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新闻 > 万千百十
永不熄灭的火把(二)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刘裕国 郑赤鹰​ 编辑:梁曌 时间:2020-06-01

2、诗与画


为高阿峰写歌的作者叫伍兴明,彝族,是盐源县的文联主席。曲作者杨智聪、胡尔布同样也是彝族,两个充满才气的音乐人。演唱歌手则是中央电视台《梦想星搭档》白里格。


2019年3月30日,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参与扑火的30名队员在转场途中突遇山火爆燃献出了生命。大凉山20多个音乐人来到一起,创作了一首《英灵不灭》,由大凉山著名的山鹰组合主创吉克曲布作曲,吉克曲布及凉山知名词作者罗洪木果共同作词:“来不及道别亲人就成为了永别,你看那山岗,还是那山岗,只是少了些什么!你看那山岗,还是那山岗,只是多了些什么!”


“山鹰”,是由来自四川大凉山的三个俊朗的彝族青年在1993年组成的,这是中国第一支少数民族原创音乐组合,是我国少数民族的“甲壳虫乐队”。1996年,山鹰组合代表中国音乐出征亚洲音乐节并获得大奖。他们继承彝族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口头流传的经典音乐,诗歌化般地精练歌词,旋律淳朴悠扬自然,表演又带着一种少数民族特有野性的歌喉。


许贝,一位热爱彝族文化的陕北汉族姑娘,中央音乐学院在读硕士,曾经对大凉山原创音乐人群体生存现状及作品总量做过一次深入调查,50多天里,走访了5个县市的10多个村乡镇,从民间艺人到本土原创音乐人、音乐制作人、歌手,采访了上百人,记录了当地100多段民间音乐曲目、仪式和音乐片段,她发现,大凉山地区原创音乐人才辈出,作品数量极其庞大。“每天都有新的遇见和感悟。一个民族的觉知力是其一切发展传承行为的基准,有了觉知就有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底线。凉山彝族的原创音乐如若不是因为彝族民间音乐的特性与元素,也不可能在中国乐坛中拥有独树一帜的音乐标签……”


大凉山,是一个孕育艺术家的摇篮。大凉山的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会哭的时候就会唱歌,会走的时候就会跳舞,根据考证,甲骨文与彝族文字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在前副州长巴莫尔哈的积极倡导和精心策划下,组织州群众艺术馆、州歌舞团的舞蹈家、音乐家,从彝族民间流传的近百种音乐舞蹈中挖掘、提炼、规范,系统地编排出了两套《彝族达体舞》。“达体”意为“踏地而舞”。其音乐融彝族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为一体,悠扬流畅,优美动听,飘逸潇洒;其舞蹈程式简练明快,热情奔放,深沉优美;其形式集参与性、自娱性、互动性为一体,易学易跳,男女老幼都宜,适合不同的场地和空间,少则数人,多则上万人同舞、同乐。“达体舞”问世已有10多年了,经过时间与岁月的考验,这株植根于民族民间文化丰土的艺术奇葩一直受到各民族人民的青睐,可谓根深叶茂,气韵生动。“达体舞”传遍了大小凉山、云贵高原和祖国的南北大地,还传到了亚洲和欧美的许多国家,影响深远,赢得了极其广泛的称誉。“达体舞”曾在“中国广场舞”比赛中获最佳舞蓉奖,还在国内许多比赛中多次获得殊荣,被誉为“中国的交谊舞”。国内外的舞蹈专家和宾朋们称之“歌好舞美风格浓,是团结、友谊、文明的舞蹈,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中国著名的舞蹈家贾作光先生说:“达体舞朴实、优美、刚健、豪放,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气息,体现了彝族人民的精神风貌,是团结和友谊的舞蹈,是国际舞的优美体现,是中国的交谊舞。”一位美国人类学家在谈到“达体舞”时也说:“在一个凉爽的夜晚,头顶星空,围着篝火翩翩起舞,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享受。”


在盐源,我们还结识了一位这样的画家。他叫范明东,是盐源县美术家协会主席。


走近凉山州盐源县易地搬迁的移民新村,一派新农村的新气象扑面而来。青山环抱着的一排排整齐的黄墙红瓦的建筑,充满着浓郁的彝家风情。太阳能路灯肃立村道两旁,绿化树迎风轻摆。水泥路面干净如洗,以前旧村寨里处处都能看见的脏乱差,已销声匿迹。


再看一户户农院,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空地也种上了花草。屋内,电视、沙发、衣柜、橱柜样样俱全,家家屋顶上还睡着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厨房里,抬眼就能看见挂在竹竿上的香肠、腊肉。专门设计修建的粮食存放间,新收的苞谷、小麦、土豆堆满屋子,而院落的偏房,圈里的猪牛羊和鸡鸭欢快地叫着……


这是10月,收获季节刚忙过。农事渐少,村民们开始悠闲起来。有的不慌不忙地在田间翻耕土地,有的在果园里修枝、积蓄肥料,也有三五成群的闲人,在兴趣盎然地围观新居的墙,指指点点。


墙上,是一幅幅画,有水彩画,有油画,也有字画相结合的图案。那些画的大小,随墙面大小而定。一般墙有多大,画就有多大。色彩鲜亮醒目,多为黄红黑三种颜色。看得出,绘画人是懂彝族习俗的,三种颜色都是彝族人崇尚的色彩。


细看那些图画,有彝族人最崇拜的虎图腾。彝族村寨有年度虎节,比如正月初八接虎祖,正月十五送虎祖。虎节期间跳老虎笙,祭虎祖,祈福消灾,合族同乐。彝族崇尚虎,实际这是对虎的勇敢精神的崇尚。当今彝族人民生活大量存在着崇虎的习俗,彝族建筑、服饰、民间工艺品随处见虎图案虎图腾。


还有火焰纹图腾。彝族人民自古就崇尚火。他们认为,火能消除一切灾难和不幸,能给人们带来重生和希望。


更多的是反映新农村新生活、反映“四好”精神风貌的画。有的是几个戴着红领巾的彝家小孩欢喜地奔跑着去上学;有的是几个彝族老人围坐在彝家新居广场,喝着茶谈笑风生;有的是彝族女人一脸幸福地赶着一群羊上山;有的墙上是一个彝族少年躺在山坡上,周边是一群牛羊,他在一边放牧一边看书学习……都充满着新时代浓厚的生活情趣。


除了墙上,还有文化广场周边的文化石上、村里的电线杆上,都有励志的名言警句,无不传递出一种移风易俗的文化气息。


想起以前走访的贫困户家庭,村道上、院坝里,猪粪、鸡鸭粪遍地都是,家里更是一团糟,被盖、衣服乱堆放在床上,好多人不习惯刷牙、洗手洗脸,给人留下“满面尘灰烟火色”的深刻记忆。


怎么一搬进新居,就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凉山州脱贫干部狠抓移风易俗是分不开的。而在这项工作中,新村里的壁画艺术起到了很大的潜移默化作用。


提起盐源县3个移民新村的壁画,范明东像讲述自己孩子的成长史一样,兴致勃勃地娓娓道来。


盐源县政府在一手抓脱贫攻坚和高山贫困村整体搬迁的同时,也在一手抓村风村貌、移风易俗的精神文明建设,并由县委副书记和宣传部具体负责抓落实和策划、实施。2016年初的一个中午,盐源县美协主席范明东接到宣传部唐部长的电话,安排他给盐源县3个移民村聚居点的墙设计壁画。


当时,范明东一头雾水,问唐部长:“啥风格壁画?”


尽管他绘画多年,在绘画专业上取得不小成就,但画壁画,范明东还从没尝试过。


唐勇部长说:“就是通过壁画,把宣传四好村建设、彝族传统文化、新农村建设、移风易俗等社会新风尚的精神面貌都反映出来。”


接到宣传部的安排,范明东激动又担忧。这是上级领导对自己的信任。他认为,自己的绘画作品能够普及到民众中去,教化人、鼓舞人,这是画的返璞归真,他特别乐意去完成这个任务。但是,主题如此宏大,需要表现出来的内容很多,且又没有具体指定表现对象,都需要自己去把握、去构思。范明东从没画过这样宽泛指向的大型组画,这是一道难题,也是一次挑战和创新。


尽管他心里没底,但他不能撂挑子,也不愿撂挑子。一种创作的欲望激励着他,在内心深处萌动。


范明东想,要在彝家新寨绘壁画,首先不能脱离彝族人民的文化习俗,要了解彝族文化,了解彝族人民崇尚什么,喜爱什么。


范明东本是汉族,对彝族文化不是那么了解,但他在盐源县土生土长,也喜欢研究彝族文化,有一定基础。他接到任务后,开始了前期准备。先查阅有文字记载的彝族文化、民俗资料。比如彝族人对火的崇尚和火把节的来历,彝族人对虎的崇尚和现在彝族服饰上、建筑上处处可见的虎图腾图案,以及彝族人的年节和婚嫁丧葬的举办仪式……


仅了解这些书面上的东西还不够。曾经教过20多年书的他,有很多有文化的彝族知识分子朋友,他找到他们,同他们交流、虚心学习,一到这些彝族朋友有生辰、婚嫁喜事,他都主动去参加,以便了解更多更深厚的彝族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范明东又多次到平川镇的青天铺村、棉桠乡的木邦营村、梅雨镇的金山村进行实地考察,查看建筑风格、聚居点的房屋布局、周边的生态环境等等。


金山村离县城远,范明东来到金山村移民新村时,已经是午饭时间。村支书热情地接待了他。听说他是为新居画壁画找感觉而来,立马给他介绍了村里情况和周边生态环境及村民们搬进新村的移风易俗变化。


村支书是个40多岁的黑瘦彝人,很健谈。范明东庆幸他会说汉语。他说,这个移民新居建在梅雨堡村,共安置易地扶贫搬迁户40户174人,总建筑面积3880平方米,都是金山村的贫困户,从高山上移民下来的。金山村在梅雨镇西南边,距集镇13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全村11个村民小组,共336户1596人,贫困建卡户46户195人,易地扶贫移民新村安置点是由广东佛山援建。如今,贫困户已经住上了既安全又干净的“好房子”,“好日子”也正在向他们走来。为了进一步激发村民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让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李歪都曾到安置点带领村民积极参与“四好创建”活动,鼓励大家携手共建美丽新家园,给村民们发放洗脸盆、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让大家养成好习惯。


与村支书一谈就到下午5点。这次走访,让范明东获得很多东西。


一股创作欲望开始在范明东体内冲动,他的脑海里有了总体构思的灵感。在一个静夜里,他坐到家里的电脑桌前,打开了电脑,开始了壁画创作。


通过对彝文化的了解,范明东在总体的构图和色彩的搭配上确定了一种基调,他要求自己做到:风格统一又变化万千,色调多样又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既要沉雄大气,有历史的厚重感,又要清新活泼,有鲜明的时代感;既要寓意深刻,又要让百姓喜闻乐见,一看就懂,一看就明了,还要让行家里手欣赏到绘画的艺术美感。


这样自己给自己定下构想的高标准,看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很考验一个画家的综合素养。这是让壁画不仅要有高深的艺术性,还要具有通俗性,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范明东记得一个哲学家说过:真正的大师,就是用最浅白的方式把最深奥的道理(艺术)普及到大众中去;而假大师,总喜欢把最浅显的东西用生僻费解的词语(艺术形式)表达出来,以显示自己的才学。


想到这句话,范明东笑了一下。这回,宣传部给了他一次做“真大师”的机会。但这个“大师”不好做。他要通过壁画,把四好村风貌彰显出来,把民族特色、彝族民俗文化、传道教化等视觉符号,用彝族人崇尚的“黑、红、黄”三种颜色作为色彩搭配,以尊重彝族群众的传统习俗文化。把这些基调作为出发点,通过自己的巧妙构思与现代艺术接轨。


花了一年多时间,范明东为3个移民新村设计了300多幅绘画作品。大致可分为几个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彝族传统文化系列、传统国学文化系列、四好村系列。


通过反复修改,一幅幅主题明朗的图案在他的电脑里越存越多。范明东对自己的每一幅设计,达到自己都满意后,就传给宣传部审查。下过功夫的作品,自然有它的深度和力度,宣传部领导一看,对他的创作非常满意,打来电话,表扬了他。


随后,一支绘画队伍住进了移民新村。他们是县上招聘的一家文化广告创意公司,由他们组织专业人员,按照设计图进行操作,画上墙壁。绘图人员是从西昌美院招聘的学生,有七八个,画了3个多月,一幅幅意趣盎然的图画跃然在移民新村的一堵堵墙上,为住进新居的村民们送去了一份他们从没有过的文化大餐。


在移民新村的墙上,我们还看到一种很唯美的美术字,写的大都是励志的短句或词语。范明东说,那字体叫“显仁体”,看起来特别舒服、俏皮而温暖。


原来,范明东在创作图画的同时,还收集了很多通俗易懂的彝族名言警句,比如彝族的谚语、顺口溜等具有醒世、教化意义的词句,刻写在各村的文化广场、过道、文化石上。或在电线杆上画一面旗帜,或在墙壁上画一个图案,把那些句子用“显仁体”写上去。


字体不是随随便便的字体,是有讲究的。为选择字体,范明东也很花了些心思,最终选择了方正公司开发的这款“显仁体”字体。这字体是黑龙江绥化的一个残疾农民,苦练了14年,然后凭借一手好字走遍大江南北,以字乞讨打赏为生的字体。这个残疾农民叫崔显仁,他的字体既有宋体的传承,又有自己的创新,很有美术字体的美感。崔显仁的美术字被方正公司发现后,与他进行开发“显仁体”字体软件合作。范明东在网上发现,花钱下载了这个字体软件。


范明东经常走进移民新村进行体验生活,这为他在构图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活灵感。比如要体现四好村系列中的“好日子”,他先画出一个彝族“阿莫子”(姑娘)的舞蹈剪影,然后把“好日子”几个飘逸的“显仁体”字配上去,整幅画把彝族人民脱贫后住上新房子、过上好生活的情景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为自己这样的巧妙构思很是满意。还有勤奋的“勤”字,也是通过这样的思路构思出来的,字与画形成完美的结合。


这些励志的文字与图案的组合,在盐源县3个移民新村都能看见。它们的创意新颖,寓意深刻,村民们在早出晚归的劳作和休闲时刻的漫步中,都能看到,精神风貌不知不觉中得以潜移默化。村民以前住的土坯房或木板房,通天通地,许多人家都是人畜共居,环境卫生也不讲究,脏乱差成固有特征。现在住进新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牲畜有牲畜的圈舍。聚居点的墙壁、文化广场,到处都有文化气息浓郁的壁画、名言警句。村民们整天被这种时代气息和文化气息包围、熏陶,村风村貌不知不觉中焕然一新。


范明东说:“这些壁画,还原了我国壁画的最初功能——教化人。”


范明东其实不是画院科班出身。他从县卫城初中毕业,进了西昌师范学院。从那时起,他就喜欢上画画。也可能受外公影响。他外公是从前盐源县文教科长,尽管他没见过外公,但外公留下很多墨宝。他翻看外公的那些字画,受到熏陶,爱上了美术。他在卫城中学教了21年语文,从班主任当到教导主任。教学之余,他练习画画。妻子也是卫城中学教师,而且是美术教师。相互帮助,他的绘画不断精进,后自考了西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


2009年,范明东一幅《泸沽湖的夜晚》入选十一届全国美展,打破了凉山州的零纪录。这是通过州美协、省美协层层推荐上去的,很不容易。这次油画的入选,让他进了县文化馆,成为全县美术辅导专职干部、县美协主席。


凉山新村的壁画,是“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贫困山区彝族群众的“一步跨千年”的新时代风貌的展现和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