获得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其中赵晓梦、彭志强、敬丹樱获得第十届四川文学奖诗歌奖。羊子的诗集《祖先照亮我的脸》和沙辉的诗集《高于山巅隐于心间》获得第八届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凉山作家贾巴甲哈和乐山作家阿洛夫基的长篇散文诗《情满家园》获第八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彝文作品奖。雷文荣获由《星星》诗刊主办评选的第二届“全国十大农民诗人”称号。此外,在《诗刊》《扬子江》《解放军报社》、中国诗歌网等重要报刊网站评选中,四川诗人们也收获颇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著作出版方面

2021年,四川诗人们共公开发行出版诗歌专著近30部,主编诗歌评论集1部、摄影诗歌集1部,年度诗歌作品选3部。

这些诗集的作者从各自的人生体验出发,以不同的诗歌角度呈现生活感受。从出版时间先后来看,有国内诗坛首本集中关注自然生态、聚焦濒危动物命运的《濒临》(龚学敏,百花文艺出版社,2021年3月);有体悟现实人生、歌咏人间真情的《时间终于让我明白》(熊焱,阳光出版社2021年3月);有从抒情与思辩中呈现生命智慧与生存哲学的《忽热忽热》(梁平,太白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此外,四川诗人2021年出版诗集的特点,更多的还是不同阶段的总结,如雨田诗集《东西南北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2021年2月)被纳入“新诗百年”百部典藏书系;向以鲜的《生命四重奏》(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年5月)系诗人继推出“旋律三部曲”首部《唐诗弥撒曲》之后,又一部新作;柏桦的《我们的人生》(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是柏桦1981-2021年的诗文自选集;蒋雪峰诗集《月光推门》(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2021年9月),是他近十年的诗歌合集。杨黎的《祝福少女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9月),收入他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以来的代表作,体现了他长期的艺术追求。此外,水落木沙、阿索拉毅主编的《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甘嫫阿妞:峨边彝族女性摄影诗歌集》2021年1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以美神甘嫫阿妞为主题,把彝族女性摄影和诗歌结合在一起,是新的艺术尝试。2021年,还有不少优秀诗人出版了个人专著,这些风格和内容各异的诗集构成了四川诗坛繁花迷眼的图景。在诗歌选集方面,龚学敏、唐小林主编的《2020中国青年诗人作品选》、龚学敏、周庆荣主编的《2020中国年度散文诗精选》(成都时代出版社,2021年5月)和梁平主编的《中国2020年度诗歌精选》(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汇集了2020年度中国诗歌和散文诗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在业界有广泛的影响力。

三、高品质诗歌活动的打造

2021年四川诗歌活动丰富多彩,亮点纷呈。既有传统的诗歌品牌系列活动,又有开拓创新的诗歌交流尝试,使得诗歌扎根于巴蜀大地,焕发蓬勃的生机。

为了更好地分享文学期刊佳作,扩大纯文学期刊的影响力,星星诗刊杂志社发行部与成都予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星星·予茶中国纯文学期刊作品品读会”系列活动,以“期刊+作者+作品”的形式在品茗中进行,“从杂志中发现文学的美好,从文学中还原生活的意义”,为作者与读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2021年星星·予茶中国纯文学期刊作品品读会共举办了6期,6期研读对象全为四川诗人,这是《星星》诗刊为四川、为中国诗歌打造的一个持续、系列的品牌活动,社会反响较大。

诗歌节颁奖方面,“中国·星星年度诗歌奖”自2007年起,逐渐成为四川省文化领域乃至中国诗坛的知名品牌,成为国内专业诗歌奖项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以颁奖时间为序,5月18日,由《星星》诗刊社、成都文理学院主办的“2020中国·星星年度诗歌奖”颁奖典礼在成都文理学院隆重举行。张烨、耿占春、焦典分别摘取2020年度诗人奖、年度评论家奖、年度大学生诗人奖。6月18日,第四届剑门蜀道诗歌大会“天险蜀道 雄关剑门”诗歌大赛评选揭晓。该活动是四川省作协和广元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广元市委宣传部、市作协和剑阁县政府、《星星》诗刊、阿来工作室等共同承办的文化活动。9月22日,以“仰望百年丰碑 诗歌丰收大地”为主题的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诗歌大会暨“中国•罗江诗歌节”在德阳市罗江区景乐广场隆重开幕,开幕式揭晓了第二届“全国十大农民诗人”名单。12月18日,2021·第五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朗诵会暨第四届草堂诗歌奖颁奖典礼,在成都杜甫草堂举行,娜夜、安然、西渡等获得第四届草堂诗歌奖。10月28日第三届阿来诗歌节原创诗歌大赛颁奖典礼在马尔康拉开帷幕,自2019年举办以来,阿来诗歌节已经举办两届,逐渐成为中国诗坛引人关注的一大文化盛事,第三届阿来诗歌奖由梅一梵、杜玮、张俊等获得。

诗歌采风活动方面,进一步加强川渝两地的文学交流,创作一批反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作品,3月10日雅安作协举办了川渝两地首届梨园诗会,邀请四川、重庆两地数十名诗人参加;3月18—19日,四川省诗歌学会、《星星》诗刊、重庆新诗学会20余位川渝诗人受重庆市潼南区作协邀请,赴潼南开展川渝诗歌创作交流活动;4月,绵阳市作家协会组织了30多位诗人在游仙区举行“建党百年看今朝诗歌创作采风”活动;6月5日,由四川省诗歌学会、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主办的“诗韵丹心浓园雅集”在成都举行,揭晓了2020年度“四川诗人之星”。9月23日,诗歌走进乡村,“星星”诗歌创作基地落户德阳罗江区鄢家镇星光村。该诗歌创作基地落成后,将定期组织全国各地的诗人到星光村的诗歌创作基地采风、创作,指导文学爱好者写出更多接地气有乡村气息的诗歌作品。12月11日,来自四川各地的60余名诗人走进邛崃,开展以“当垆仍是卓文君”为主题的采风创作活动,深切感受临邛古城的魅力,抒写城市的历史风华。12月5日,第三届西江河诗歌节暨成渝双城乡村诗歌论坛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姚渡镇举办。12月17-21日,“2021·第五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在成都成功举办,以“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为主题,以诗为媒,广邀中外诗人莅临蓉城,将这座城市传承千年的诗歌氛围分享给更多人,70余位杰出诗人出席。

诗歌校园活动方面,诗歌公益进校园、红色轻骑兵公益诗歌讲座这种深入基层,深入大众的形式也是2021年四川诗歌活动的一大亮点。其中,2021年星星诗刊杂志社诗歌进校园公益讲座,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仍举办了27场,有5500多名师生接受诗歌洗礼。诗歌火炬不仅传递到凉山、阿坝、射洪、绵竹、渠县、岳池等地,还把这个火炬传递到宁夏、海南、甘肃、广东、广西、重庆等省市,把诗歌的种子播撒进校园,让星星之火,照亮校园。7月14日由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星星》诗刊杂志社和成都文理学院联合举办的“2021年第十四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在吉林长春开营。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自2008年开办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为中国当代诗坛发现、培养和扶持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诗人,已经成为汉语诗坛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作为诗歌重镇,四川历来受到全国文学界的关注,许多国家级刊物纷纷把重要的诗歌活动放在四川。如《诗刊》社和郎酒集团主办的“青春诗会”40年纪念活动于6月11日至14日在四川古蔺县举行。10月10日上午,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共遂宁市委、遂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遂宁国际诗歌周暨《诗刊》2020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10月13日至17日,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中国歌剧舞剧院、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等主办的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五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在四川泸州举办。《十月》杂志举办的“第十一届十月诗会”于5月15日来到四川资阳市雁江区,并颁发了“2020年度十月诗歌奖”。

四、四川诗歌研究成果

1.诗歌研讨会

2021年中国文艺前沿峰会峰会第二场研讨会以“四川领军作家研究”为议题,研讨了四川诗人梁平、龚学敏的作品。会上,诗评家耿占春认为龚学敏诗歌中的现代性,历史和自然这两个端点上的写作充满张力。他以龚学敏今年刚推出的诗集《濒临》为例,评述了龚学敏独有的、辨识度极高“疾病式修辞” “这是龚学敏对诗歌的贡献”。耿占春直言,很难见到这样痛彻心扉的表达,能够痛到、深入到改变词与物的关系。青年评论家赵依从梁平的诗中读到了一种“自信”,梁平笔下日常生活的细小事件显示出他的叙事态度,赵依总结为:“自信、直接、稳健、练达。”她认为梁平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写作气派,称之为“诗性精神”,那些天高地厚任逍遥的快意在梁平笔下被淋漓尽致地表达。

此外,2021年四川省作家协会创研室、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四川省诗歌学会、成都市杜甫草堂博物馆、内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张大千纪念馆、《现代艺术》杂志、甘洛县文联、甘洛县作协还承办了相关诗歌研讨会,近百名诗人参与,在全省引起一定反响。

2.诗歌课题研究

在诗歌课题研究上,四川省内高校的学者们继续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深耕。省作协副主席、四川大学教授李怡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现代新诗期刊的抢救性整理与研究"全面展开,课题组围绕文献再造、目录整理、历史研究深入开展。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刘福春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诗潮文献辑录与研究"有序进行。西华大学教授王学东论著《20世纪四川新诗发展史》已完成结题,该课题集中探讨了四川诗人为新文学、现代文学、新中国文学的诞生与成长作出的历史贡献,以及在新诗创作中的可贵探索和创造精神。

3.诗歌评论

《星星·诗歌理论》全年刊发12期诗歌评论文章,紧跟新时代诗歌评论精神要求,从诗歌现场和传播方式对新诗评论的问题进行反思。刊发《新时代文艺评论 ——自媒体时代新诗评论的自审与变革》《新时代诗歌评论应向泛娱乐化说“不”》《把诗歌还给人民》《当下新诗地理书写侧影》《语义的纠缠与挣脱:当代新诗的跨媒介实验》等诗歌前沿评论文章,在场参与当下诗歌生态。《收获》2021年第1期刊发诗人、评论家木叶对四川诗人翟永明整体诗歌成就的万字长文,系统梳理研究了翟永明的诗歌特色和写作历程。《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1年2期和《中华文化论坛》2021年1期刊发向以鲜《四川大学八十年代先锋诗歌精神与民刊回眸》和邹建军对四川越溪清代诗人吴绍游的挖掘研究,具有较强的诗史、诗学价值。另外,还有2021年还有多所高校硕士毕业论文选择对四川诗歌进行研究,例如长春理工大学赵双娟硕士论文《巴蜀地区第三代诗歌与地域文化研究》和西南交通大学张婕硕士论文《中国第二诗界:四川先锋诗派,1982——1992)从地域文化研究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来研究巴蜀文化和诗歌,挖掘出所包蕴的深厚文化内涵。

 五、诗歌传播的破圈之路

1.阵地建设

在传统诗歌阵地上,《星星》诗刊作为在中国诗坛具有卓越影响的诗歌刊物,依然坚持多元、包容、先锋的姿态,求新求变,坚持高质量办刊定位,推出反映党史风云、人物风貌、科技发展等诸多时代命题,基调明媚的优秀诗作;成都文联的《草堂》也以风格鲜明的办刊特色和新颖的栏目设置,受到中青年诗人的关注;四川诗歌学会会刊《四川诗人》,在着力培养四川诗人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同时,我省公开发行的文学报刊《四川文学》《青年作家》《剑南文学》《凉山文学》《草地》《贡嘎山》以及《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西南商报》都开辟有诗歌栏目,大量刊发了诗人的精品力作。地方作协内刊《蜀南文学》《泸州作家》《小小说家》《沱江文学》《剑门关》《川中文学》《嘉陵江》《巴山文艺》《大巴山诗刊》《青衣江》《沫水》《东坡文学》《攀枝花文学》《东方作家》《广安文艺》《资阳人城市文化读本》。行业作协内刊《攀钢文艺》《四川电业》《川煤文艺》《散文诗世界》《四川散文》《青少年作家》等刊物也都发表了大量诗歌作品。在古诗词方面,《星星诗词》和《岷峨诗稿》2021年度收录全国诗词作品1300余首。这些文学期刊阵地为讲好四川故事,彰显四川魅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2011年全民软件“微信”诞生以来,汉语诗歌无可否认地从博客时代“被卷入”到公众号与朋友圈时代。目前,四川各公开发行的期刊均有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刊发各地诗人作家的作品,这些平台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APP、抖音、视频号、快手等新媒体方式传播诗歌文化。其中,仅星星诗刊杂志社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新浪微博、今日头条、星星APP等新媒体粉丝量就高达到十几万人,年点击率上百万次,《草堂》诗刊、《四川诗人》等也形成了相对庞大的粉丝群。这些四川属地的新媒体,推送诗人作品和诗歌信息成为全国了解中国新诗的一个重要窗口。

2.诗歌活动的创新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普及,纯文学纸质期刊面临严峻考验,为了适应时代的转型,1月25日,星星诗刊杂志社打造的全国第一家纯文学期刊杂志铺在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开张,向四川及全国读者推荐全国优秀纯文学期刊。杂志铺里中展出有《人民文学》《十月》《收获》《中国作家》《诗刊》《星星》《诗歌月刊》等近100种纯文学杂志,是国内目前种类最全的纯文学期刊线下门店。

而伴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诗歌的传播也正在逐渐从纸质报刊走向电子化阅览上。在新媒体阅读时代,诗歌的传播方式也发生变化,诗歌与电影,诗歌与音乐,诗歌与自媒体,诗歌与短视频。作为母本的诗歌,与新时代最通行的表达方式结合,是一条充满机遇的路。2021年6月,星星诗刊杂志社携手网易LOFTER发起“青春碎片”散文诗征集大赛,活动收到全球华文作品1.4万余件,50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的10部作品被网易云音乐原创工作室点赞,获得音乐赋能和改编成为音乐作品,11月在杭州网易蜗牛读书馆召开诗歌音乐会,首发本次获奖作品改编的音乐,其后作品在网易云音乐上架,面向大众。这是诗歌与音乐的一次有机结合,也是四川诗歌重镇与国内主流门户平台的一次强强联合。2021年11月,“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在天府艺术公园展出。其中就有关于诗歌融体的展出,用“诗影像”“诗绘画”“诗摄影”“诗手稿”“诗装置”“诗翻译”六个模组,配以实验互动性的诗歌现场创作和诗人跨界对谈环节,以期显示出汉语新诗的当代性、多面性以及跨媒介艺术价值。虽然“诗融体”只是展览中的其中一个,但是这种对诗歌传播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这是属于“诗歌+艺术”的一次破圈,也是对四川诗歌传播除了走出去,还要走进人民群众内心的一个很好启示。

 

总的来说,2021年四川诗人以深厚的巴蜀文化积淀和敏锐的诗学眼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抒写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和安逸闲适的日常生活,充分凸显了四川作为中国诗歌重镇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标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与思考。例如,虽然在诗歌数量上人数众多,但是诗歌作品的质量上,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不多,高峰太少,引起学术界关注,并得到评论家研究的也不多;学院理论体系与诗歌现场评论存在一定的割裂,对四川诗歌、四川诗人的关注不够,诗歌评论缺乏引领四川诗歌走向深度与高度;在写作技术上,对乡村生活的意象描写过于老旧,缺乏对现代新乡村的深刻勾画,对四川天府文化的挖掘还不深,提炼和转化不足;四川诗人群体总体年龄老化,诗坛青黄不接,年轻诗人数量较少,更缺少在全国诗坛占据绝对实力的优秀诗人群体。诗歌活动、诗歌采风、诗歌研讨等活动缺少年轻面孔。诗歌的圈子化与陌生化,让大众与诗歌群体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能引发大众关注的,成为现象级诗人的极少;诗歌传播的网络平台虽然多,但是缺少专业选稿眼光和制作精良的平台,相对简陋和单一,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受众进行二次再传播。

因此,在未来的道路上,四川诗人们应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清文学事业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诗歌新境界。广大诗人们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诗歌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四川诗人们要立足巴蜀大地,讲好巴蜀故事,以更为深邃的眼光、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四川特色和四川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四川文化形象,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执笔:任 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