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新闻 > 时政新闻
合集!四川日报九篇评论员文章带你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来源:川观新闻 编辑:骆驼 时间:2022-06-20

1

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勾勒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美好图景,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标志四川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把战略擘画变成美好现实,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自觉肩负时代重任、担当历史使命,笃行实干,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对四川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治蜀兴川提供了方向指引。正是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一项一项落实、一件一件推进,四川各项事业才取得大踏步前进。继往开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明确了四川未来五年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线路图。

经过未来五年努力,我省要实现综合发展实力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提升、美丽四川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进步达到新高度、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展现新气象。这些“新”目标,是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川发展形势任务、四川在全国大局中地位作用、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加强党的建设等重要指示的基础上,牢牢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总体要求、重大责任、着力重点和根本保证,作出的决策部署,既立足当下又远观未来,既富有挑战又充满希望。实现这些目标,符合新时代治蜀兴川的中心任务和价值取向,意味着进一步提升四川战略地位,进一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势必推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可以说,实现这些目标,就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的战略擘画进一步变为美好现实,就是对9100万巴蜀儿女的热切期盼的进一步回应兑现。

实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并非轻而易举。今后五年正是迈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五年。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各类风险隐患明显增多,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上升。面临更多逆风逆水的艰巨考验,我们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要看到对四川而言,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十分宝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不可阻挡,四川发展必将乘势而进、蓬勃向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在川叠加,有利于四川更好承接重大生产力布局,持续用好政策红利、增强发展动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国家重大部署深入实施,有利于四川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市场腹地优势和开放门户优势,大幅提升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的战略位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重大政策加快落地,有利于四川抢抓政策窗口期,放大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改善四川发展的支撑条件。坚持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既清醒认识风险挑战,更充分把握有利条件,主动抢占先机,奋力开拓新局,攻坚克难,就能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行稳致远。

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让我们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转化为美好现实,绘就天府之国更加富足安宁、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逸的美好明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四川力量。


2

一体坚持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工作总思路

二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迈步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做好今后五年工作,必须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工作总思路,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讲政治是首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讲政治归根到底是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坚定自觉地维护党中央权威,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要求我们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好四川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抓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五年来,四川经济总量连跨两个万亿元台阶,但发展不足仍然是最突出的问题,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四川各项工作,必须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保持经济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在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上迈出更大步伐。

惠民生是根本目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惠民生,必须深化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把握,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多谋富民之策、多办惠民之事。做好四川各项工作,必须突出为人民创造幸福安逸生活这一总取向,实施更多有温度的政策举措、暖民心的切实行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保安全是底线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未来五年,四川发展既面临和全国一样逆风逆水的风险挑战,也面临自身自然灾害频发的安全压力。做好四川各项工作,必须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统一于新时代治蜀兴川的生动实践,贯穿于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征程,要一体坚持、一体推进、一体落实。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努力把四川工作做得更好,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合格答卷,让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放心,让全省人民满意。


3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作出部署,强调要围绕目标定位、重要要求、重点领域、实现路径等集中发力。我们要坚决扛起党中央赋予的战略使命,以更高站位和更实举措,强力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全面提速、整体成势,确保年年有新变化、五年见大成效。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这是新形势下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形成强大战略后方的重要布局,是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关键支撑,是提升四川发展能级、加快四川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要从政治上、全局上领会把握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自觉性坚定性,更好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的时代重任。

两年多来,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抢抓重大机遇,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在发展态势、创新动能、开放能级、融合融通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巴山蜀水实现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新的可喜变化,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战略擘画的高瞻远瞩,为推动国家战略走深走实坚定了信心、增添了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着力补短板、打基础、增动力、利长远,不断推进破解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和政策性问题的重大改革,强力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全面提速、整体成势。

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党代会部署,要锚定“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把握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的重要要求,聚力抓好川渝高水平合作的重点领域,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实现路径,更好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要顺应空间结构变化新趋势,着眼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统筹好做强极核和辐射带动的关系,进一步增强成都平原经济区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和内自同城化发展,支持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支持攀西经济区走特色发展之路,支持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事关川渝两地协同发展,更是关系东西部协调共进、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擘画。全省上下要贯彻落实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在协同共进、互利共赢中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4

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依靠创新驱动塑造发展优势,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回答了我省如何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问题,指明了下一步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川发展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必须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发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四川是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四川发挥独特优势、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全局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四川而言,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已成为服务大局的迫切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落实“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等重要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富有四川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成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战略支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我们要全面落实“四个面向”要求,坚持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和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天府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四川基地。紧紧依靠创新驱动,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塑造我省发展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工业“5+1”、服务业“4+6”、农业“10+3”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当前要从着力健全现代产业体系的角度,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不断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要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着力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从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角度,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要从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角度,打好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正确认识四川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规律,深入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支撑高质量发展内在统一的关系,用实干担当一步步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在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上迈出坚实步伐。


5

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五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做好四川各项工作,惠民生是根本目的,提出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要紧紧围绕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促进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深情牵挂四川各族群众,十分关心重视四川工作,强调民生问题就是民心问题,必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并亲切祝愿四川人民生活越来越安逸,明确了新时代治蜀兴川的价值取向。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每年集中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一大批惠民举措相继落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各族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为人民创造幸福安逸生活这一总取向,实施更多有温度的政策举措、暖民心的切实行动。持续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岗扩岗,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设教育强省;深入推进健康四川建设,加快建设卫生健康强省;兜紧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四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要更加注重省内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高质量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和帮扶力度,积极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引导全省人民勤劳致富、发展致富、创新致富,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广泛凝聚人民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团结奋斗,一步一步把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更加美好,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6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六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长江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四川地处两条母亲河上游,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将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作为四川接下来五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要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推进美丽四川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为长江、黄河上游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和主要水源涵养地,四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巴山蜀水的秀美风光,更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四川要贯彻落实“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写好”等重要要求,自觉扛起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责任,筑牢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要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保护中实现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形成更具可持续性、包容性和韧性的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产业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根本之策。四川生态本底良好,理应发挥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深入实施碳达峰行动;要加强先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强化“双碳”目标科技支撑;要培育壮大清洁能源及其支撑、应用产业,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支撑四川未来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尽管四川自古就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但生态环境整体复杂脆弱,需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稳固“四区八带多点”生态安全格局。要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持续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深化黄河干流堤岸侵蚀治理。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要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加快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确保生态环境总体安全。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要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支撑,健全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能够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更好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就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重点围绕建立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推进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立法和联合执法、完善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和监测网络体系等方面,推动形成更加健全、效率更高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肩负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我们必须积极作为,补足短板、千方百计发挥优势,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子孙后代守护好这一片蓝天、一江碧水、一方净土。


7

守正创新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

七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重要部署。四川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存璀璨,红色资源丰富,拥有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的独特优势。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至关重要。近年来,我省精心组织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等重大活动,唱响了时代主旋律,意识形态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始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要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多渠道多声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四川故事。

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年来,我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创建富有成效,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我们要深化“四史”宣传教育,用好四川红色资源,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加强烈士褒扬工作;扎实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

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要统筹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随着三星堆和皮洛遗址等考古新发现影响广泛,九寨沟、大熊猫等文旅名片更加靓丽,天府旅游名县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文旅融合发展更加彰显了四川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不断推动我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文艺事业,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利用,推进重大考古发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让四川文旅名扬天下、享誉全球。

四川文脉悠长,人文荟萃,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生机无限、前景广阔。我们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守正创新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8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依法治省

八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需要以民主凝聚力量、靠法治提供保障。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巩固和发展新时代治蜀兴川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到四川而言,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依法治省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必须一体推动、一体落实,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省进程,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与保障。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建设上,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做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入践行,凝聚更广泛的智慧和力量。

全面推进法治四川建设,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关键。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地方立法,完善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法规制度。抓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要深化政法领域改革,推进“八五”普法,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天府中央法务区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以法治软实力提升区域竞争力。

深入推进平安四川建设,事关社会长治久安、事关全省发展大局。我们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面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考验,我们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底线思维甚至极限思维,打好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主动仗,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保全省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9

以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九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把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助力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从严管党治党,谋划部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作出顶层设计。针对四川政治生态一度遭到严重破坏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调要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彻底肃清周永康恶劣影响,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对四川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牢记总书记嘱托,全省上下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突出抓好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性建设,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我们党在刮骨疗毒中解决了自身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激浊扬清中彰显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本色,在革故鼎新中重塑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优势,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应当充分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而复杂的,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是尖锐而严峻的,必须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以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开展践行“两个维护”教育,健全落实“两个维护”机制,始终不渝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紧跟核心、捍卫核心。要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凝神铸魂,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着力落实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常态化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永葆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忠于党和人民的神圣事业,主动担好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