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阅读 > 其他
向以鲜:用脚步丈量蜀道的历史纵深图景
——《蜀道天下》杂俎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 时间:2023-01-30

  很久以来,我一直想以蜀道上错综复杂的历史文化踪迹(游踪、战争、商贸、建筑、石刻、诗歌、生态等)为切入点,厘清蜀道的物态变迁史,以及由此演绎出的一幅幅波谲云诡的历史场景,并借此探索、触摸到数千年来蜀道车辙、畜蹄和人迹中隐藏的不朽精神史。这个夙愿,在我读完元夫的《蜀道天下》后,觉得她已帮我实现了,至少是部分实现了。
  元夫关于蜀道的写作,至少有两点是我无法企及的:一个是其故乡就在蜀道,她就是蜀道养育出来的,她生命的脉络中,始终纵横着隐秘的蜀道痕迹。再一个就是她的性别身份所带来的独特细腻、精致和深远的气质。
  《蜀道天下》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北栈风云”,下部“南栈春秋”,其内在逻辑亦大体遵循历史地理的走向:“秦蜀古道以汉中为界分为南北两段,这也是本书分为上下两部的原因。翻秦岭为北栈:自西向东为故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翻越大巴山为南栈: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金牛道趋蜀,荔枝道趋巴,米仓道居中,趋巴、蜀均可。”
  文化线路的重要特征具有通过性、整体性、动态性、长期性、连续性、对话性、交流性。蜀道,当然是典型的文化线路。作为联接南北丝路之交通枢纽、贯通秦陇巴蜀之战略文化骨干,蜀道向以雄奇险阻著称于世。加上李白杜甫等人的推波助澜,蜀道在成为通途的同时,也成为世间之险途畏途。
  蜀道研究早在汉唐时即已著名,至宋元明清终成气候。近年来,蜀道的研究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蜀学分支的蜀道之学,渐成显学。元夫的《蜀道天下》部头不是最大的,文献也不是最全的,但元夫的《蜀道天下》仍拥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价值,这就是她的在场感,她的亲历性,她的真切性,她的温度,她的爱和艰辛,她的欢乐和泪水。
  元夫用了整整5年来行走蜀道:多次进出秦岭、小巴山、大巴山,跨川陕甘3省(甘肃忽略不计),10个地级市,60余县,乡镇、村社不计其数,总行程2万余公里。
  元夫的行走,不是单纯的行走,而是立体的行走,复杂的行走,甚至是平行的行走:“查阅古籍、现场踏勘、采访当地专家,钻研地图是我蜀道寻访的四要素。”显然,元夫对自己的研究是有很多期许的,似乎是要在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文献与文物)及人类学者黄现璠的三重证据(文献、文物和田野调查包括口述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蜀道的研究视野和方法。
  《蜀道天下》是元夫用手一字一字写出来的,更是元夫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元夫的行为,对应了英国旅行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的名言:“脚步是看待大地的一种方式。”元夫的《蜀道天下》,不正是用蜀道的小路和脚印串接而成的吗?
  虽然现代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用脚步丈量大地的机会越来越少,但脚步仍是人类触觉中重要的感知方式。通过脚步,人们可以与自然实现快捷真实的交流沟通。元夫通过拜访、寻觅、踏勘蜀道的足迹,呈现出一幅幅蜀道的历史纵深图景。
  蜀道如同中国文化的脐带,又像是一条打通任督二脉的神秘经络,将不同区域(秦、陇、巴、蜀等)、不同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等)、不同民族(汉、羌、回、彝等)、不同时空(从先秦至今天和未来)、不同角色(诗人、政客、商人、旅人、冒险者等)的梦幻场景聚合于古道上,使我们有机会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历史镜像,深度情绪体认,激发和凸现隐含其背后的精神价值和意志力量。这些精神力量的源泉,来自蜀道的各种传说各种人物各种风烟与风流,比如来自老子的睿智,来自邓艾的勇敢,来自张载的胸襟。
  蜀道,原来就是一条用人类的无畏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开辟出来的精神之道。
  《蜀道天下》从某种意义来看,的确可以视为一部富有质感的,属于元夫的关于蜀道的精神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