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杨倩雯:春满运山坝
来源:杨倩雯 编辑:骆驼 时间:2021-05-17

春满运山坝

杨倩雯


那个清晨,我驱车行驶在蜿蜒的山道上,茫茫的白雾给层叠的山峦披上神秘的面纱,道路两旁,一排排绿树随山峦起伏,为远来的客人指引着方向。

行至山腰,俯眺运山坝,朦胧中一幢幢小洋楼在薄雾里若隐若现,房前屋后农田、果园阡陌交错,荷塘、农庄星罗棋布,整个小镇仿佛沉浸在淡淡的水墨之中。突然间,一缕炊烟摇曳而起,驱散层层迷雾,温暖的阳光倾泻而下,为村庄染上层层金光,神俊的大公鸡迎着朝阳高亢啼鸣,唤醒了沉睡的村民,静谧的村庄一下子苏醒过来。

短暂的休息后,我们沿着山路继续前行。在双牌广场,参观了乡村振兴文化长廊,从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画图中,了解到运山镇的产业发展历程。在双龙园区,品尝了闻名遐迩的特色小水果,一个个刚从树上摘下的碰柑,有着冰糖的凉爽和甜蜜,彻骨的冷挡不住一张嘴的馋。在旅居攀枝花的书法家吴斌的老宅,欣赏了他和书友们的书画作品。透过浓郁的墨香和浓淡相宜的颜色,我看到了坝上家家户户门前繁花似锦,屋后果木成荫;看到一株株梨树、麻苹果树金戈铁马,

弥漫恣意;看到百年黄荆老树,华盖擎天,昂然挺立;看到一朵朵鹅黄的小花,透过坚硬的围墙,散播春天的气息;看到当地群众在果树林间勤奋耕作,快乐飞歌的场景。


春之萌芽


在神思中,我恍若变身为花仙子,来到了要采访的老乡长周勋祉家。

1957年,22岁的他调任运山乡乡长。为了真正了解群众的生活,他挨家挨户地走访百姓,“一看房、二看缸、三看农田庄稼秧”。就这样,渐渐地与乡里的百姓们熟络起来,乡情、民情,他都了如指掌。运山虽然是全县第二大平坝区,老百姓也勤劳淳朴,一年到头努力伺候田地,但依然有人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百姓们还是日复一日地过着贫穷的生活。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下定决心,一定要让群众都过上好日子。于是,他时常下村里,同生活较为宽裕的村民探讨种养殖技术和脱贫致富的路子。土生土长的他明白,庄户人家到底还是要靠田地吃饭。

怎么才能种好地,增加群众的收入呢?周勋祉站在小山坡上一筹莫展。运山乡海拔700米左右,丘陵地形,土地形似人的手掌,五指微张,水源便从手背上滑落,从指缝间流逝。由于手指间缝隙太大,全乡实际可耕种的土地并没有多少。他思前想后,最终把主意打到了乡里的100多个荒包上。在荒包上种植果树,一方面,可以增加群众收入,丰富百姓

生活;另一方面,可以涵养水土,保持水土。

说干就干。经周勋祉提议,乡党支部讨论决定,号召村民在荒坡上种植雪梨、麻苹果等特色小水果。当时,恰逢国家号召建立人民公社,实行集体生产。运山乡党委、政府便将100余个荒坡划分到各生产组,由生产组负责开荒种植果木。

乡上的这一决定,像千万条枝头齐刷刷冒出的嫩芽,开启了坝上春天的大门。


春之绽放


春的帷幕拉开,天空除了阳光,还有风雨。就这样,那些嫩芽在阳光风雨的淬炼中开始茁壮成长。

“要致富,栽果树;栽果树,要技术;没技术,果树不如洋槐树。”周勋祉意味深长地谈到。

苍溪雪梨作为历朝贡品,种植技术一直掌握在原来的大地主手里,柑橘、麻苹果等小水果种植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为了种好“致富树”,运山乡在大垭成立了以莫怀林等旧知识分子为首的米丘林小组,专门收集相关种植资料,从其发展历史中收集、研究雪梨等小水果种植技术。

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米丘林小组的种植技术日趋成熟,丰收时节,水果产量非常可观,乡里的百姓们见了,有样学样,自发地在房屋四周种上了果树,两三年后果树投产,群众就有了新的收入来源,日子也渐渐宽裕起来。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县委、县政府下令将米丘林小组搬迁至石门子,以五四青年园艺场为试点,不断扩大规模,充实技术人才,大力发展小水果种植产业。后来,时任省委书记杨汝岱亲临运山参观调研小水果产业,给予高度评价。一时间,群众种好“致富树”的信心更足了。

就在全县小水果产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国家出台了土地承包政策,明确土地下放到户,一时间,集体产业遭受巨大冲击。在全国各地分田分树分产业的大环境下,群众也将目光对准了乡里的果园,想着将果园里的老树分一分。

然而,引领整个运山小水果产业发展的周勋祉知道,当地小水果产业发展的潜力远不止如此,一旦分园,东一棵、西一株,大伙儿几十年的努力都将付诸于流水。因此,他一方面抱着“必死的决心”,向县委、县政府打报告,陈述分园的巨大弊端,顶着人民群众不解甚至误解的压力,坚定地护住了乡里的集体果园。另一方面,紧急召集乡班子成员,探讨新形势下运山的产业发展之路。他知道,分田到户的趋势不可逆转,即使拖得了一时,终究也不是长久之计。这既是一场危机,也是一次机遇。经过一次次探讨研判,运山乡党委政府破釜沉舟,定下了以户为单位,寓大园区于小庭院的发展战略。自此,运山乡开辟出了一条庭院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只有顺时而为,顺势而为,才能闯出一条新路。” 周勋祉深有感触地说道,“运山产业的发展壮大,是时代机遇、党的政策造就的。固步自封,是没有前途的。”

为了保证运山小水果产业的顺利转型,运山乡邀请县园艺专家携带专业测量仪器,对运山水土进行全面检测,就小水果产业发展适应性和种植方式等问题科学分析。同时,邀请乡里的种植大户,带头改造房前屋后,种植雪梨、麻苹果、柑橘等庭院小水果。通过大户带头建园,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激发老百姓发展庭院经济的内生动力。仅一年,全乡就实现了每家每户人平30株果树的基本目标,四邻乡亲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那就是“要致富,分开住,房前屋后栽果树,猪鸡鸭兔一大路,三年就当万元户”。运山成为了生活富裕、环境整洁的乡镇代名词,庭院经济也被国务院冠以“苍溪经验”向全国推广。“老百姓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他们就会有积极性!” 周勋祉满含深情地说。

“因地制宜,铆定一个产业,一代接一代地干!”周勋祉望着一望无际的果园铿锵有力地说:“有政府对种植、发展、管理、营销全过程的参与和引导,老百姓就会有满满的信心!”这是他产业发展的毕生经验之谈,我快速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下,像珍藏一颗颗宝贵的珍珠,用心用力!


春之明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的运山,已经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联合国全球特色小镇。在运山镇产业发展历史史馆,那琳琅满目的荣誉,会让你为曾经战斗在这里的一代代党的好干部和当地群众

深深地鞠躬!

如果你来到运山坝,你会看见春天梨林花海芬芳馥郁绵绵密密,这里到处是花的海洋,一栋栋楼房掩映在繁茂的花丛中,只有袅袅的炊烟升起,你才能远远地找到家的方向;夏日雨润猕园满目绿意苍翠欲滴,像成长中的年轻姑娘和小伙,青春蓬勃,充满无限的力量和希望;秋季雪梨压弯枝头伸手摘取甜甜蜜蜜,这里俨然丰收的仓库,沉甸甸的果实在一棵棵树上堆成小山包,每棵树就是老百姓致富的金元宝;冬来碰柑缀满树梢红红火火洋洋喜喜,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从运山坝向苍山溪水燎原开来,向神州大地燎原开来;你会看到一栋栋小洋楼拔地而起,宽敞洁净的院子里,孩子们跑来跑去笑闹嬉戏,男人们田间屋后浇水施肥修枝翻地,女人们门前园区赏花摘果笑颜不息。

在阳光明媚的时候,你常常可以看到,一位耄耋老人杵着拐杖,颤巍巍地站在小山坡上,望着这个生机勃勃的村庄,满目笑容,任阳光从天空如雨纷纷而下。有周勋祉这样的一代代好干部,是中国乡村之幸,是乡村群众之幸!正是他们一代代人对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不懈奋斗,才有运山坝这样的一个个幸福美丽新农村!