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新闻 > 万千百十
赤胆忠心故园情
——记南充阆中凉水镇崇山观村支部书记戚彦杰
来源:邹安音 编辑:梁曌 时间:2020-06-11

引言

难舍故园情,曾是一名军人的他,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庄严承诺,要向党组织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他叫戚彦杰,中共党员,中专文化,曾经在部队工作12年,现为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凉水镇崇山观村党支部书记。就是这样一个放弃城里工作回到山乡,又被村民推选出来的“芝麻官”,即使被毒蛇咬伤后,仍然穿着拖鞋继续战斗在扶贫第一线。阆中的山山水水,因此叠印了这个被村民们亲切称之为“拖鞋书记”的身影。


戚彦杰在入户调查。邹安音供图


故园之恋

丘壑崇林,山路崎岖;僻静闭塞,贫穷落后。这是省定贫困村崇山观村曾经的真实写照。

1976年,戚彦杰呱呱坠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常常望着山的那一边幻想:什么时候能看看山外的世界?山连着山,仿佛没有尽头,但是刻苦攻读的戚彦杰却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他不但离开了大山,跳出了“农门”,当了一名海军,而且在部队发展得非常好,前程像鲜花一样绽放在眼前。谁知,他却把到海军蚌埠士官学院培训的机会让给了战友,“他比我更需要这次培训”。直到现在,这个脸庞黝黑、身材敦实的汉子依然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

1995年参军,1999年入党,2007年戚彦杰退伍回到老家,在市民政局一个下属单位工作,日子过得风平浪静。

平地起春雷。当农村扶贫攻坚战役打响后,有着24年党龄的戚彦杰坐不住了。父母年事已高,仍然居住在村子里,每次返乡看望他们,绕过那一段段崎岖的山路,他的心里都不能平静。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如丝般缠绕着他的心灵,“我要回老家,和乡亲们一起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他说。

说干就干。2016年6月,戚彦杰毅然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回到崇山观村协助村委会工作,同时花了几万元购进果树苗栽植,决心给村民们做个榜样。

崇山观村共有村民1221人,520户,精准贫困户128户,287人。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债务重重,危房改造亟待展开……攻坚克难,戚彦杰高负荷运转,却从未在亲人前吐过苦水,一直咬牙坚持着。

崇山观村委会办公室成为了他临时的家,困了就在椅子上凑合过一夜。当时的崇山观村委会办公室刚新建,非常潮湿,新添置的办公桌椅油漆味都没散去,村民们看到这一幕十分心痛:戚彦杰分明是在拿健康和生命扶贫啊!


凝心聚力

真情换得民心归。2017年崇山观村村支部换届选举,戚彦杰因工作能力突出,被推选为村支部书记。

由于历史原因,崇山观村群众与群众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较多。为尽快打开脱贫攻坚新局面,戚彦杰狠抓党建工作,树立了崇山观村党组织及党员干部在村民中的良好形象。

为了凝聚民心,听取村民的建议和意见,戚彦杰建立了村民微信群,向常年在外的村民和乡友征求发展建议。微信群逐渐被村民接受并喜爱,其中李成党的儿子患病,在微信群发出消息后,大家纷纷捐款,共计募集资金2万多元。

“村民贫穷首先是思想上有问题,思想扶贫比什么都重要。”戚彦杰如是说。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使用了各种招数。村民王某长期酗酒,不思进取,对帮扶的村干部常常出口不逊。戚彦杰为了接近这个“酒鬼”,不惜锻炼自己酒量和胆量,一次次陪王某喝酒,终于在一次醉酒后获取了王某信任,把他当做座上宾。而王某从此洗心革面,一心一意奔致富路,到镇上打工挣钱,不但修了新房,还四处做思想落后的村民的工作。

无独有偶。村里还有一个71岁的老人,长期敌视帮扶干部,对任何人都失去信任,家里啥活不干,也不听取亲人的劝说,没事就到村委会和镇上上访告状。了解情况后,戚彦杰采取迂回曲折的攻心“战术”,每天吃罢晚饭就陪老人唠嗑、拉家常,又帮老人解决低保问题,终于有一天,被真情感动的老人不禁抱住他的肩膀痛哭。

2018年的春节,这是一个不寻常的节日,一大早,青翠的山村就被鞭炮的响声惊醒了。那一刻,崇山观村热闹非凡。山长水远,在外面打工的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村民们欢天喜地,摆上了坝坝宴。大家欢歌笑语,美丽温情的家乡,第一次那么亲切那么真实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鞠躬尽瘁

面山而居,山路弯弯。

一直以来,位于阆中市凉水镇西北的崇山观村,就因道路坑洼不平,物资运送困难,发展严重滞后。看到这般状况,戚彦杰决心整合各种扶贫资金,着力解决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修路,哪条先修?怎么修?项目如何来?这规划,那审报,普通老百姓是不理解的,甚至有部分人扯皮耍泼。”戚彦杰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修建柿子垭至黄包嘴社道1.6公里村道时,包括个别老党员都因为不理解而设置重重阻力,哪怕是占他们一点土地都不得行。可这条村道线将改变全村8户贫困户及25户一般住户的交通现状。面对此情况,戚彦杰采取了个别谈话、重点突破的方式。经过他耐心细致的讲解,并多次上门做工作,最终消除了村民心中的疑虑。在他的感化下,为打通这条致富路,村民们主动无偿拆除了7套民房,给接下来的项目实施带了个好头,实现了全工期零障碍施工。

2017年,是崇山观村的基础建设年。崇山观村实现硬化社道10多公里,彻底解决了全村1000余人出行难的问题;新建蓄水池10个,整治山坪塘5口,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生产用水难的问题;全村的人饮工程主管网全部铺设,村民户户喝上了安全饮水;农网改造全村改造完成,实现了户户安全用电;广播电视实现了户户通信号;2017年10月,全面竣工村级办公场所一处、文化广场一个,并配设了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彻底解决了村办公条件问题……在这组大数据的背后,只有戚彦杰和他的同事们知道这其中的艰辛。

农村易地搬迁工作中遇到阻力,又是戚彦杰冲锋在前,为乡亲们不厌其烦地做工作。2017年的一个晚上,戚彦杰与同事从村民家回,不幸被毒蛇咬伤。在医院住院期间,他关心最多的还是村上的脱贫项目进展情况,伤情一好转,他就缠着医生要求出院。由于脱贫攻坚工作环环相扣,工期倒排,节点紧逼,如此高强度超负荷工作,治疗和休养却没有跟上,致使戚彦杰腿部伤口红肿疼痛,行动不便,只能穿着拖鞋走路。

就是这个村民们眼中的“拖鞋书记”,自己的母亲被毒蜂蛰伤住院时,儿子却没有陪伴在身旁;父亲骨折住院后,也没有看到儿子的身影;90岁高龄的奶奶在家无人照顾,常常呼唤孙子的名字……“得到群众的认可,这就是最高的荣誉。”朴实憨厚的他说。


戚彦杰组织如开支委会议。邹安音供图


致富“领路人”

青山绿水,金山银山。

脱贫要发展,没有产业是不行的。为了给崇山观村寻找发展的动力,戚彦杰联系了邻村的七羊山肉牛养殖基地,寻找合作的机会。他找到基地负责人,主动提出要为养殖基地建饲料基地的想法。这个朴实的汉子用真诚打动了对方,其想法得到了投资方的认可。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戚彦杰立马带领支部村委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流转了30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青饲料,建起了青饲料种植奔康产业园。当年贫困户全部入园,土地流转金90000元,分红15000元,当地农户入园务工收入55000元。

同时,戚彦杰还与村委会一起,采取“党支部主导+产业园+贫困户参与”的联动模式,利用到户资金、产业发展基金、小额信贷等资金,在全村共建小微园区2个、脱贫奔康产业园1个,其中獭兔养殖共61户贫困户入园合计161人,分红13685元,人均增收85元;蛋鸡养殖共49户贫困户入园,合计109人,分红10355元,人均增收95元。

近日,戚彦杰又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庭院经济,前期已规划100亩土地用于种植银杏,实行全村全员参与的方式,近期将全部完成种植。同时,他还培育两户贫困户成为果树种植大户,目标将达到100亩种植面积,并辐射全村大部分贫困户。

这一系列规划落地,给崇山观村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也给贫困户们带来了增收。大伙儿都兴奋地说,戚书记不愧是他们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领路人”呀!


山乡巨变

贫困户们住上好房子以后,还要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戚彦杰分析了村里的风气现状:党员干部思想保守,群众眼界狭隘,上访户不断出现,为鸡毛蒜皮之事经常吵架不断,打牌、酗酒之风盛行……为了改变这些问题,他与村社党员干部、村民积极分子一起研究,对症下药。组织群众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农民夜校”作用。在不耽搁村民干农活的前提下,成立了农民夜校流动课堂,宣传讲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基层治理、实用技术、家风家教、日常生活等内容;大力开展“三比三评”活动,三比即比精神、比环境、比成效;三评即评感恩奋进之星、环境优美之星、脱贫奔康之星等。

春节前,村民自发成立的爱心基金会收到善款近万元,目前救助4人;贫困户李成党的儿子李德国在外落户成家,但经历坎坷得了重病,大家慷慨解囊捐款2万余元。

怎样做好农村工作?“在政策上,绝对不能贪污,在老百姓的利益上,要一碗水端平。做到公正、耐心、拒绝私欲!”戚彦杰有感而发。

春风化雨润真情。通过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崇山观村2017年底成功摘帽。如今的山村,在戚彦杰的带领下,全村老百姓正一起奔向2020年小康社会的新征程,真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上一篇:要别人向我们学习
下一篇: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