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阅读 > 其他
高建平:不变的情怀 ——序《小城镜像》
来源:四川作家网 编辑:骆 驼 时间:2020-04-26

 

QQ截图20200426085901.png

《小城镜像》的主编廖继荣先生执意要求我来为之写序,我和廖继荣先生是多年的老友,我们是在不同区域却同一“战壕”(文化馆人)一直干到退休的老友。

这样的关系,我的确不好意思不答应。

我的记忆中,廖继荣先生等人主编的第一本报告文学集《古蜀都奋飞录》(1989年12月,四川大学出版社)中,20余位作者奋力书写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家乡,用报告文学的笔力集中将城市、乡村中涌现出来的、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且敢为人先的人物身上,同时展现了近30个行业的创业和发展之路。 当时,为这部书写序的曾绍义写道:《古蜀都奋飞录》除了及时性外还包含一些新的意义,“例如写事件将历史渊源与现实变革结合起来,写人物将今日言行与昨日经历结合起来,或对比分析,或纵向展示,借以强化和凸现人物事件的现实风貌,揭示改革开放的深刻性、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不仅颂赞昨天,同时预见未来,从而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他同时写道,作者们在写作技巧上也正在走向成熟,无论是纵横交错的结构,还是文前一语破题的“题记”、段落之中的承上启下的“提要”;无论是波澜跌起的铺叙、典型细节的白描,还是饱含情感的议论、层层深入的排比,都为丰满形象、表现主题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举这个实例,我想说的是,广汉的纪实文学创作是有着自己的传统和优势的。特别是随着广汉市纪实文学协会的成立,她带动、聚集了一大批热爱纪实文学创作的作家。从报告文学到纪实文学,她的外延拓展了,内涵丰富了。

2018年,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廖继荣先生和广汉市纪实文学协会又主编并出版了《潮头漫歌》——改革开放40年广汉非虚构文学作品选(团结出版社)。全书以五大篇章颂写60万广汉人民在改革开放40年“建设广汉,续写奇迹”中涌现出的值得记录、值得传颂的事迹;用真实的笔触从各方面记录下了广汉40年来的发展与变化。40年的改革开放的大潮,成就了一座年轻城市的辉煌,回望那些艰辛与曲折,那些最初的梦想和为追逐梦想付出的泪水和汗水,最令人动容的无疑是书写这部传奇的人们:那些敢闯敢试的改革者,那些筚路蓝缕的拓荒者,那些勇于创新的探索者,那些实干奉献的建设者……
 
《潮头漫歌》这部书,以非虚构写作的面目出现,或许是编者在组织、编辑中进行的一次有意的尝试。非虚构写作与“纪实文学”有着类同的属性,但它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更强调、支持作者以个人的视角进行完全独立的写作,而且这一写作行为不应依附或服从于任何写作以外的因素。

从《古蜀都奋飞录》到《潮头漫歌》,以纪实文学的式样书写家乡,还在持续——

让我们再翻开刚刚出版的《小城镜像》,同样是用纪实的手法对广汉以及广汉普通的人事进行的书写。

我以为,《小城镜像》的编者,是出于对小城表现视角和审美观照的需要,透过小城之美来折射出人们的心灵依托;以小城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最本真的情感皈依绘制出人们的价值取向;同时,以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普通人生而有之的独有经验,来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社会的新变革——这无疑是历史的镜像。

文学是直抵人们心灵的。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来探讨和表现一座城市,而且不只是探讨和表现这个城市的物质层面,它探讨和表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构成一座城市的最基本的要素,人的行为方式,自然会影响一座城市的发展脉络、前进轨迹。因为熟悉这座城市,并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熏陶,所以书中在对人物叙写时更注重通过一些平凡的小事来透露更宏达、深刻的道理;特别是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作家们更加注重在创作中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并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展现特定环境下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这应该是文化的镜像。

比如唐咸金的《一个石油化工创业人的绿色梦》:磨砺,是贵如金子是馈赠。初心不改,砥砺前行,是通向成功的途径。石油工业,关乎国家,切贴民生;石化人,敢向大自然交心:绿色家园,环保先行。一个山里的孩子,竞逐蔚蓝的理想之花。其路必然艰辛。嗅闻石化人的汗味和苦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浑浑噩噩?汇聚千万份力,祖国繁荣昌盛指日可待。比如庹洪超的《齐心协力谋发展,与时俱进创辉煌》: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能有如此成就,是传奇也是必然。当我们试图走进一个心怀百姓疾苦的企业家的内心时,我们在借鉴,在学习。凝聚力来自领头羊的人格魅力:以心换心,同甘共苦。与广汉共赢,是五湖四海有识之士的灼见,一业兴安惠千人,千人安则一方荣。新时代,潮声如歌,万千创业者共普祖国巨响。比如陈德辉的《三十而立筹壮志,物联蓝图绘新篇》:时光如流。新事物新理念如雨后初笋,让人欣喜。勇于拼搏的新技术人,敢于探天宇窥地心。当我们轻松享受广播电视的精彩和便捷时,请不要忘了向孜孜追求的革新者致敬!比如刘珍的《捕影追风》:大千世界,光影造化,唯有代代相传的人文情怀,才使历史温润起来,匡护成有血有肉的母地。我们的精神家园,才如此芬芳四溢。心中有传承,即使只是影子,也引领着我们,诱惑着我们,恪守不能遗忘的初心。比如明秀户的《包产到户,那些难忘的记忆》:粮食与土地,是农民的情感所系。新时代的农村,已经成为让不少城里人羡慕的生活绿洲。在这片深情的沃土上,曾经的爱恨情仇,千丝万缕着关于土地、关于乡愁的故事。艾青诗言: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深情地爱着这片土地。比如李淮的《大年三十来赶场》:关注身边人,写自己熟悉的,是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走进读者走进百姓的必经之路。我们广汉人熟悉的连山镇,在一个“外地人”的笔下,呈现出呼之欲出的热闹和祥和。爱生活,善于发现普通的人文亮色,是文学的活水钙质。比如刘和根的《擦鞋匠赵老二》:生活往往是这样:不必仰慕别人的优势,更没必要沮丧。勤劳诚恳踏实,尊重每一个人,和人如邻而处 ,必得人们的肯定。洪钟大吕值得歌咏,微小如尘也让人敬重。大千世界,普通人的故事最让人感动。

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表现普通人的内心情感,并以此来触摸一座城市的体温和整体记忆,是广汉市纪实文学作家群体在创作上的又一次发力!

我无意写序,只是对广汉市的纪实文学创作活动进行了一次简约的梳理,或者说是对他们那一份不变的文学情怀深深感念。

当然,我更关注这个群体在《小城镜像》后的持续书写。

 

(本网编发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